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帮助别人,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吗?黑猩猩说:才不是!

性感的小脚脖 物种日历 2021-12-30

洛美(Lome)在犹豫。

究竟是自己独占4个喜欢吃的香蕉片?还是选择分享,让自己与泰(Tai)能都各自得3个呢?

洛美打起了小算盘。“如果分享的话,那我就相当于要牺牲1个香蕉片,难受……”洛美开始摇摆,“可是,泰原本是能独享3个香蕉片的,我之所以有选择权,是因为泰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好吧,我不能太自私!”最后一刻,洛美掐灭了吃独食的想法,友好地与泰共享了零食。

你以为洛美和泰是两个小朋友?成年人?都不对,她们是两只毛茸茸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一只雄性黑猩猩。图片:Hans Hillewaert / Wikipedia

食物也阻挡不了我的同情心!

上述情景是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的片段。在研究中,泰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猩猩“卧底”,它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会放弃自己选择食物的权利,并把它交给对方。然后,研究者会观察另一只猩猩接下来会选择“利他”还是“利己”。

不仅仅是洛美,包括她在内的6只参与实验的黑猩猩都展现出了利他倾向:当泰放弃选择权并将其交予自己后,猩猩们会更加关心泰最终有没有食物——即使这么做会让自己少吃一片香蕉。

正在互相梳毛的黑猩猩们。图片:Ikiwaner / Wikipedia

动物也有“奉献精神”,它们的帮助同伴行为就经常会被媒体曝光。比如,2014年印度的一只猴子,就被拍到通过拍打、撕咬、泼水等方式,救活了它因触电失去意识的同伴。在老鼠、鱼类身上,帮助同伴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科学》杂志曾发表过一项有趣的研究:如果将一只老鼠关进铁笼子里面,那么另一只老鼠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开笼子来营救它。如果很不幸,一只老鼠和它们最爱的巧克力被同时关进两个笼子里,那么“营救者”并不会贪嘴而枉顾同伴的存亡,相反它会以相同的速度打开两个笼子,之后还会拿出30%的巧克力分给“被救者”。

巧克力是大鼠极其喜爱的食物,有巧克力吃就绝对不会碰鼠粮,而且平均每只大鼠都能吃掉7颗以上的巧克力。 图片:Pixaby

而一种名叫裂唇鱼(Labroides dimidiatus)的鱼,则经常以“勤劳的清洁工”形象活跃在海洋界,它们会义务为同伴们做“鱼疗”,帮助它们清除身上的寄生虫。

勤劳的裂唇鱼本鱼,注意是小的那只。图片:Longdongdiver (Vincent C. Chen) / Wikipedia

为什么会有利他行为?

所以说,利他可不是人类的“专长”。目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上被认为“充满灵性”的动物(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狗),还是那些乍看起来“情商不高”的动物(老鼠、鱼,鸟),都具有利他倾向。在动物行为学中,利他也意味着动物愿意做一些事情以帮助同伴获益,即使做这些事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既然帮助同伴可能会付出一定代价——就像为了让泰也吃上3个香蕉片,洛美自己必须少吃1个一样——那么动物为什么仍然会帮助同伴呢?

说到帮助同伴,就不得不提爱管闲事的座头鲸大大!图片:Tomas Kotouc / Arkive

对每个物种而言,它们永恒的目标无非是提高自己的生存、繁殖能力以及后代存活能力。研究者把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称作适应性:适应性越大,意味着这个物种在今后繁衍壮大的可能性就越高。围绕着“提高适应性”的思想,研究者试着从不同角度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其中就有两个互为补充的主要理论。

第一种是亲缘选择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亲戚”之间。由于亲戚或多或少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基因,如果牺牲自我利益可以在未来提高亲戚们的适宜性,帮助他们播撒基因,那“牺牲小我”最终换来的是整个种群更好的存续。

这么一来,利他就不算亏了。换言之,亲缘选择将动物的利他视为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当然,利他行为也不会在亲属间无限地发生,随着血缘关系变远(也即基因相同程度变低),动物的利他意愿也会逐渐下降

