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生它求福报?只怕遭到“恶报”

少侠小黄鸡 物种日历 2020-05-20

提到“小乌龟”一词,大多数读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原产于我国的乌拟水龟(Mauremys reevesii),而是另一种背甲墨绿,双颊绯红的小龟。之所以能令人如此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它的色彩鲜明,更是因为它的常见度远胜其他龟类。它还有一个响亮的诨号——巴西龟

“龟大爷登陆。”图片:pixabay

“看面相,你适合养乌龟。”

虽然外号里带了一个巴西,可它并非产自巴西,而是源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畔,正式名也叫密西西比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为什么北美的龟俗名里却会有个南美的地名呢?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误会,事实上在最早的时候“巴西龟”真的是出自巴西,指的是产于巴西一带的南美彩龟(T. dorbigni)。区别于红耳龟,南美彩龟的眼后没有醒目的红斑。

“正宗巴西龟”南美彩龟。图片:Patricia Carabelli / Wikimedia Commons

约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巴西龟”开始输入中国,然而南美彩龟不耐长途运输,大量不幸的龟生病死亡。为了节约成本,龟商们便将它们偷偷换成了外形相似,但抗逆性更强,成本更为低廉的红耳龟,自此产生了“巴西龟不产自巴西”这个长达二十多年的误会。

阴差阳错,红耳龟们漂流过海,登上了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大陆,并迅速在宠物市场里站稳了脚跟。问过许多饲养过红耳龟的朋友,大家对它的评价出奇的一致:便宜,好养,也挺好看。作为宠物而言,这无疑是非常优良的品质。然而一旦到了野外,便成为了本土龟类的一场噩梦。

“组团来入侵你们的领土。”图片:Brocken Inaglory / Wikimedia Commons

能吃好养,善于祸祸

中国有句俗语,物以稀为贵,反映在经济学上则是指供需关系。红耳龟的市场需求虽大,可繁殖场的供给量更大,自然使其价格低廉。例如, 我国部分地区红耳龟年产量可达到百万只。如今,“巴西龟”已经占据花鸟鱼市场两栖爬行类动物总量的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只红耳龟的价格仅只有5~20 元。

从水中探出头的红耳龟。图片:Grendelkhan / Wikimedia Commons

之所以能有如此大而稳定的供给得益于红耳龟的身体特质。首先,红耳龟的环境适应力、生命力较强,虽然是淡水生物, 但也可在半咸水环境下生存,对极端环境和病菌的抵抗能力十分出色。其次,红耳龟属杂食性动物,不挑食且耐饥饿,人工饵料、泥鳅、虾、青蛙、鱼、水栖昆虫、蛇类、水生植物、鸟卵、动物尸体等均可成为红耳龟的食物。

“胃口好,当然龟口兴旺。” 图片:pixabay

不仅如此,红耳龟还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通常情况下,红耳龟成长到2~3岁时就已经性成熟可参与繁殖,本土龟类如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至少需要7年。红耳龟的产卵量可多达30枚。能吃好养繁殖快,使得红耳龟每年大量涌入市场。

刚孵化的小红耳龟。图片:Shintaro Seki / Nature Production / Minden Pictures

红耳龟既然有如此大的基数,繁殖场的管理疏漏导致的逃逸也很多。许多红耳龟有机会逃出樊笼,进而为害一方。

“福报”带来的灾难

红耳龟的体质特征使得它易于饲养,价格亲民。加之红耳龟色彩艳丽,故而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宠物。但不可忽视的是,饲主们在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弃养行为普遍存在。许多人怕养不好,或者玩腻了不想养,使得红耳龟又多了一条进入野外的渠道,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隐患。

