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老师,就是我们的定心丸!”

珈有贤师的 武汉大学 2022-08-04


全文共1997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 如伯乐识良驹,助其展千里之能,大先生倾满腔热血雕心铸志,引万道清泉培桃育李。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被学生们称为“团队里的大家长”;教研和科研两手稳抓,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来源于最深沉的热爱。


  • 他获评2021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教育和科研之于他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刻入心中久久激荡的情怀。今天,一同走进陈锐志教授的故事。



   陈锐志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智能手机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和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的理论教学与研究。


获评武汉大学第十二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一颗“定心丸”


大多数学生在刚开始做科研时,经常会对项目定位了解的不够深入,对自己的兴趣方向和优势特长认识的不甚清晰,碰壁受挫在所难免。“找不准方向”、“抓不到重点”是很多同学烦恼纠结的问题。
既然有问题,那就多问,陈锐志鼓励有困难的同学和他单独交流、汇报科研进展。“要从他们的研究进展中发现有进步的部分,即便是一点点,对学生的努力应该表示肯定。然后再指出他科研进展不顺利的原因,如还不够勤奋,实验设计不当,研究方法不正确等”,陈锐志会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近期、中远期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并定期检查他们的研究工作进展。以问题为向导,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一直坚持的原则。



学生王泽星回忆,“刚加入陈老师的团队时,有次他开完会回来还没吃饭,就开始约我探讨入学后的研究方向。当时我对室内定位的了解并不多,陈老师结合我的兴趣方向和团队优势为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并以交学习报告和线下讨论的方式让我快速适应。”这次讨论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此后王泽星的科研、生活遇到问题,只要跟陈锐志说起,他都会很快给予回应,并且总能准确地看到问题的关键,提出解题的方向。
正是因为陈锐志注重学生个人发展,鼓励学生多和自己探讨问题的教学理念,他指导的学生才能始终如一地在科研道路上踏踏实实走下去。



陈锐志认为,对学生的指导应该贯穿研究生活的每个阶段,无论是实验平台的搭建、具体设备的筹备,还是根据实测数据对理论方法进行完善;无论是实习情况,还是之后的就业去向;无论是科研上的困难障碍,还是疫情期间的安全健康……他就像是贴心的家长,为“孩子们”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学生胡宁松在和陈老师谈及offer的选择、未来规划时,老师的话让他倍感温暖:“陈老师不会觉得琐碎和麻烦,每个问题他都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从多个方面举例,知道我以后可能有创业的想法,他鼓励我从技术着手,学习大公司的业务流程和行业思维,做好积累。”

为学生考虑周全,用最亲切的语言,传递关心和鼓励,他是学生的“定心丸”,让他们感到无比踏实可靠。


原创,从研到产


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科研流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只靠理论学习远远不够。陈锐志非常重视实践教育会给学生安排清晰、具体的科研任务。学生林欣创刚进组就接到了基站寻向的课题,陈锐志希望她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从理论到仿真,再到真实环境中验证。除此之外,陈锐志还给予她很多技术上的支持,鼓励她敢于创新和探索

星湖楼的走廊上见证了团队一次又一次实验和讨论,每一步的成长都印刻着老师的孜孜不倦、学子的不懈追求。



陈锐志一直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育人育才的重点。他期待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认为,“在重视研究方向深度培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同学们的知识广度拓展,不断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夯实原始创新的基础”。

一定要教出超越自己的学生,
是陈锐志培桃育李的目标。学生胡泽宁对此深有体会,某次实践需要集成三种定位源的模组,但是市面上并没有现成的可以采购,他向陈锐志询问解决措施,“陈老师非常坚决地说‘当然是我们自己集成,每一项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应该是能落地的,软件和硬件都要考虑’。”追求原始创新,力争从研到产,这是陈锐志的科研精神,更是他教给学生的科研品质。

一个自转的陀螺


每次提起科研,陈锐志的脸上就带了笑,“我克服困难的源动力就是自己对研究的喜爱,做一件自己喜爱的事情是幸福的”,他自比为“不用鞭打就能自转的陀螺”,一旦确定目标,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做。
科研路上困难重重,陈锐志幽默地说:“其实困难的难度和自己定的目标高度是成正比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困难是‘自找’的。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就有很多正能量。”



对于教育,陈锐志的态度和对待科研项目一样严肃,教书育人,字字艰辛。他潜心学术,为学生解疑答惑都建立在自己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坚持“有了一桶水,才有能力给学生一瓢水”的理念测绘遥感领域许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更新很快,为了把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他也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漫漫求索,鞠躬尽瘁

实验室里勤耕耘

关怀入微,鞭辟入里

三尺讲台育栋梁

做学生困难中的依靠

带学生在科研中遨游

师者,志崇高,怀大爱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








64门课程满绩girl






最后10天,10486!




● 最后10天,10486,10486,10486!

● 1932年5月26日,武大上新

● 533天,全部平安返回珞珈山!

● 武汉大学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预约参观的公告

● 我爱我I Lᵒᵛᵉ me

● 这群武大人,每天都“急”着做一件事!



武汉大学-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武汉大学研究生会

视频制作:研究生工作部 团委 研究生会

部分文案:阳源琦编辑:张华

责编:陈菲芃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再点个“在看”,为“大先生”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