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余海里,终于回来啦!
重磅消息来啦!
历时163天
行程6万余海里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
已圆满完成任务
考察队于2023年4月6日
全部返回位于上海的
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武汉大学的3名队员
即将回“珈”!
双龙探极,回家!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
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开展
还有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
叫做“双龙探极”
本次科学考察也是
我国第三次实施“双龙探极”
“雪龙”号于4月3日返沪
“雪龙2”号昨天刚刚抵达
武汉大学3名考察队员
杨元德、丁曦、陈亮宇
在国内基地码头休整后
也将启程返回珞珈山
▲杨元德、丁曦乘坐“雪龙”号抵沪
这是自我国进行南极科考以来
武大人第39次出征
此次三位队员主要执行
中山站冰川变化监测
国产载荷航空验证
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
南大洋地球物理观测
卫星导航相关测试等考察任务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
▲在南极测GNSS
5次参与南极考察
1次参与北极科考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杨元德副教授告诉我们
南极的太阳辐射更强
对车辆的要求更高
考察的条件更加艰苦
三个半月的科考
无疑有很多挑战
但是有可可爱爱的企鹅
还有在南极和外国友人
一起欢度佳节的独特经历
让枯燥的科考生活
变得没有那么难熬
队员们面对着比一般科考更加困难的条件风雪交加,茫茫一片植物和动物都很罕见但武大人怀揣着热情投身科研,终日乾乾
硕士二年级的陈亮宇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极地考察
这次在南极待了163天
在极昼天气里
他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作业时间长、作息紊乱
工作服“企鹅服”厚重臃肿
……
▲穿“企鹅服”工作的陈亮宇
和其他两位不同的是
他在船上和缆车、钢索为伴
半年时间都在海上“流浪”
由于没有4G网络
经常和家人处于失联状态
冰冷的海风,湿滑的甲板
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高
但极致的艰苦
也换来了满满的收获
紧跟老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步伐
他不断充实自我提高业务能力
展现武大学子自强弘毅的作风
▲陈亮宇随“雪龙”2号破冰船回国
从“向阳红”到“雪龙”
从白手起家,到乘风破冰
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开始
武汉大学从未缺席
在国家极地主管部门长期指导和支持下
累计派出科考队员近200人次
经历了39次南极科考
16次北极科考
中国建立起日益完善的
极地立体监测体系
武大人也在近40年的代代传承中
不断拓展着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见证了中国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
双龙探极(PolarGO.cn)
是武汉大学研发的
一个全球极地活动实时态势感知
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该平台历经三个阶段十年迭代
从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立体
兼容桌面互联网与移动终端
PolarGo面向极地科学考察
和极地治理国家需求
自主研发、代码可控
在极地信息化领域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两艘破冰船的航行轨迹
(红色:雪龙号,黄色:雪龙2号)
于世界尽头,探无人之境
行测天之事,掌绘地之能
作为国内参加
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
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
武大人带着满腔热忱与无畏
向着南极方向进发
只为五星红旗能在那里高高飘扬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杨元德、丁曦乘坐“雪龙”号抵沪
百卅校庆,振奋!
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一颗勇毅坚定的初心只要祖国一声:“出征!”武大人必怀拳拳之心踔厉奋进在茫茫冰原在向极地强国迈进的征程中
不忘初心,不懈奋斗!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全球武大人,准备开麦!
春天很好,只是很想你......
下暴雨?阻挡不了武大学生!
● @全球武大人,请开麦!
● 春天很好,只是很想你......
● 下暴雨?阻挡不了武大学生!
●三听余晓莉老师授课
●武大樱花已谢,明年人海再见!
●可甜可“颜”?带你一口吃下好春光!
感谢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
封面图:陈亮宇
总策划:赵金利
统筹:刘铮 黄路漫
雪龙号、雪龙2号靠岸视频:雪龙探极
迎接武大队员视频:张潘磊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迎接武大队员图片:曹海钢 舒佩
文案:邢知博 李欣然 孙雨彤
采访:李欣然
编辑:李欣然
责编:李欣然
审核:邢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