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分享 | 共享经济视角下企业市场进入的内在机制研究——一项基于共享出行行业的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简介


程宣梅,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创新、中小企业创新;

朱述全,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创新;

陈侃翔,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创新;

谢洪明,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研究缘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共享经济作为全新的经济形态,在移动网络、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与推动下异军突起,基于社交网络的商品共享和服务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共享经济在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正不断向住宿、食品、时尚、消费电子以及更加广泛的服务业扩展,共享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共享经济面临着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转型的挑战,众多共享经济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如何从市场盲目扩张向市场理性进入转变的挑战。与传统产业相比,共享经济行业面对的是更为动荡的市场环境,众多共享经济平台究竟应该如何做出市场进入的理性选择?伴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目前关于共享经济企业的市场进入问题的研究较少,其中较多研究聚焦于共享经济对企业市场渠道、外部竞争、市场平台的定价策略等方面的后果研究,对共享经济的市场进入影响的前因分析较少。


理论渊源


市场进入是管理者为了改善或维持企业的业绩而采取的主要战略行动之一,许多学者对不同行业或不同商业模式的市场进入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经营成本、需求变化、核心技术能力和互补资产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企业市场进入(Meye et al, 2009;Wang et al, 2017;Moeen et al, 2017;Claussen et al, 2018)。克劳森等以企业外部环境的需求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战略柔性作为理论视角,研究企业是否可以利用战略柔性进入需求可变的市场。在民航出行业,他们的假设得到了验证。他们发现,单一的需求变化会降低民航企业市场进入的可能性,而在那些市场的可预测性较低的情况下,需求变化与战略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会积极影响民航企业的市场进入(Claussen et al, 2018)。克劳森等填补了在动态环境中,需求变化和战略柔性在市场进入决策中的研究空白,拓展了企业内部市场进入的影响因素。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源基础对进入稳定的市场尤其有用,而拥有战略柔性而非运营效率的企业更有可能进入动荡的市场。共享经济是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共享经济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商品、服务、数据或技能等在不同主体间进行共享的经济模式(Cheng, 2016),其核心内涵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纽带,实现产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共享交易。现有的少数研究中,学者主要从社会视角和企业视角研究共享经济的市场进入的相关影响。社会视角认为,政府、法规、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和政治安排,可能具有生态或社会取向,塑造着共享经济的竞争规则,对新进入者和现有者产生重大影响(Markman et al, 2019)。企业视角提出,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影响企业市场进入的市场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的战略、资源、能力的变化(Markman et al, 2019),企业外部环境的需求、供给的变化(Li et al, 2019)。在动态的市场行业环境中,资源与能力的不断调整可以帮助企业迅速识别和把握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从而及时做出市场进入决策。基于传统的市场进入研究和共享经济市场进入的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本研究整合了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进入的内外部双重视角,借鉴克劳森等传统出行领域的市场进入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并整合共享经济市场进入研究中的供给需求变化影响的相关成果。


研究发现


本研究采用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处理多因素构成的构型,即分析需求变化、供给变化、战略柔性如何通过差异化的组态来影响市场进入的战略选择。研究以共享出行行业为研究样本,对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需求变化、供给变化与战略柔性共同影响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其中,资源柔性是影响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的必要条件,供给条件变化是影响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的主要条件。第二,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有四种基本模式:资源柔性—资源共享—需求基础型、资源柔性—资源共享—需求增长型、资源柔性—专业化供给—供需缺口型、战略柔性—资源共享—供需缺口型,其中,资源柔性—资源共享—需求基础型是共享经济企业市场进入的主导构型,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的共享经济企业的市场进入机制。第三,从战略柔性看,共享经济企业的资源柔性比能力柔性更加重要,不具备资源柔性的企业盲目追求能力柔性而使发展战略与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不匹配,往往比只拥有资源柔性的平台市场规模要低。


研究贡献


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整合传统的市场进入理论和共享经济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了市场进入和共享经济的理论研究,与传统市场进入理论和共享经济理论进行了对话。第二,本研究在Claussen(2018)等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共享经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整合,进一步研究了共享经济视角下企业利用战略柔性进入需求和供给均发生急剧变化的市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市场进入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了共享经济视角下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发现共享经济视角下,企业资源柔性是影响共享经济出行企业市场进入的核心因素。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资源共享的供给替代与补充效应改变了传统经济的供给端,这是与传统行业市场进入的重要差异。第三,本研究通过把供给变化纳入传统市场进入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共享经济视角下供给变化的独特作用机制,相比于传统经济的供给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组织提供的资源和能力组成,共享经济的供给替代与补充效应改变了传统经济的供给端,提高存量资源利用率。第四,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角度,将构型视角应用于市场进入理论研究,这对研究者突破现有研究框架、谋求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学中应用将更为广泛。


实践启示


本研究对共享出行平台市场进入战略及资源整合模式提供了一些实践启示。首先,本文对共享经济平台如何理性进入新市场提供了实践启示。在共享出行市场发展前期,选择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机及供需缺口较大的目标市场进入,如果具备强大资金支持,更容易主导市场。但对于发展中后期的共享经济平台,更多需要的是凭借其强大的用户基础,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并不断增强其在多个细分出行市场的战略柔性,方能较好地确保市场进入的有效性。当前,共享经济发展在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式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众多共享经济平台应该注重时机选择,增强企业的战略柔性,尤其是增强资源柔性,从市场盲目扩张向理性进入转变。其次,研究对共享经济资源整合模式提供了实践启示。供给结构老化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我国政府提出以“创造新供给、刺激新需求”为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出行企业利用社会资源和平台渠道调整供给结构、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实践。共享平台在不同发展时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差异化的资源供给方式和共享资源整合模式,以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确保市场进入的有效性。


原文引用


程宣梅,朱述全,陈侃翔,谢洪明.共享经济视角下企业市场进入的内在机制研究——一项基于共享出行行业的定性比较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23,(1)


相关阅读


新刊丨《南开管理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

研究分享丨企业为何短贷长投——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解释

研究分享丨“直播电商”情境下数字机会共创机制研究:基于数字可供性视角的质性研究


编辑:周瀚一

审核:周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