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监控教学质量,艺术类院校如何不走“寻常路”

MyCOS 麦可思研究 2021-03-17


本文为麦可思专稿,文章原标题:《艺术院校如何监控教学质量》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提到,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全链条多维度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近年来,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监控是其中多次提及的一点。本文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列举了艺术类院校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案例,或可供高校管理者参考。


艺术类学科的特征有别于文科、理工科,如果不思考适合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在指导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时就会走入困境,可以概括为: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无法只用数据体系全面体现,无法只用单一文献述评全面体现,无法只用教学最终结果评价全面体现,需要探索包含视觉传达为媒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艺术院校一直苦于应对更加适合于综合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时,往往也遵循着这类难以适应的评价体系,越走越难,难以完成教学质量监控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显然,艺术院校是需要一套特有的评价体系和解决方案的。


一方面,可以借鉴适合于现有的评价其他学科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出来作为参考;另一方面,要探讨出适合于自身的方式,既可预防诊断,又能对症下药,使得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可以完成切实引导、督促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因为各艺术院校的自身学科特征和培养目标不同,而艺术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未健全,所以各院校要各自寻求自己的培养目标,用合适的监控方式来监督自己。


这里列举一些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实际工作(包含对于艺术类课程、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实践案例,作为参考方案。


案例一: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我们的课程性质虽然和普通高校同样被划分为必修、选修、实践类等,但是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如何开展,是需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征来设计的。


这部分课程的监控更加注重的应该是课程本身是否真的达到了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要求、有选择的通识知识要求、实践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满足未来就业的知识要求等。对每类课程进行分项的教学检查至关重要。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制定出办法和规定,要求各学科和专业对于其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可以供全校修读的选修课程,以及为就业和学生未来发展并与社会接轨专门设计的实践课程进行教学汇报和检查,着重于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创作和设计展示、课程总结的学科内和专业内的汇报,并将特别优秀的课程进行全校课程汇报,推广和交流,并进行总结。


以“课程教学分类汇报”这种方式作为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媒介,切实有效地监控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并通过公开汇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不断的学科内、专业间的研讨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二:美术院校独有的“毕业环节:

毕业创作/设计”指导课程的

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在美术院校的毕业环节课程中,不但要完成毕业论文,还独立包含了毕业设计/创作指导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本科毕业标准中,毕业设计/创作在毕业成绩的比重占到70%左右,在实践类研究生毕业标准中,毕业设计/创作也与毕业论文同等重要。


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也逐渐改革为倾向于对毕业设计/创作的解读,实践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倾向于围绕着毕业设计/创作的思考。那么,美术院校对于毕业环节的教学质量如何监控?就需要有独特的方式方法。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美术类、设计类”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结果上,学校应更加注重在进行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引导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进行指导。所以,如何在过程中监督,以至于最终有良好的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创作呈现,成为美术高校毕业环节监控工作的目标之一。


这时,我们需要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和规定来监督教学。在工作实践中,设计出一个“毕业环节教学档案”,根据各学科和专业的需要,制定监控内容,然后在规定时间由师生双方记录教与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习和指导进度、指导内容、毕业设计/创作目前的图片或视频档案,还可以进行分组指导和汇报,并进行记录。在长达一年之久的毕业指导过程中,通过记录毕业环节教学档案,师生明确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在几次的分组汇报中,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进步。


以记录“毕业环节教学档案”作为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媒介,通过每一次的教学和汇报记录,重点监督教学过程,又可以通过整个毕业环节一环扣一环的指导,督促学生继续精进,并且在最终的毕业环节,这些珍贵的教学档案作为一份有据可查的教学质量监控资料,方便监管,在出现教学评价争议时,可以查阅教学指导过程,分清教学责任。


案例三:对整年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毕业年度教学质量的监控尤为重要


通过教学,学生们会有大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呈现出来,教学质量也是通过这些鲜活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对于每一年度各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可以利用美术院校特有的教学空间、教学展厅和美术馆,将学生们在课程中做出的作品展示出来,做侧重每一年度教学目标的教学展览。


比如:一年级结束时进行基础教学年度汇报展,二年级结束时进行专业基础教学年度汇报展,三年级结束时进行专业研究年度汇报展;也可以按照不同学科、专业进行分类展览;在毕业时进行各层次的毕业生展览,这部分展览目前在各美术院校都已经开展,只是形式不同。比如按照培养层次不同分类展览、学科专业分别展览、全校各学科同时展览等形式,各有千秋,都可以进行尝试。


这些将学生作品进行分类展览的形式,提供给美术院校学生、教师主动学习、自觉改革提高的平台;提供给管理者监督、促进教学改进和提高的平台;同时自身也有了接受社会检查和指导检阅的机会。


通过“教学展览”这个公共教学平台,教学管理者可以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比较和检查;学生们可以用作品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教师们也从更多的学生作品中总结经验,自觉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总结和改革。


案例四: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平台


教学质量监控需要有各方教学评价的数据作为参考。教学评价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平台来实现。在评价时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以及更多方面人员的参与。


评价的问卷内容、参与评价和监控的人员越全面,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越有利。教学评价的问卷可以针对课程或教师,也可以面向学校教学整体建设提出问题;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人群可以包含学生、教师、同行、社会人群等。


在这里要讨论的是进行评价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要分清是对课程的评价还是对教师的评价。如果是对课程的评价,则评价内容瞄准课程建设而提出问题;如果是对教师的评价,则要把一些由几位教师共同执教的课程分开,提出针对教师的教学问题。另外,还要分清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评价还是对学科或专业的评价等。


第二,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需要有相应的标准,以保证评价结果有科学的依据。参与教学评价的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比如参与率达到60%作为标准;参与教学评价的教师、同行和社会人群,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也要有宽广的眼界和包容的胸怀。


第三,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角度,可以是课堂听课后进行评价,可以是参加教学汇报后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参观教学展览后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对学生质量进行评价。不同评价角度的反馈,更有利于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实现更全面的监控。


第四,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参与评价的学生、教师、同行等对于统一课程、专业、学科教学打分较低的,需要同时要求填写原因,作为改进的参考。对于各类人群评价结果统计后,评价较高的课程和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推广,对教师进行表彰,或是与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挂钩,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全校教师的教学改进和提高。对于各类人群评价结果统计后,问题较为严重的,需要返回给学校和管理者对出现问题的课程的教师进行谈话,了解情况,共同商量改进;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考虑停止开设相应课程或停止教师的聘任。


以上以教学质量评价为目标,构建“教学质量评估数据平台”的做法,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而设计的,是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部分工作中,麦可思在我校教学质量评价平台的搭建上有很多解决方案可以借鉴。


同时,由专业的团队将网上评价的数据总结出分析报告,能够给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支持。综上所述,通过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性和困境的阐述,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进行分类,并针对分类列举出四个案例进行分析,目的是与艺术院校同领域教学管理工作者共同探讨,找寻更多适合艺术院校的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用以提高这一领域的教学质量。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麦可思研究编辑部(微信搜索18602824882)

作者 |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朱玲老师

编辑 | 麦小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