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本录取率连创新低,究竟是“饥饿营销”还是“数字游戏”?

主页菌 Stoooges三士渡 2023-11-22


每到放榜时节,我们总能看到美国大学们“今年的录取率跌到了X%,创下新的历史纪录”的报道。比如纽约大学“2027届录取率为8%,是历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届”、范德堡大学“录取率仅为5.6%,创下历史新低”。



录取率低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甚至有(dong)的(bei)大学还会把录取率低当作名校的标志,变着花样地主动降低录取率。而这样一种氛围也在无形当中给高中生和家长们带来了焦虑和压力。


可是,录取率越低的大学就越好吗?录取率到底能反映出学校的哪些特质?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录取率?



录取率

究竟含了多少水分?


录取率这场「申请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关系的游戏其实很好理解。


每年,在没有扩招、缩招等特殊情况下,每所大学录取的学生人数变动不会太大。所以只要分母变大,录取率自然会降低。


根据Common App数据,单单是国际生申请者的数量,就从2014-15申请季的31,456人,增长到了2021-22申请季的51,426人,涨幅高达63%。而且,越来越多的申请者们会一次性申请多个学校,2021-22申请季,CA平台上的人均申请份数为8份。



除了学生们的自发内卷行为,许多美国大学也在主动压低录取率,以换取更高的排名。它们广发奖学金、砍掉补充文书、实行标化可选,从各个方面来降低申请的门槛。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申请人数的刷刷上升——


Who Gets In and Why: A Year Inside College Admissions一书曾提到,“根据Common App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美国名牌大学和一流大学的申请人数增长了32%”。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Qualified Applicants”,也就是符合该大学申请条件的申请人也就是正在变多呢?


根据私人咨询公司Empowerly的数据,在疫情之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只占到申请者总数的75%-85%。


但随着申请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标化可选之后,很多学生都会抱着“试试看,万一能被录取”的的心态向那些超出自身水平一大截的学校提交申请,这一数据现在已经下降到60%-65%。


简单来说就是,分母的扩张是重量不重质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录取率创新低的“水分”。



录取谁,是个“玄学”


我们得承认,一些学校比之十几二十年前确实更难进了。但衡量一所学校的受欢迎程度的更可靠的标准是,在考虑录取率的同时,也要看看它的入学率,看看到底有多少拿到Offer的同学真的会进校报道。


然而有数据的地方就一定有各种操作。


为了保证入读率,美国大学这两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重视早申,利用“一旦录取就必须要入读”的约束性条件锁定优秀学生。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在早申阶段录取的学生比常规轮录取的还要多(分别为685人和574人)。



此外,当你的GPA、标化、课外活动等软硬条件都达到了学校的标准,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常常能在各校的官网上看到“我们会综合考虑申请者与学校的契合度”这样的字样。「契合度」这个条件就非常Tricky,它看不见摸不着也难以量化,也给了学校更多“招生选择性”。


比如学校希望今年能某一领域达成某一目标,在两名申请者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就会录取那名控球后卫、大提琴手、有很大潜力的化学专业学生以及更多的来自某个州的学生。


或许这时,拼的就是运气了。


录取率高

就是“水校”?


录取率可以反映大学在申请阶段的受欢迎程度,但却不是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保证。


录取率高也并不意味着学校就是“水校”。


比如UIUC录取率为63%,普渡大学录取率高达69%,但是谁也无法忽视他们全美领先的理工科强校身份。



《纽约时报》还给出了这样一个数据:


弗吉尼亚大学的录取率为27%,并将大约6%的援助资金用于奖学金的发放;弗吉尼亚理工录取率为70%,并为75%的学生提供不考虑经济状况的资助。


毕业十年后,两所学校毕业生的平均薪资却是几乎相同的。



对学校来说,录取率或许是个位数或两位数,但对于我们每一个申请人来说,录取结果是0与1的区别。


关注学校的录取率,可以帮助我们在选校时更好的调整目标院校的层次,制定更优化的策略。但比起录取率,学校提供的课程、校园文化、社团活动、职业发展帮助、所在的地理位置等众多因素才是在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你未来四年的就读体验甚至更长远的发展。


所以与其过分执着于一个数字,努力提高GPA、丰富课外活动经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申请准备阶段应该关注的重点。


Ref:

《纽约时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