“向往着广阔的天地。”图片:pixabay

此外,红耳龟如今能在野外大量泛滥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宗教信徒们的放生行为红耳龟是宗教放生活动中颇为常见的一种动物,现如今在国内大大小小的寺庙放生池中,红耳龟已然成为绝对的主角,时常可见密密麻麻的红耳龟趴在石板上晒太阳,许多信徒由于缺乏生态意识,对红耳龟危害性的认知不高,一味追求所谓“放生福报”,使大量的红耳龟来到野外,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目前在我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野外都能找到红耳龟,其中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在一些人口密集地区、旅游风景区、森林公园等区域,红耳龟格外“龟口兴旺”,而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人为放生行为。

“不许放生鸟类和鱼类,放生龟类总没问题的吧!(大误)”图片:日历娘

进入到野外的红耳龟们一方面迅速抢占生态位,挤压本土龟类的生存空间,与之争抢食物,甚至破坏本土龟类在滩涂的巢穴,以至于南方许多地区野外能见到的龟类仅有红耳龟一种,同区域本土龟类则几乎绝迹。另一方面红耳龟还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较大的威胁,譬如它会寻觅水鸟的巢穴进入其中休憩,若是巢穴中刚好有幼鸟和鸟蛋,难免会遭到红耳龟的毒手。

此外巴西龟能够传染疾病。在幼龟养殖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红耳龟携带沙门氏杆菌,并经过粪便、水体等传播给恒温动物,为人类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在美国沙门氏杆菌感染患者中有百分之十四的病例来自于龟类传染。

松花江里发现的红耳龟,来源自然是“放生”。图片:东方IC

加害者亦是受害者

在野外,红耳龟是凶恶的生态破坏者,是令人头疼的生物入侵者,可是在宠物贸易中红耳龟却常常以受害者的角色出现。一方面饲养者大多缺乏经验,因此便宜耐养的红耳龟会成为他们的首选。然而耐养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饲养而不会死亡,于是会有相当数量的幼年红耳龟因为饲主的疏忽导致疾病,溺水,干渴进而死亡;或是成年红耳龟因为饲主饲养不当造成畸形等异常状态。

被放生到鱼塘中的红耳龟。图片:东方IC

另一方面,由于商家会希望自己的货物能够快销多销,往往会在红耳龟身上动些手脚。譬如前几年水族市场上出现了一样新奇的“品种”红耳龟——“葫芦龟”。这些红耳龟的上下背甲形态正常,中间却有一个突兀的“细腰”,远远看上去两头大中间细,宛若葫芦。

葫芦形状的背甲,是在红耳龟幼年时期箍上铁圈,使中间的甲壳无法向外生长,成就的“细腰”。这一举动会严重挤压红耳龟的内脏器官,大量的幼龟在发育过程中因此死去或者被折磨得鲜血淋漓,侥幸活下来的个体,也大多因为内脏发育问题寿命不长,可谓是残忍的畸形审美。

“葫芦”红耳龟的形成原理,类似紧身束腰。图片:Wikimedia Commons

而近年来,背负着卡通图案的红耳龟悄然上市,并逐渐流行。这些小红耳龟的形态并无异样,只是背上的甲壳被人为地涂上了各式图案,看上去十分可爱,深受小朋友们的青睐,价格也上涨了不少,然而其却包藏祸患。由于商家大多追求成本尽可能低廉,往往会采用毒性较的劣质颜料上色,短时间还好,长时间泡水后颜料溶解便会造成幼龟中毒死亡此外为了完全盖住龟甲底色,商家往往会选择将颜料多层厚涂。干结后牢牢糊在背甲上的颜料层直接阻碍到了龟甲的生长,导致幼龟的发育畸形,可谓是贻害深远。

背甲上涂了颜料的红耳龟。图片:东方IC

对于此类伤害红耳龟博眼球的行为,我们要以“不购买”的态度抵制。然而若是在中国野外见到红耳龟,则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抓捕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如果你是红耳龟的饲主,就要做到用心饲养,不随意放生,不轻易弃养。又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如何处理好红耳龟的“两重身份”,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313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少侠小黄鸡。

戴甲将军的家族

乌龟:人家是濒危物种

斑鳖:即将灭绝,无能为力

象龟:“活动罐头”的悲惨历史

棱皮龟:海里的温暖孤岛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