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长还是课业深度?这些本科项目让你二者兼得!
最近小提琴手Christian Li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万丈波澜。以创纪录的10岁在2018年夺得梅纽因小提琴大赛少年组冠军后,他又以12岁的史上最小年龄签约Decca唱片。
在澳大利亚出生的华裔小提琴手Christian Li
在乐器学习的热潮中,有一些学习者的确在与乐器的朝夕相处中,与音乐产生了深厚的羁绊。今天笔者想讨论的就是音乐爱好者的大学选校——如果你除了音乐之外还有其他的科学兴趣,但却不想因为接受大学教育就放弃学习音乐,那你在大学有什么选择呢?
|校内资源|
以耶鲁、莱斯、约翰霍普金斯、罗切斯特和欧柏林为代表的的美国高等学府,拥有令人艳羡的音乐教育资源。诚然,几乎所有大学都可以安排演奏课。但如果你作为这些大学的本科生,通过演奏面试,有机会享受到的是业界顶级的演奏指导,这可是很多专业钢琴家演奏者梦寐以求的资源。
不管本科生是否会选音乐专业,这种校内资源的存在对于他们都是莫大的优势。大学是很多人对已有知识产生新鲜领悟的契机。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探索自己职业道路的时间。音乐演奏作为一个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行业,很少是当代青少年的首选职业,而这类爱好经常被放到次级优先项目。高质量的校内演奏资源,给了大家一次机会,在“上个好大学”这个目标已经达成的基础上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这样的经历常常能让人以全新的眼光去对待自己在十多年相伴中已经熟识的乐器,而音乐的陪伴和能量也能让人坚定地迎接更多学业、社交、甚至就业上的挑战。
|校际交换|
很多学校自己的音乐演奏资源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很多大学都支持学生在就读期间,依托学校资源,去其他学校进行专业级别的演奏学习:比如哥大和哈佛。参加哥大-茱莉亚合作项目的哥大本科生有机会每个星期去茱莉亚学习。不过,要具备参加这个项目的资格,必须分别被哥大和茱莉亚录取。
这个项目收到了一些批评,比如校报上参与其中的学生Katherine Woo就感叹,茱莉亚级别的音乐学习,在成绩单上只占3分——也就是一门核心体系中的课程的学分。更别提在满满当当的课业中挤出足够的练习时间的压力,和横跨几乎半个曼哈顿从115街去61区学琴的疲惫。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兼顾演奏学习和知识培养的思路,给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成长环境。对于励志走上演奏道路、攻读演奏博士的人来说,这是从小到大几乎不停歇的音乐练习之路中,一个看到广博绚烂的人文世界的机会;而对于音乐技术超群,但不希望因为接受教育就放弃音乐演奏的学生来说,这个项目让他们不必为了上大学就放弃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可以在很高的级别继续成长。类似的项目还有哈佛和塔夫茨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合作等等。
笔者认为这条道路最适合的是音乐水平非常高但同时不甘心或者不适合只就读音乐学院的学生。美国著名音乐家、纽约爱乐前指挥Leonard Bernstein在入读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时候,写信给朋友抱怨这所美国顶尖音乐学院缺乏智性生活——对于哈佛本科毕业的他来说这种抱怨可能的确很有道理的。专业的音乐学院固然能教给学生一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但综合院校的养育能让他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奏家。
|本硕连读|
之前介绍的两条路径中,提到了很多次,在这样框架下,学生接受到的教育具备很高的专业程度。因为学生的确付出了相应的努力,所以学校会考虑让学生获得音乐与其他专业的双学位,比如哈佛-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哥大-茱莉亚项目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如果要入读相应学校的硕士项目,可以少读一年。这本身也是对他们在本科阶段受到的训练的极大认可。
当然,这些项目和机会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但这种独特性反而有利于学生的申请——学生可以在文书中阐释自己与学校的契合之处。已经有学生毕业于哥大-茱莉亚后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获得钢琴博士,在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厅演奏。对于他们而言,综合大学的教育并没有让他们的演奏生涯失色。
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便以后没有从事音乐行业,学习音乐的经历也将是一段难以分享却无比珍贵的个人记忆。对于他们来说,音乐就是生命里这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是想象心爱的乐器灵动精巧、变化万千的美丽音色,就能感受到快乐。从这个角度看,付出汗水,求仁得仁,哪怕只是多知道一点,进一寸就有进一寸的欢喜。
美国大学灵活、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学,让少年音乐家们的愿景成为可能,让他们在大学毕业时不局限于一个文凭或一个工作,而通过追求自己的目标、探索自己的才华,真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