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女童钻进纸箱被碾压,司机全责!全国网友吵翻了!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孩子放暑假
暑假期间
儿童安全备受关注
近日发生在苏州吴江的一起事故
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近日,苏州吴江北厍一个5岁的小女孩独自在小巷子口,拿着一个大纸箱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小女孩将纸箱子放倒,并钻了进去。
随后,一辆白色轿车从巷子口拐了进来,轿车缓慢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上右轮碾轧到纸箱子,车子还颠簸了几下。
女孩家属及时冲出,众人将车后轮抬起,合力将女孩抱出。事故导致女孩胸部骨折,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
再看这件事故的处理结果,警方表示,司机开车时疏于观察,根据交通法规定,认定司机负全责。
不少网友一脸疑惑,这事儿全怪司机?司机全责?
对于此事,网络上各种观点看法涌现出来,让我们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
No.1
马路不是游乐场,家长不懂吗?
不少网友觉得此事的判决结果有失公允,司机需要负责,但不应该负全责,家长因监护不利,也应负一部分责任。
道路不是孩童玩耍的场所,小孩不懂事,监护人有责任。
No.2
行车碾轧障碍物,司机心太大
司机行车方式不规范,路遇障碍物应及时避让,或是移走。
有网友指出,驾照考试科目三的试题中清清楚楚地表示:慢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应该转向避让同时减速。
No.3
“电动车停在路中间,这事儿你也得负责”
除了司机和家长,将纸箱和电动车放置道路中间的人是否也应负责呢?
道路不是垃圾场,也不是停车位,应该保持通畅。这又不是自家院子,您把车停这里,别人怎么过去呢?
今年暑期没过多久
就有太多关于儿童的
意外事故发生
▲无独有偶,近日苏州吴江盛泽发生了一起电动车与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电动车驾驶人受轻伤。民警调取监控后发现,事故的起因竟是两个小朋友在骑车过程中打闹。
△图源:吴江公安微警务
无论爸爸妈妈们有多忙
一定要记住:
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
下面这些儿童交通安全隐患细节
父母一定要看!
01
过马路时猛跑、
横冲直撞或忽然折返
危险指数 ★★★★★
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所有能过街的地方都有红绿灯,而且即使是行走在斑马线上,如果存在猛跑、横冲直撞、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等行为也是有极大安全风险的。
小编提示:小朋友过马路前,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即使在斑马线上,也要注意观察,最好举起一只胳膊,以便让司机更加容易看到。
02
从停有车辆的路侧过马路
危险指数 ★★★★★
停止的车辆会遮挡来车方向驾驶人的视线,如果从这些车辆前面或中间突然跑出来,后面的来车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非常危险。
小编提示:从停有车辆的路侧过马路要分两步:停下来,观察路边停止的车辆是否即将起步;如果确定车辆是静止的,要走到车辆前面,再次停下来观察,确保没有来车时再从容快速通过。
03
乘车时将头、手等伸出窗外
危险指数 ★★★★
乘车的时候,把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车窗或天窗,是极其危险的做法,因为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伸出窗外的身体部位很可能会与旁侧的树枝、交会的车辆以及其他车外物体发生擦碰,造成危险。
小编提示:乘车时千万不要把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04
将孩子单独留在或遗忘在车内
危险指数 ★★★★★
近年来,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造成伤亡的事故屡见不鲜。
在一辆封闭车内,仅仅15分钟,就可以让一个孩子大脑和肾脏遭到损伤。
当体温达到40度,孩子的体内器官就会停止运行;体温达到41.6度时,就可以导致车内孩子死亡。
小编提示:家长们可长点心吧,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或遗忘在车内!
05
不满12岁骑车上路
危险指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由于孩子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如果骑车上路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危险。
小编提示:12岁、16岁是法律规定,一定要牢记。但即使已经达到法定年龄,为了自身安全,也尽量不要骑车到交通环境复杂的道路上。
这件事情之所以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如此激烈的讨论,还是因为事件关乎儿童安全,关乎每一个家庭。
每年暑期,孩子们因各种意外导致伤亡的消息,我们听到,也看到了太多。
这次事件中的小女孩假如发生了更糟糕的情况,后果我们如何承担得起!那时,没有主责、没有次责、没有同等责任,每个人都是“全责”。
儿童安全不是演习,生活不是演习,安全问题强调再多也不为过。
你对此事怎么看?
你觉得司机全责冤不冤?
在下方留言告诉小编吧~
往期精选
➤苏州限购限售再升级,市区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
➤三年资助180万的"女大学生"竟是壮汉,无脑之举!
➤半年内逃票559次,行拘!坐高铁勿“耍小聪明”!
➤过户逝者手机号码需本人到场?!手机号能否被继承?
➤乌镇、常州、柳州…暑期多地起火,你家安全吗?
部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吴江公安微警务等
苏州普法(etongshuofa)综合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