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头针调衡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点击蓝字加关注 中国针灸杂志 2023-07-09

楼喜强1,刘  襄1,刘春花1

林华俭1,刘  鸿1,凌  军2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1针灸科,2神经内科)

失语是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运动性失语,约占卒中后失语的67%。失语症患者因不能与人进行正常交流,对其他功能障碍康复、生存质量、就业、社交、心理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失语的脑梗死患者

近年来,头电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取得较好疗效,但头电针刺激参数各有不同、疗效差异明显。笔者团队根据脑区功能定位,结合国际标准化头针取穴,采用头针(兴奋)电刺激脑梗侧语言区和头针(抑制)电刺激非脑梗侧语言区,观察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01

标准

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制定,经脑CT或MRI确诊。失语症诊断标准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确诊为运动性失语。中医诊断、证型分类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纳入标准

初次发病,病情平稳且在7~28d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Broca区受损;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5~20分的中度脑梗死;

年龄45~85岁;

神志清楚,可配合查体、评分、治疗,发病前智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发作史;

患者及家属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语言训练;

均为右利手;

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

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0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脑梗死病因分析进行抗凝、调节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相关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语言能力,进行一对一训练,内容主要为视觉图片、实物视听学训练、复述、口语表达训练等,每日1次,每次30min。


对照组

予头针治疗,采用国际标准化头针穴线定位法,取患侧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定位后将针刺区头发剃去,并用记号笔标识,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选用0.30mm×45mm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与头皮呈15°~30°夹角快速刺入,针尖通过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手指下阻力减小,有一定的落空感,切记不可改变针刺角度,以免伤及骨膜,然后使针体与头皮平行,推进针体15~20mm。行捻转手法,120~160次/min,持续2min,行针至患者得气为度,15min后再行捻转手法2min,共留针30min,起针时可再次行针,以增强针感。


观察组

采用与对照组同样的头针治疗,取患侧和健侧顶颞前斜线下2/5和颞前线。针刺得气后,接电子针疗仪,患侧颞前线接负极电极、顶颞前斜线下2/5接正极电极,选用疏密波,疏密波交替周期为疏波5s、密波10s,疏波频率固定在2Hz,密波频率在30~100Hz之间平滑调节,输出电流强度0.5~1.0mA,以引起头皮跳动感(感觉阈)为度,通电时间为15min;健侧正负电极接法与患侧相反,选用连续波,频率在30~100Hz之间平滑调节、输出电流强度0.5~1.5mA,以患者感觉到轻微的强直收缩(痛阈)但可耐受为度,通电时间为30min。

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日治疗时间相对固定。


03

疗效观察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由同一名有资质的康复医师进行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分、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BDAE)评估;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同一神经科医生检查采集相关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HbO2)、脱氧血红蛋白(D-Hb)和总血红蛋白(T-Hb)值。

(1)ABC评分:参考《汉语失语症康复治疗专家共识》中失语测验评分标准。包括听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谈话,各项总分分别为150分、100分、62分、54分,总得分越低代表失语症状越严重。

(2)BDAE分级:参考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测验中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失语严重程度从重到轻分为0~5级。

(3)HbO2、D-Hb、T-Hb水平:利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fNIRS)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大脑的额下回三角部及岛盖部HbO2、D-Hb和T-Hb值,其值与局部脑血流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可用于观察治疗后患侧脑区激活情况和健侧代偿作用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ABC评分和BDAE分级判定疗效。

临床痊愈:治疗后ABC评分提高90%以上,或BDAE进步2级以上;

显效:治疗后ABC评分提高60%~90%,或BDAE进步2级;

有效:治疗后ABC评分提高30%~59%,或BDAE进步1级;

无效:治疗后ABC评分提高不足30%,或BDAE进步不足1级。


04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听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谈话评分及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O2、T-Hb水平升高(P<0.01),D-Hb水平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者HbO2、T-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24/26),高于对照组的84.0%(21/25,P<0.05)。


05

讨论

中风后失语在中医学中属于“风懿”“舌喑”“中风失音”等范畴,是临床中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脏腑功能异常,精、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经气运行失常,致使脑脉瘀阻,气血不通以致舌窍失灵。针灸治疗多从“醒脑为纲、益髓为本、开窍为要”立论,确立了疏通气血、益髓醒脑、解语开窍的治疗原则。因此,笔者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强化电针补泻方法,采用头针(兴奋)电刺激脑梗侧语言区和头针(抑制)电刺激非脑梗侧语言区治疗,结果显示,该方法治疗脑梗死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的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听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谈话能力,减轻失语严重程度。

头针是以大脑的生理、解剖知识为理论基础,通过刺激相应的“投射区”或“穴区”而调节大脑功能,因此,正确取穴尤为重要。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诸脉皆通于脑”。头部经络与人身体左右两侧的经络在循行过程中相互交叉,经络气血相互交通。因此,本试验按国际标准化头针穴线定位法,取顶颞前斜线下2/5及颞前线。其分别位于与运动性失语病灶相关联的中央前回下部、额下回后1/3处(Broca区在头皮的功能投射区),在激活语言反应机制中起主要作用。本试验针对优势大脑半球病灶及病灶周围区、非优势半球镜像区或双侧半球结合,选择脑梗侧与非脑梗侧同时进行治疗,使语言中枢反射联系得到加强,进而促进大脑语言功能的重建和恢复。

电针对机体的虚实状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较为准确控制各项刺激参数,模拟补泻手法,提高针刺疗效。本试验根据电针补泻原理,采用脑梗侧负极为主穴,正极为配穴,通疏密波,高频(30Hz以上)与低频(2Hz)交替、电流强度小于“痛阈”强度、通电时间短(15min),各项刺激参数起到兴奋作用,为电针补法非脑梗侧正负极与脑梗侧相反,通连续波,高频(30Hz以上),电流强度选用“痛阈”强度,通电时间长(30min),各项刺激参数起到抑制作用,为电针泻法;双侧同时治疗,以期激活或抑制脑皮质特定功能区,从而改善两侧大脑皮质的失衡状态。fNIRS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双侧头针调衡电刺激对脑局部血流量的改善优于单纯头针,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其机制可能是在头针的基础上准确控制电刺激参数,加强了有效刺激量,进而改善了大脑皮层血液循环和病灶周围组织氧的供给、利用,加速了脑细胞代谢的恢复和脑组织的修复,从而促进语言功能网络的机能代偿和重组,共同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来源:楼喜强,刘襄,刘春花,林华俭,刘鸿,凌军.头针调衡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21,41(11):1211-1215.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