即使会失去性命,工蜂也会奋不顾身地保护蜂巢。图片:Todd Huffman / Flickr

亲缘选择能比较好地解释蚂蚁、蜜蜂等昆虫中的“自杀式”利他。蚁群、蜂群的繁殖活动通常是由个别雌性统一支配,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有同一个“妈”,因此它们之间的基因相似性非常高,也就能做出舍生忘死般的利他行为。事实上,亲缘选择理论最早也是在对工蜂“自杀式攻击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来的

然而,亲缘选择没有办法解释陌生动物之间的帮助行为。比如,裂唇鱼为什么乐于给其他鱼种打扫卫生呢?

享受裂唇鱼服务的“客户”很多,服务方式更多。比如钻进客户的嘴里……图片:James D. Watt / imagequestmarine.com

在对非亲属利他以及跨物种间利他行为进行观察后,第二种理论——互惠利他理论便诞生了。这种理论认为,虽然“助人为乐”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也即损失自己的适应性;但如果得到自己帮助的同伴,在日后能以某种形式给予回报,那么先前自己的损失便能在日后得到补偿了。

换句话说,尽管获利的动物跟自己不一定沾亲带故,可一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利他仍可能发生。以裂唇鱼为例,它们在为其他鱼类清除寄生虫的同时也收获了食物,甚至还能偷食一些“客户”身上的粘液。一场清洁下来,实际上双方都得了便宜。

在清洁过程中,裂唇鱼已经悄无声息地收取了报酬。图片:Georgette Douwma / naurepl.com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亲缘选择可以解释动物在亲属之间的利他,而互惠利他可以解释非亲属间甚至跨物种之间的利他,但它们最终都以“自然选择”为纲领:凡是可以提高物种适应性的特点,都会随着代际传递保留下来;而不利于适应性的特点则逐渐淘汰。动物的利他倾向正是因为这种“有用”的特点,才为自然所选择。

有真正的无私行为吗?

看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生出一种疑问:不管是“人人为我”的互惠利他理论,还是“舍己利亲”的亲缘选择理论,都认为动物存在的种种助人行为,最终都引向助己。那么,“利他”是否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还是出于利己动机?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那本对进化心理学有深远影响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成功基因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们的自私性

有些基因为了尽快扩展自己的版图,会采用“曲线”策略,也即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有限的利他主义。但这些基因的本质仍然是利己的,它们只想尽快复制自身以挤走其他的基因;不然的话,它们终有一天会淹没在演化的河流中。由于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个体的自私性,因此道金斯认为,生物的利他性只不过是“自私”的另一种表象。

如果以人类的道德观来看大杜鹃Cuculus canorus,让其他鸟代养幼鸟的它们大概是种相当自私自利的鸟儿。图片:David Kjaer / naturepl.com

个体间的利他行为,是群体间更广泛合作的基础。目前有关动物利他行为的研究,落脚点都在人类合作行为的起源上。

人类有了“利他”脑

从动物走向人类,利他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人类已经长出了“利他脑”——一块由前扣带回、前脑岛与腹侧纹状体构成的神经回路,是我们脑中安放利他行为的位置。利他也从一种增加适应性的外部行为,演化成了我们的本能。

要说人类这种本能与上面提到的其他动物的例子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利他这个行为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快乐

人们正在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图片:Ed Yourdon / Flickr

而今年七月初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个结果,比起自己花钱,把钱花到别人身上能让与快乐有关的脑区(如颞顶联合区)得到更大程度的激活。这提示,人类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心里大概也美滋滋

但话说回来,采用脑电以及脑成像技术研究人的实验虽多,但用这些工具探索动物利他心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也暂时没办法打开动物利他行为的“黑箱”,更无从得知它们的真实动机。利他的动物到底怎么想?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超好看的大脑

对大脑的研究从未间断

但你注意到了吗?

大脑,其实极具美感!

我们把“大脑”做成了精致的项链

戴在身上更是独特又好看~


果壳商店还有更多科学知饰系列饰品

↓↓快戳原文去看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