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774009,万卫星同学!
2021年5月15日
经过约7个月的“奔火”飞行
3个月的“绕火”探测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
锲而不舍,叩问九天
这是中国的火星时刻
也是火星的中国时刻
当人们为之欢欣鼓舞时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校友
未能亲眼见证这个的时刻
万卫星因病抢救无效
在北京病逝,享年62岁
1977年
注定被很多人铭记和感激
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出生于湖北天门的万卫星
在这一年
考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学号774009
走入珞珈山的他
性格谦逊,为人随和
严谨求实,勤奋上进
同学这样描述他:
毕业后
他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
获硕士学位并留下工作
数十年如一日
致力于中国空间物理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
在电离层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中
取得重要突破
这句话,便是万卫星校友的初心
在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我们看到了万卫星首届杰出院友纪念杯
离开珞珈山的日子
他仍然心系这里
指导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科
武大,是万卫星深深的牵挂
作为我国行星物理学奠基人
万卫星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
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1997年
我国至关重要的空间物理基础体系
“子午工程”启动
万卫星重任在肩
2010年
他主持召开金星探测研讨会
中国人探测宇宙梦飞得更远
2015年
他主持三亚大型相控阵非相干散射雷达项目
立志为国家打造
世界一流水平的空间探测国之重器
……
在我国行星科学规划的浩渺蓝图上
万卫星孜孜探索,不懈努力
2016年初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天问一号”的首席科学家
“天问”,取自屈原长诗
表达了中华民族
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
万卫星认为
中国人已经不满足于
到火星表面看一看了
而是应该看向
时间的深处、空间的深处
这些年,万卫星太忙了
为了完善方案
他一次次地组织科学家与工程师“会师”
他的办公室
半个小时能来7拨人
这些年,万卫星太累了
一张肿瘤晚期的通知单
让他不得不停下匆忙的脚步
可他,依然没放弃梦想
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里
2020年4月底的一天
拔掉呼吸机管子的万卫星
虚弱地说出几个字,“7月份”
字字皆是无尽的遗憾
一场暴雨倾盆而下
挚友、学生痛心不已
“520,这个特别的日子,他挺过上个月底的凶险,坚持到了,他爱他的家人,也爱我们,爱空间物理事业,其实,我们更爱他,一位德才兼备的兄长。”
同窗宁百齐
“冥冥之中,他轻轻地来,又安静地走了,唯见浩瀚的太空万星闪耀……”
“我们都知道他最想看到的就是火星探测器上天,可他从没说出来。他是那种特别照顾别人情绪的人,怕给大家留下心理负担。”
他用毕生心血
搭建着通向火星的云梯
他离世2个月后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如今
我们终于抵达了
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星球
RECOMMEND
推荐阅读▼快来一探究竟▼
▼秘籍,原来是它!▼
▼快来pick它吧!▼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 科学网万卫星学籍资料图片:武汉大学档案馆封面:曹海钢
文案:邢知博 刘晨曦
排版:牛允一 虢妍君责编:虢妍君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一起悼念万卫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