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畜”心理学

Q君 Stoooges三士渡 2020-08-18


01

社畜(しゃちく)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特指公司顺从地工作却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通常是形容上班族的贬义词,多用于自嘲。


从马云的“996福报”到日剧中的“职场受气包”桥段,越来越多的职场新人在社会舆论和影视题材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热爱画饼善于推脱责任的老板,办事无能做人两面三刀的同事,加班加点也干不完的工作,按时打卡迟到扣钱的硬性坐班制度,一天两次的沙丁鱼式地铁高峰体验…


“社畜”也从最初年轻人靠自嘲聊以自慰的流行语,变成了“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声无息”的代名词,再到一副“我要干翻整个资本主义”的架势,动不动就来场说走就走的裸辞…


但现实可比网络爽文残酷多了。


凭一己之力干翻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不可能,哪怕你是世界银行行长,或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都不太可能。那些动不动就对资本主义深恶痛疾,从而忽视游戏规则的人,到最后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作茧自缚。


毕竟,大多普通人是逃脱不了Catch-22的宿命。


嘴上嚷嚷着“再也不要给别人打工了”,裸辞到最后积蓄花完了,身体还是会诚实地重返职场。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行业和薪水的不同,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耽误了几年的职场上升期,通常得花更大的力气去弥补。


那么“社畜”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群体?我们该如何界定“社畜”?已经成为“社畜”,或即将成为“社畜”的我们,要如何玩好这场“牧场物语”呢?


日剧主角常常是现实职场中“社畜”的缩影


在我们探讨社畜“心理学”之前,我想先聊一聊“社畜”这个词的定义。


“社畜”这个定义的难点在于,你无法确定多大程度上的工作强度算是对员工的“压榨”。


狭义上的“社畜”完全取决于个人对自己的主观定位。


有些人习惯于拿“社畜”自比自嘲,也许他们客观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是优于行业的,但因为“社畜”本身所自带的贬义含义,他们习惯在工作中一遇上外部环境的困难,就拿出“受害者心态”来自我防卫、释放压力。


相应的,还有一些人不被“社畜”定义,不轻易妄自菲薄。你当然可以笑称他们的精神胜利法过于强大,以至于他们心甘情愿地沦为“没有感情的工具人”,但实际上,这群人可能只是习惯于工作上就事论事,单纯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被媒体贩卖的焦虑搞得庸人自扰。


而广义上的“社畜”,则涉及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在这里请容许我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只要你为别人打工,你就是“社畜”。


也就是说,人人皆可畜。


资本主义的套路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段雇佣关系里,你为雇主提供的价值必须高于雇主支付给你的佣金。说白了,一旦你在工作中的产出高于你得到的回报,就代表着你的劳动力被压榨了。


有些人身处“垃圾牧场”——工作上活多事杂技术含量低,涨薪幅度小,在这样的牧场中,以“996福报”给员工洗脑、公然无视劳动法的老板总是屡见不鲜的。


还有一些人一毕业就进了“优质牧场”——工资高,待遇好,假期多,晋升渠道明确,员工权益得到保障的工作环境,但是就算再优质的牧场环境,再光鲜亮丽的头衔背后,也少不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烦心事。


就像前一阵流行的“各行各业的鄙视链和仰视链”中各种案例所展现的那般:


大家同在牧场里生存,只不过有的是在高级牧场,有的在低级牧场。不管再怎么鄙视和仰视,这种现象表面看似是被精英主义粉饰的社会达尔文逻辑的高度自洽,实际上只是社畜之间的互相伤害罢了。


02

扯完了定义,我们来举留学生中常见的两个“高级牧场”案例:


小明是曼哈顿中城某boutique投行刚入职的分析师。他的起薪在同届毕业生中算不错的了,但暂时无法支撑他置办昂贵行头、健身房的早晚打卡,偶尔出入米其林餐厅的日常开销。他在布鲁克林租了一间studio,比每天上班来回一小时路途更心酸的,大概是每个月动辄上千刀的交通费用和房租。


除了金钱上的“入不敷出”,等待他的还有每周超负荷的工作时长和强度,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不得不遵守的“隐形规则”和需要规避的“职场冷暴力”…在MD们展现的人赢生活方式面前,在某些同事私底下开的性别歧视玩笑面前,在后台比VP还硬的同期关系户面前,小明要时刻保持平衡的心态和商业微笑。


且不论小明所处的boutique投行在金融圈的食物链层级,至少小明在朋友圈里已算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仍然谦虚地称自己为“社畜”。毕竟工资除以工作时间,身为分析师说白了就是在拿时间和命来换钱。


他也不是没想过诗和远方,比如去耶鲁读个MFA逃离这是非之地,但比逐梦艺术圈更让他放不下的,是IBD指日可待的上升空间——只要熬过6-7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VP后不论是继续上升,还是跳槽到别的东家,前途和钱途都同样光明。


说完了投行小明,我们再来看看码农小红。


小红一毕业拿到了某FLAG厂产品组保底offer,虽然福利比同一梯队其他公司略差一点,但伙食硅谷标配,免费冰淇淋,修车街机SPA各种福利,健身娱乐报销等等该有的都有,总的来说聊胜于无。


