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绒毛赤竹,“沉默”60载,今朝终再见

scbg 华南植物园
2024-09-05

点击上方「华南植物园」可快速关注



绒毛赤竹 李星 摄

近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夏念和研究团队,在九万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有采集记录以来,再次采集到绒毛赤竹
该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竹亚科的分类学研究,在发表华赤竹新属(Sinosasa)前期的文献标本梳理时,发现绒毛赤竹(Sasa tomentosa采自九万山的、目前收藏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的最早的一份标本是由陈少卿于1958年8月采集,此后的60多年的时间里,广西就再也没有任何有关此种的采集记录。
该研究团队自2017年以来分别对九万山进行了4次竹类科学考察,由于模式标本采集时间比较久远,位置信息模糊,前3次调查均未采集到该竹种。2021年第3次调查采集到同时期发表的广西赤竹(Sasa guangxiensis),及中国其它地区分布的赤竹属(Sasa)几个种,经过分类处理后建立了竹亚科一新属——华赤竹属(Sinosasa)。这几次竹类调查,都未找到绒毛赤竹,它像消失了一样,不见一点踪迹。
2022年9月团队成员针对前期不足的地方进行讨论总结:夏念和研究员凭借多年专业经验推测目标竹种可能为玉山竹属(Yushania)而并非赤竹属(Sasa)成员,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澄清,而拉丁词tomentosa译为具有绒毛的,即箨鞘密被绒毛为其最主要的特征。而“绒毛”在大山里的作用是粘附或吸收高海拔空气中的水分?尔后研究生李星与倪静波工程师总结以前几次“寻隐者不遇”的经验,主动请缨再次前往九万山,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1958年绒毛赤竹标本(左)与2022年绒毛赤竹标本

第4次竹类考察原计划是循着在杨梅坳保护站的前次路线继续横向扩散及海拔提升寻找目标竹种。倪静波工程师到达九万山,在了解前期考察路线及保护区功能区划图后,经过跟当地护林员交谈讨论与分析,出于专业敏锐性,临时将考察路线更改为卫林江保护站一带,原因是采集记录有“九---”,而现场保护区功能划分区标写有“九羊”小地名(ps:最后采集到标本经过的屯是九洋屯)。

因图标更改考察路线

2022年9月23日早晨7点,调查队背上干粮,在护林员盘文进、彭宏勋带领下从杨梅坳保护站转向卫林江保护站出发,由于前一晚曾下过雨,山路被雨水冲刷过,泥泞不堪,异常难走。行进途中,走在最前面信心十足的李星脚下突然窜出一紫砂蛇穿过山路,盘文进护林员急忙提醒,但他淡定自若,回头看了一眼,蛇也游走了。自我感觉良好地自顾环视四周,希望能在丛林寻找到目标竹种。毕竟这些蛇虫,在野外考察中只是司空见惯的小插曲。经过两个多小时艰难的爬山行程,在行至海拔1300多米时,调查队员沿着约四、五十度的斜坡往山顶爬,偶遇一片竹林,护林员指向前方:“是不是这种竹子?”,李星赶忙上前查看:“哎呀,感觉是耶”。当四个字刚吐出口时,两人相视一望,进而大脑快速翻阅先前的标本记忆,快速比对特征。根据现场竹子的高矮大小、形态特征:新竿一支独秀,毛茸茸的箨抱着还没有分枝的竹竿,“绒毛”上还沾着晶莹剔透的水珠;顶稍开出宽宽的2-3片叶子,渗着滑滑的雨水,表面还泛着紫绿色荧光。李星大声说:“没错,就是这个了,它就是我们寻找的目标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它!恍然间,疲惫的身躯变得精神抖擞,手中的相机对着目标竹种不停地按下快门,定要将这份找寻了五年的目标记录下来。竹类的分类特征:地下茎、竹竿、节间、竹箨、分枝、叶鞘、末级枝叶各个部位的识别特征都认真详细地拍照记录在册。
▲拍摄绒毛赤竹特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于广大野外工作者或者科研人员来说,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无论是蹲在寂静的实验室还是奔走在名山大川中,大家都能够像雨后春笋一样在艰难逆境中攻坚克难、茁壮成长。

▲调查组成员采集绒毛赤竹相关信息 彭宏勋 摄


▲海拔1300米的绒毛赤竹林

绒毛赤竹,栉风沐雨60载,今朝终得再见,你我皆安好!



文、图:倪静波、李星(标注的除外)




近期相关链接

华南国家植物园 “善变女神”王莲绽放

华南国家植物园三角梅专题花展

十一月花讯丨于秋色中赏绚丽三角梅

“我的名字你的姓氏”植物故事之良智簕竹

金秋十月,三角梅续写夏日火热

秋日蓝色精灵——高亭雨久花

红色征程途中的中草药

粉叶金花(粉纸扇)开花

这些抗衰老植物,你认识吗?



【旅游小贴士】
华南植物园游览区全年开放,全年无休,开放时间:7:30-17:30。请携带身份证到现场实名购票(可微信支付)。入园需扫码亮码(绿码),查验防疫行程卡,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佩戴口罩,配合测温。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190号(正门/北门/西北门);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西门)


门票:园区大门票20元;温室套票50元(含园区大门票+温室门票)。

长按识别一键购票


交通:地铁:地铁6号线“植物园”站,A出口西行370米。公交:

①B12、30、39、83、84、345、346、494、564、775路公交车“植物园正门”站;

775路公交车“植物园西门”站;46、54、218路公交车“中科院化学所”站下车,前行约600米到达植物园西门。(请勿在“植物园南门”站下车)。自驾车:请将车行驶到西门停车场停放,导航请输入“华南植物园西门(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由于正门(北门)停车场(导航请输入“华南植物园正门停车场(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190号)”车位有限,周末及黄金周假期每天10:30以后请尽量前往西门停车。若行驶到正门停车场无车位再去西门停车,路途颇为周折,请大家提前规划好线路。停车场车位有限,请大家尽量乘坐地铁、公交车绿色出行。



END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都市里的森林、中国南方绿宝石

微信ID:scbggz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南植物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