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夏天结束前,谈谈夏令营

主页菌 Stoooges三士渡 2020-08-18

不久前,由三士渡教育发起的非盈利公益项目—良寨支教项目完成了它第二年的使命。作为带队人之一的周子涵,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另一个项目。从TechX到T-LAB,从唯理书院到良寨支教,对于这类暑期的短期项目,他早已不感到陌生,也积累了不少心得体会。主页菌特别安排了这次对话,与参与过、或未来想要参与各类夏令营的读者们分享,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眼中的“暑期活动”,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周子涵全奖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卡塔尔校区,主修计算机,辅修哲学,热衷于把计算机科学作为工具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哲学、教育及政治科学。联合创立Stoooges,从事教育行业五年,喜欢在教育中使用机器学习去设计自适应学习算法,用人机交互原理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类夏令营中,时而教授高中生深度学习、算法等课程,时而带领他们深入山区进行支教。


年轻而充满理想的周子涵喜欢剑道和哲学,也喜欢聊天。他曾说,在Stoooges最快乐的时候是跟学员交流的时光,“我们会四五个人聚在办公室,躺在懒人沙发上,讨论文书,或者扯天,我们聊着理想,哲学,不聊住房,股票,结婚。这让我觉得我一直生活在学生时代,因为只有学生才会讨论这些话题。”在办公室里,有时他在工作之余就开始挥舞一把木剑,后来觉得有点危险,就改成了挥舞木棍;他发送的朋友圈有一个固定模式,即九张毫无关联的图片搭配一长段的文字,他说朋友圈就是来分享最近发生的事儿的,但是事儿太多了,不能一直发,会惹人烦,那就通过九张图片一次说清楚吧。


几年来你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嘉宾、导师、赞助者,经历了不少短期的暑期项目,比如TechX, Veritas, 良寨支教等,想问问这种活动形式是怎么吸引到你的呢?

我一直试图思考这种活动形式的内核,直到去年,我的结论可以用网上一个流行的鸡汤概括:

【一些年轻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快乐,苏格拉底让他们造一艘船。】 我没找到这个出处,估计是强行安在苏格拉底头上的。

周子涵

就是把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做一些略有难度的事情,就会产生一种“革命情谊”。至于做什么事情并不是很重要,可以是造船,学艺术,学技术,或是学投资,都可以。

周子涵

梗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忙于做别的事情时突然来访。”

你对这种“自娱自乐”,有过什么反思么?

这个暑假我有了些新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我看到了一些热爱,坚守和传承,似乎无法用单纯的扔到一起克服困难解释。

周子涵

比如某活动在遇到不可抗力而无法继续的时候哭出声的组委们,强撑笑脸去安慰参与者、自己还不放弃希望试图将活动转移到线上的组织者们。

所谓“死者不死,必将再起,其势更烈”,这些面对困难的生命力和顽强,可能显示了更大的内核。

周子涵

这个更大的内核指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类活动构建了一个“小世界”(相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这个世界来说),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把我们和大的世界划清了界限。在这个小世界里,很多意义得以被建构。

周子涵

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意义感,是因为今天的互联网让人们可感知并参与的世界变得很大,以至于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无足轻重。

周子涵

想象在没有互联网年代的村子里,也许和邻村打一场球赛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就能被赋予丰富的含义,比如对村子的荣耀,对个人气概的彰显。然而在NBA新闻到处都是的今天,个人在篮球上的努力只能是作为一个普通人锻炼一下身体,满足一下爱好和兴趣,失去了更宏大的叙事。

周子涵

这种形式一般会设计一个关于某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内核,来去筛选,并凝聚参与者。这种理想,被这种小型隔绝并且放大,来营造一种和广大外界划清界限的感觉,并进一步激发归属感,意义感。在这个小世界中,他们获得某种平日很难获得的理想主义,并投入其中。说着说着感觉好像自己在分析传销团伙一样……也许好的社群都会有些共性吧。

周子涵

你有没有想过,在活动结束之后,当现实逼近,这种理想的小世界会如何呢?

这理想大概会生根,至于是否会发芽,当然取决于个体意愿强度和之后的环境,总是看造化。

周子涵

这个东西是有根基的,即使散开,也会是类似于一种想象的共同体,而维持着一定的社群感。这种社群感会帮助这个社群在两年的活动之间进行传播,而为下一次聚集储蓄能量。

周子涵

Learning Science中有一个概念是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有些事情可能一个人做太难,但是有人帮助就可以一起做,之后也就可以自己做。暂时不展开,将来有机会单独讲。

周子涵

菌の展开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近侧发展区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亦译为可能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发展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提出的学习理论,指学习者现实及实际可达到的发展的差距。这个差距是由学习者的独立解题能力及其潜在发展水平而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内,但暂时未能理解的知识。

你觉得这些小世界对人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是社交。原本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的人可以因为这些活动认识、建立友谊,进而发展成圈子。这世界上有60亿人,就算你理想的灵魂伴侣十万里挑一,这世界上也有60000个人可以做你最好的朋友,即使排除年龄差距太大和文化差距太大,怎么也能剩下几百个,而通常人类也只能维持一百多个亲密朋友。


所以社交的难点并不是如何交朋友,如何培养感情,或者如何和朋友相处;而是如何找到,并分辨出自己的soulmate。小世界是一个极好的情境。

周子涵

小世界本身就是筛选过的,一方面是自我选择,比方说你一个推送发出去有4000人看到了,但是报名的可能只有对这个活动有兴趣的400人;另一方面是录取考量的组织者选择,组织者会对这报名的400人进行筛选,最终参加活动的可能是被选出来的200人。前者在保证大家的理想和价值观相对一致,后者根据组织者不同哲学,可能会去考虑多样性,或者参加的基本实力门槛(比如经历,数学能力,英语能力,etc)。两种筛选结合,则来参与者大概价值观和实力会有所类似。互相之间是通常来看的交友的极好人选。

周子涵

你是想说,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交友中人和人的匹配程度么?

对,而且小世界创造了一个易于社交的环境,可以帮助参与者进一步辨别其他人。假使小明在大街上觉得一个陌生人可交,那他首先需要鼓起勇气搭讪,其次需要这个陌生人没有什么戒心,并且不是很忙。


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人通常是相对耗时耗力的事情。但是在小世界中,每个人基本都有借口或者说契机和每个人说话,问问对方上了什么课,活动中是合作或者对手,即使什么契机都没有,直接走过去说话,也比大街搭讪容易很多。一旦聊的投机,就立马可以开始找个时间细聊。

周子涵

这样一个契合人比例高,攀谈容易,细聊有空的场合,极大提升了社交的效率,和效果。这些朋友有一些可以在活动之后进一步影响并塑造当事人的圈子,从而产生更长久的影响。

周子涵

但事实上,在一场几百人参与的活动中,一个人真正能搭讪到并且熟起来的朋友,可能也就五六个,最多十几个,不是么?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了,如何办一个好的、具有社交性质的线下活动?


首先需要帮助大家不尴尬地释放信号给潜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线上app的自我标签和标签检索功能以及线下的智能硬件、AR进行辅助,提供更自然地展示自己的机会。


也可以加入一些参与性活动,帮助大家更方便地筛选自己潜在感兴趣的人,能方便识别有意愿社交的人以及他们的社交偏好。这个过程中需要营造环境使得社交变得自然而非刻意。


鼓励各种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给大家一定但不要太多的空闲时间 使得发现人之后有时间深入互相了解,而太多时间则可能导致脱离群体。

周子涵

感谢富帅接受主页菌的采访,下次想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再聊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