这份工作的优点在于有老司机带着,新人上手的任务参与度高,考核标准目标清晰,tech lead升职机会水到渠成。工作氛围好,领导态度不错技术过硬,重大项目团队合作够燃。工作和节假日下班时间泾渭分明,公司可不敢让员工996.icu,就算加班也是投入和产出成正比,总之就是项目进度管理无比顺滑。


但它的缺点也是不少码农在tech公司会遇到的问题:薪水只是零花钱,前期买车付房租还okay后期发财什么的不大可能,拿了股票不管跳槽到哪儿薪水涨幅不会太大,技术不过硬不够牛逼公司没把你当作核心资源,一两年的得失对码农长期职业没什么影响,该有的bamboo ceiling照样高高挂起。


小红也不是没想过跳槽升职,但贵司有一堆技术大牛甘心当中流砥柱,好像还轮不到自己“坐地起价”。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近几年各国码农留学生大批涌入美国,科技公司的初级职位供不应求,就算小红走了自然有大批新人愿意顶替,不就是造轮子换谁都差不多。


举这两个例子,无非就是想说明——当人们称自己为“社畜”时,他们在抱怨以下几点:


1.   钱不够多。

2.   待遇不够好。

3.   没个人时间。

4.   职业不被尊重。

5.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上述五点就相当于一个倒立的马斯洛金字塔,而且对于不少“社畜”而言,只要1的条件被充分满足,2-5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03

相应地,如果一个人要想摆脱“社畜”的身份,那么大体上有三条路可以走:


⒈ 要么你学会一门难以被替代的技术,或者你拥有的可转移技能(transferrable skills)到达一定高度,足以支撑你成为自由职业者,靠自律去换取自由;

⒉ 要么你晋升为“牧场管理员”,先靠工资累积资本,再用理财和置业换回自由身;

⒊ 要么你另起炉灶,杀入红海或开辟蓝海,学会自营牧场或把牧场交给其他“牧场管理员”,靠圈养更多的社畜坐享其成…


这三条路一条比一条难度大,尤其是牧场管理员和持有者,咱们姑且不谈两者自身能力如何,单看他们前期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肯定是要比按时领工资的“社畜”要大得多的。


你的野心首先得配得上你的实力


如果说,从“社畜”晋升成“牧场管理员”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话,那么从“牧场管理员”变为“牧场持有者”,或从“社畜”直接变为“牧场持有者”就不容你按套路出牌了——


身为牧场持有者和管理者,除了要时刻警惕竞争对手杀你个措手不及的骚操作,还要随时留心风口浪尖下乘势而上的最佳机会。更别提你要操心手下管理层的人事变动,让所有人皆大欢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当生活不再按计划行事,意外每天都在上演。


换句话说,如果牧场持有者当真这么好当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俯首甘为“孺子牛”了,毕竟有谁愿意整天横眉冷对“千夫指”呢?


这也顺带解释了身处于“高级牧场”的社畜们,为什么比普通社畜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优越的资本?


就凭他们所在的行业和企业决定了,他们与后者相比能更快更稳地积累前期资本、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也能快速摸清“牧场物语”的游戏攻略,早日摆脱“社畜”被剥削的处境,翻身做自己的主人。


当然,以上规则只适用于一出生拿到“普通人副本”的社畜,那些可以随时回家继承家业的氪金玩家们,不在此篇文章讨论的范围中。


04

如果硬是要说一个比“社畜”还不合理的存在的话,那就是正在读书的学生党了。


你想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生,大家的生活何止996?放眼国内一众重点高中,哪个不是5点开始早自习,上到12点中午下课,下午2点上课,晚上11点做完作业,一天睡不到5个小时?


再看看出国党,比起高考靠硬性刷题拿高分,申请美国大学的套路花样更是层出不穷:除了兼顾平时成绩和课外活动,还要搞各种高端竞赛拿大奖,夏校实习要推荐信,背单词刷题刷裱花,文书面试一个都不能落下。


美本留学不仅难在套路深,还难在它“贵”:


刷几次托福SAT1&2,算上报名和食宿费用,花销轻轻松松上五位数;申请大学也不便宜,80-90美金一所,如果你REA/ED一所没录,就算你只申个8-9所大学也是5000人民币打底,零零总总加起来够你换一个MacBook Pro顶配了。更别提如果你拿不到奖,四年就得准备的200多万学费加生活费了,汇率变一变就相当于多贴一辆车的价钱。


如果以一个外星人的视角来看待留学生们正在做的事:


大家起早贪黑挑灯夜战,付出的劳动比“社畜”还多,不但没钱可拿,反倒得倒贴一大笔钱…这么一想,年度“人类迷惑行为大赏”,绝对是出国党志在必得了。


然而我们都不傻,留学党吃的几年苦自有它的道理——


首先,它能给你更多在“优质牧场”积累阅历和人脉的机会,毕竟美国无论是读书、转学还是就业,都比国内设计的这套体系,有更多的上升渠道和试错空间;其次,如果足够幸运的话,只要你留下来就基本确保你成为中产,以更实惠的价格过上品质生活;如果有实力和野心的话,帮你挣脱“社畜”的枷锁,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但就像我之前说的,“不当社畜”这个小目标不管在哪儿都是有难度的,而那些有实力和野心的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总会野蛮生长的。如果你暂时改变不了环境的话,那不妨试着改变一下心态吧——


不被“社畜思维”割了韭菜,“不当社畜”从停止被定义开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