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爷爷,今天我有好好吃饭,一粒不剩”
北京时间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
因病逝世,享年91岁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忆
袁隆平院士的“武大时刻”
2003年9月4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从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手中
接过大红聘书
正式受聘为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教授
半个世纪以来
武汉大学一直与袁隆平院士领衔的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协同攻关、共同进步
承担了重要的工作
并取得了原创性进展
为三系杂交水稻的细胞质多样性、
科学机理研究及生产实践应用
做出突出贡献
杂交水稻大攻关
(前排左一为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右二为袁隆平院士)
朱英国院士代表武汉大学看望袁隆平院士
随后两系雄性不育系水稻在湖北被发现
武汉大学与中心等单位继续联合攻关
取得“863”等重大项目支持
再次为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奠定重要基础
2011年,双方再次牵手
联合成立“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共同承担杂交水稻的发展重任
2012年,由武汉大学牵头
联合了10余家优势单位
共同成立
杂交水稻产业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为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的
研究与应用
培养了一大批
科技人才与国家栋梁
袁隆平院士等参观杂交水稻协同创新成果
(左一中国农科院万建民院士,左二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
右二袁隆平院士,右一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
还记得2013年那次超火爆的
“现场追星”吗?
10月28日,袁隆平院士
做客武大“珞珈论坛”
原本下午3时开始的讲座
有学生上午9时就开始占座
不少外校学生也赶来了
由于观众人数太多
讲座不得不临时转移到了
梅园小操场
下午3时半
83岁的袁隆平院士精神矍铄地
站上了操场讲台
▲袁老和whuers谈他的两个梦▲
“我老早就有两个梦,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像扫把那么长,
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而我则和同事、助手们
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这个梦想的实质
就是水稻高产
是人人都能吃上饭
永远都不会再饿肚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如今垄间有月,仓廪有实
新中国迈过困扰人类千年的
饥饿难关的数十年
就是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
一大批顶尖水稻科研工作者们
沉默埋首田间地头的一生
说起珞珈与袁隆平院士的渊源
不能不提与袁老同为“田间候鸟”的
武大已故的朱英国院士
他是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
与袁隆平院士同为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
他研发的“红莲型”杂交水稻
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
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
二人是亲密的研究伙伴
“我从大别山走向珞珈山,
再从珞珈山走向五指山。”
朱英国曾这样描绘自己的人生轨迹
直至离世的前一天晚上
还在关切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
留下最后的嘱托: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国家的栋梁,
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
回忆起以二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们
武大朱仁山教授说:
“很多次,他们看到好的品种,
来不及找套鞋,
把鞋一脱,裤脚一挽,
便踩到泥水里去查看”
正是袁隆平、朱英国等先辈们的感召
让新一代的研究者坚信
在千百次失败后
必然有一粒种子
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右一为袁隆平,右二为朱英国
左一为现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前辈未竟之事业
后辈必将前赴后继“褐飞虱”是一种外观毫不起眼的虫子
却能令任何一个踏足稻田的农人
谈之色变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何光存教授带领团队
对于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
已经超过二十年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
是克隆抗褐飞虱基因最多的实验室
左为袁隆平院士,右为何光存教授
团队在田间实践
2018年夏,杨芳老师带着团队成员
冒着大雨拜访袁隆平院士
负责人姜伟华感触颇深:
“袁老是德高望重的前辈,
我们登门拜访,
希望能够在他的指导下,
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在田间调研
团队成员王玺玮清楚地记得
当时已近90岁高龄的袁老
一谈起水稻就提起了精神:
“抗虫稻育种复杂的体系问题,
只是简单说一遍,
他就能清晰地理出整个项目脉络”。
杨芳老师(左二)带领姜伟华(右一)、
王玺玮(左一)拜访袁隆平院士
在向袁隆平院士汇报了团队工作情况后
袁老对他们给予了很大赞赏:
“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
能够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之前有幸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过隆平高科研究院以及武大、隆平高科的水稻基地,发觉今天水稻一线科研工作者们的辛苦程度一点不亚于黄土地、水稻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
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一大批顶尖水稻科研工作者们,很多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亲身经历过挨饿的滋味,见过底层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的样子,于是多年以来与苍生同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水稻研究中,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让人敬佩不已,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7级本科生余伟滨
前水稻分子抗虫育种团队成员
"“人就像一颗种子,
要做一颗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的话语尤在耳旁
令人欣慰的是
在先辈用半个世纪的光阴
于泥泞之中寻找那颗
能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种子后
新一辈青年种下的稻苗
已然扎根垄上
一代又一代的稻田守望者们
承衣钵,继遗志
奔赴田间地头,存续未竟之业
我们终能实现
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袁隆平院士赠言武汉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团队: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日三餐,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才是对为共和国粮食安全
奋斗一生的育种人们
实实在在的缅怀
希望今后的每一天米香弥漫时
你都能默默地在心中说:
“袁爷爷,今天我有好好吃饭,一粒不剩。”
RECOMMEND
推荐阅读▼点进来一探究竟▼
▼(。・∀・)ノ゙夏天来啦▼
▼我们承诺,不会忘记▼
● 武大有个MRI
● 珞珈夏日,无限长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部分内容来自往期推送
图片、文字材料:杨芳 胡骏
视频:武汉大学电视台
文案/排版:殷丽雯审核:邢知博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缅怀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