实现同工同酬、畅通晋升渠道……这些规定助力辅导员发展
辅导员一直是高校里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是活跃在学生管理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学生相关的工作大都跟辅导员相关,且工作较为忙碌。但麦可思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的学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与辅导员或班主任接触时间”(47%)。那么被毕业生说接触较少的辅导员,都在做什么呢?
高校辅导员平时都在做什么?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大学里的辅导员平时都在干嘛?”后面的回答或多或少道出了辅导员的工作,虽说回答数不多,但大多数回答都非常走心。
对此,小微自己也总结了一下,辅导员的工作大概包括:学生请假、学生谈话、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学生学习、勤工助学、盖章签字、寝室问题、同学矛盾、贫困资助、评优评奖、就业指导、思想建设、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文字材料撰写、日常琐事、突发事件……
当然,上面说的可能都还没有完全覆盖辅导员的全部工作,总体来说,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学习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工作。
辅导员发展被重视
辅导员在高校中有“多重”身份。他们是“保姆”,牵挂学生的身心与生活;他们是“万能胶”,帮助学生求解日常遭遇的方方面面难题;他们被叫作“老师”,但许多人并没有登上讲台。
有很多辅导员呼吁学校重视辅导员队伍发展,提高辅导员待遇,保障辅导员的晋升机制畅通。
而今年发生的两件事,对辅导员来说有向好的发展。
其一是,据报道,今年起江苏大学一位在学工领域工作了21个年头的老辅导员正式享受正处级实职待遇。同一时间,该校还有8名一线辅导员享受副处级实职待遇。
据了解,在新修订的《江苏大学辅导员管理办法》中,该校把辅导员岗位职级纳入管理岗位职员职级管理,一到五级不等的辅导员岗位职级,分别对应九到五级职员待遇。按照工作年限、所获奖励、育人成效等综合情况,符合条件的辅导员都可以享受相应的职员待遇,最高的五级岗对应五级职员即正处级实职待遇。
在疏通成长通道的同时,江苏大学也铺设“加速跑道”,对辅导员开展岗前培训、在职提升和研修提高的一体化菜单式培养。每年投入30万元作为辅导员专项课题经费,引导辅导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持续推进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学校辅导员获评国家级、省级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16人次。
其二是,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旨在切实加强山东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其中提到:
● 加强专职辅导员配备。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加大补充力度。
● 合理设置辅导员岗位(职务)。明确专职辅导员岗位名称类别、层次级别、聘任条件、岗位职责和福利待遇,实现同工同酬。高等学校可按不超过教师岗位总量9%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岗位,岗位结构按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执行。
● 规范辅导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评聘。中级(含中级)辅导员以下岗位(职务)以考察工作实绩为主;高级岗位(职务)在侧重考察工作实绩的同时,兼顾工作研究成果。要打通专职辅导员和教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的竞聘交流通道,允许符合教师岗位学历条件要求的专职辅导员在完成聘期后竞聘教师岗位,鼓励教师竞聘专职辅导员岗位。
●畅通专职辅导员行政职务晋升渠道。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及院(系)领导干部选拔要向专职辅导员倾斜,学校和院(系)团委、学工等工作机构负责人原则上从专职辅导员或有专职辅导员经历的人员中选任。
●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职务)评聘续聘、评优和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落实辅导员绩效工资制度,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月平均1000元的省级绩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完善评优奖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各级教育部门、各高等学校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此外,教育部也很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之前曾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提到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此外,该规定还提到: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应更加注重考察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如何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担负着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影响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其作用不容小觑。关注辅导员发展事关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值得高校关注。
其实,上面提到的山东省《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里,已经说出了很多令人憧憬的明确规定,比如畅通职务晋升渠道、完善评优奖励机制、实现同工同酬等都是很好的政策。
当然,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最终仍要落实到高校,怎样做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值得高校关注和思考。对此,其他学校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参考。
武汉大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员培训平台
此前,武汉大学希望通过对辅导员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帮助其提升自信心,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促使辅导员成为学生的学业促进者、生活指导者、思想解惑者,还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员培训平台。
长安大学:“三型三化”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长安大学为了给辅导员一个更好的“春天”,制定了“三型三化”来帮助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
一、加强选配管理,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每年派出工作组赴各地招聘宣传,规范选聘环节,重视心理、思政等专业选留,不断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和1:400说Bye Bye!
二、注重培训培养,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举办辅导员沙龙和学工论坛、开设辅导员网络培训课程、辅导员英语口语培训班、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等,着力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顶层设计,畅通辅导员发展渠道。落实辅导员“双线晋升”,要求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辅导员从事科学研究。对此,中央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思政专项,每项支持1万元;积极鼓励和带动辅导员申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
本文综合自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长安大学官网、麦可思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