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你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武汉大学 2021-03-03


百廿武大,人杰地灵

山水建筑,都被赋予了专属的名字

它们化作独特的印记

刻在一代代珞珈人的心中


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

你又知悉多少?

让珞珞珈珈带你

到岁月长河中寻找答案


人名类


宋卿体育馆
顶覆绿色琉璃瓦,加以巴洛克式山墙,这一中西合璧的建筑是武大之内最古老的体育馆,时至今日依旧作为学生体育课、休闲运动和体育比赛的场馆,大家是否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湛超越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体育馆以民国总统黎元洪之字“宋卿”命名,这也是武大第一栋以人名命名的建筑。黎元洪虽不是校友,却也和武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去世后,两名儿子联名致函武汉大学,希望将其先父留下的十万元巨款赠予学校,以完成筹资兴学的遗愿。


雅各楼


狮子山北侧,东湖湖畔,是武汉大学旧农学院所在,从1947年建成后便一直矗立于此,而后又被赋予了“雅各楼的名字,这指的是?


田春雨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叶雅各,武汉大学农学院的第一任院长,1928年被聘为武汉大学教授。也正是他,以林学家的目光,协助李四光选定了依山傍水的珞珈山作为建校新址。他亲自筹划和种植珞珈山上的树木,为武大的绿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佩松楼


走过樱花大道,穿过一棵棵樱花树,行至尽头便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但鲜有人知的是,它还有另一个称呼——佩松楼”,佩松指的又是?


田春雨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汤佩松,中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1933年,他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毅然回国,任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在武汉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普通生理学研究室。同时,汤佩松署名“National Wuhan University”,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国内第一批文章。


万林艺术博物馆
狮子山脚下,道路交汇之处,武大校园的中心区,一颗“天外来石”矗立在此,正是万林艺术博物馆,它的来历你是否知晓?



杨镇铭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万林博物馆由杰出校友陈东升捐赠,于2015年开馆。陈东升,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先后创办嘉德拍卖、宅急送和泰康人寿三家企业。2013年,陈东升向武大捐赠1亿人民币以建设博物馆,作为献给母校校庆的厚礼,并且以其父亲陈万林的名字为博物馆命名。



振华楼

站在牌坊处,在“国立武汉大学”六字之下,往珞珈广场的方向望去,左侧一栋庞大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在本科生院楼旁,大楼正门以红字写着“振华楼”

田春雨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振华楼由杰出校友毛振华捐资共建,于2017年启用。毛振华,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中诚信集团创始人2013年校庆时,毛振华捐资5千万元与武汉大学共建振华楼,供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和国学院四个文科机构教学科研之用。





数字类


912操场
武大校园内,两座武汉大学古老的建筑——行政楼和理学院楼遥遥相望,隔在其中的就是奥林匹克操场,简称奥场,同时它也被称为“912操场”


陈良铭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来到珞珈山视察。下午7时50分许,毛主席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接见了来自武汉大学及武昌其他几所高校的师生员工共1.3万人。为了铭记9月12日这个时间,这里就被命名为912操场。



六一纪念亭
教四楼门口的六一纪念亭”,此亭身处树林间,环境幽静,亭子坐南朝北,六角尖顶,翠瓦飞檐,六根朱红漆圆柱支柱支撑起整个亭子,可知这亭子为何名为“六一”?


白倩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1946年6月1日凌晨,国民政府两千警力包围了武汉大学,架设武器,逐一进入宿舍搜查进步师生,并对反抗学生进行了血腥屠杀,黄鸣岗、王志德、陈如丰3名学生被枪杀,另有19人受伤,时称“六·一”惨案。1947年,武汉大学为了纪念死难学生,修建了“六一纪念亭”以及石制纪念碑。


十八栋

珞珈山北侧,在丛林中隐隐约约藏着不少楼房,静谧的山间,这一小小的建筑群仿佛与草木山林融为一体,成为珞珈山的一部分,如今被师生们统称为“十八栋”


金鑫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当年王世杰校长决定提高教授的待遇,于1931年,在珞珈山东南面山腰上修建了十八栋的英式洋楼,作为知名教授住宅区。安逸自在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名师鸿儒入住。一年后学校又新修建了四栋别墅,但学校师生仍统称这一片区为“十八栋”。



动物类


蝶楼
从湖滨葳蕤树木之中的小路走下,走向团山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栋古老的建筑静立路旁,“蝶楼”二字涂于门眉,这二字又源于何处?


田春雨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蝶楼,又名“蝶宫”。在上空俯瞰蝶楼,楼翼外展,像一只展翅的蝴蝶,因此而得名。蝶楼最初建于1932年,是当时武汉大学六区一栋宿舍楼,最初设为团山女生宿舍。蝶楼的主入口圆拱装饰和男生寄宿舍(老斋舍)一脉相承,也和老斋舍一起同为武汉大学的历史见证物,同时也记录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中男女同校的开端。


鲲鹏广场
文理学部教二与宋卿体育馆之间,有一片武大校内人人皆知的小广场——“鲲鹏广场”,春季樱花烂漫之时,这里也是游人们赏樱的标志性地点。


郭飞鹄 摄

(点击空白处查看名字背后的故事)

鲲鹏广场,得名于里面的鲲鹏雕塑,它于1982年由77、78级毕业生共同募捐建成。鱼尾鸟身的鲲鹏雕塑形象出自庄子的《逍遥游》,石碑上刻有化用《逍遥游》而成的四句诗“北溟深广,鲲翼垂天,云搏九万,水击三千”


狮子山
1931年,武汉大学男生寄宿舍依山而建、拔地而起,不久之后在老斋舍的旁边,老图书馆、理学院楼、文学院和法学院都相继建成。这一老建筑群脚下的土地,名为“狮子山”

湛超越 摄


如今,狮子山的来历已经无从考究,但从武汉大学迁校后最初的设计图看来,武大校园内包含动物的地名还有“小龟山”和“乌鱼岭”,正是如今佩松楼以及社会学院院楼的所在地。



名字,是寄语,是怀念,是历史

回溯它们的来源

就像读一本书

当年莘莘学子的求学岁月

老一辈武大人的无私付出

都被真切地记录了下来

不论走过多少风风雨雨

珞珈的孩子仍心心念念

你的名字


参考资料:

1、《武汉大学历史探究》 涂上飙主编

2、《国立武汉大学初创十年》 涂上飙编著

3、《匡廷云院士谈汤佩松一生的追求和光合作用与种质创新》



●  看!武汉大学的初心与使命●  绝!美!珞!珈!秋!●  社会影响力全国第三!武大新闻人的2019●  马上见 | 看文学里的误读,品历史中的局限


武汉大学-luojia1893-

文案:刘光成 何逸芳 冯子健

摄影:湛超越 田春雨 杨镇铭 陈良铭 白倩 金鑫 郭飞鹄

编辑:王梦恬 王依铭

审核:吴江龙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