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兵,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组织与战略管理、创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管理研究哲学。
刘爽(通讯作者),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
单宇,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跨国企业战略管理、国际商务、数字创新。
创业退出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企业创建后能够生存超过5年的不到一半,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则不到三分之一。据全球创业观察报告(2019)显示,中国有近1/4的创业企业会选择退出。但作为创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创业退出的探讨相对较少,对创业退出现象的关注尚显不足。创业退出涉及制度、市场、企业、创业团队、创业者等多个维度,是一个包含多层次要素的复杂过程。随着团队创业的普及,创业团队作为创业行为的决策与实施主体,对于塑造退出意向,推动创业退出有关键作用。创业团队内部的身份、功能、认知、情感、治理等不同的特征对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退出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然而,上述研究主要将创业团队视为一种静态前置要素,探讨创业团队的不同特征影响企业行为或退出决策等结果要素,忽视了创业团队会随时间演进发生的灵活变动。因此,面对动态的创业情境,从动态视角探讨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适应性变革是学界和业界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创业团队为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表现负有主要责任(Klotz et al.,2014)。研究认为,创业团队多样性特征对创业过程中的战略决策与组织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程江,2017)。广泛的关注包括:身份特征(Dai et al.,2019;田莉等,2021)、功能特征(Knight et al.,2020; Dai et al.,2019)、认知特征(李楠、葛宝山,2018;许楠等,2021)、情感特征(Chen et al.,2014;郑晓明等,2017)、治理特征(许楠等,2021;Breugst et al.,2015;Xie et al.,2020)。相关研究发现创业团队多样性的特征也会影响创业团队的退出决策和路径(陶雅等,2018; Piva and Rossi-Lam,2017)。已有研究大多将创业团队视为一种前置要素,探讨创业团队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创业成长、创业退出等结果要素,其存在两个盲点:第一,忽略了创业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特征交互匹配产生的组合作用。基于此,聚焦于组态匹配(configurational fit)的团队组态研究通过探讨团队多样性特征的组合,能够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借鉴。团队组态是团队内部表现的非连续性且互相关联的特征通过条件组合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团队结构(Crawford and LePine, 2013),对团队协调和企业发展有显著影响(Crawford and LePine, 2013; Davison et al., 2012)。第二,无论是创业团队研究,还是团队组态研究,都是基于静态视角探讨团队对结果的影响,忽视了现象动态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团队冲突、变更等所导致的团队结构变化(曾楚宏等,2020;Bunderson et al.,2016)。创业退出是一个涉及多层次要素的复杂过程(李炜文等,2021),深入洞察创业退出形成的完整过程,结合团队组态的概念分析创业团队组态发生的变化,可以从动态过程视角为创业团队及创业退出的研究补充新的理解,然而,已有研究对此尚未提供充分解释(陶雅等,2018;Lazar et al.,2020)。研究表明,创业过程乃至创业团队的动态变化受到很多宏微观要素的影响,其中的制度环境特征以及创业者认知是关键(Klotz et al.,2014; 李加鹏等,2020)。事实上,新企业在本质上是创业者特质的延续(韩炜、薛红志,2008),创业团队的行为明显受创业者认知影响(Klotz et al., 2014)。与此同时,不同种类的制度因素会影响创业者认知的形成(Li,2021;Ju and Zhou,2020);创业者通过与团队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塑造创业团队的认知,进而影响创业团队的行为表现(Armstrong et al.,2012)。因此,探讨创业团队组态及其变化,不能剥离宏观制度情境下的创业者认知去片面挖掘,但现有研究尚未对制度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认知如何影响创业团队的动态改变进行具体分析。基于此,本文追踪观察了一个自筹备进入P2P行业并最终退出的完整创业过程,将研究问题聚焦于两个方面:第一,制度不确定情境下,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的适应性变革过程;第二,创业者认知在创业团队组态发生适应性变革中的影响。通过探索上述问题,本文识别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组态的三种构型及其变革趋势,基于动态过程视角揭示了制度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的协同演化与因果关系机制。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在创业退出过程中,制度不确定情境推动案例企业的创业者认知呈现出“前摄逻辑-复合逻辑-止损逻辑”的变革轨迹;受创业者认知变化的牵引,创业团队呈现出“协同探索-冲突变革-动力弱化”的变革轨迹。伴随着政策改革,对制度不确定性变化的感知促使创业者改变原有认知,持续建构新情境下的创业认知,推动创业者认知在创业周期内呈现适应性变革。创业者认知进一步影响创业团队对目标的判断,团队内部的一致性以及创业团队内部的激情与动力。因此,伴随着创业者认知的不断调整,创业团队也随之发生了适应性变革。第二,基于案例企业涌现出的创业团队适应性变革结果,本文依据创业团队权力配置和任务导向特征的2*2组合,归纳出协同探索型、冲突变革型、动力弱化型三种创业团队组态。协同探索型创业团队创业热情更高,注重内部的有机合作,强调行为的协同性与目标的一致性;冲突变革型创业团队的创业热情高,但同时也兼具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更注重对自我意识的维护,缺少对彼此行为的认同,排斥合作与交流;动力弱化型创业团队创业热情削弱,注重对风险的规避以及整体现存利益的保护,强调规避行为的主动性。第三,创业退出过程中,面临制度不确定情境,创业者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识别机会与风险,选择特定的推理方式处理信息,内化形成创业者认知逻辑,通过与情境的持续互动调整来适应不确定性。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者与创业团队互动,调整权力配置与任务结构,最终导致创业团队组态的不同表现。当制度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时,创业者会做出退出创业的决策并推动创业团队的退出行为。
首先,本文通过从动态视角对创业退出过程的系统梳理和深度诠释,解构了创业退出的三个阶段,展现了不同阶段制度情境的变化,识别了制度不确定性情境下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的适应性变革路径,探明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协同演化的时序,从过程视角丰富了创业退出研究(陶雅等,2018; Lazar et al.,2020)。其次,本文结合团队组态这一概念,基于组态匹配考量了创业团队权力配置与任务导向特征的组合作用,识别出创业团队的三种组态,揭示了不同构型的动态演化,丰富了创业团队的类型学研究,为描述创业团队组态及其动态演变提供了参照框架(Lazar et al.,2020; Crawford and LePine, 2013)。最后,本文通过挖掘创业退出的动态过程,提炼了制度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演化的因果关系机制,打开了内含不同层次要素(制度不确定性情境、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和不同创业行为主体(创业者与创业团队)间的关联,为探讨动态创业情境下不同创业行为主体和不同层次要素的互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李炜文等,2021;蔡莉等,2019)。
通过揭示创业退出过程中制度不确定性、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的协同演化,本文能够为创业企业在动态创业情境中的调整和适应提供以下几点启示。第一,创业退出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创业者应该理性认识创业退出,合理使用退出手段来最小化创业者的心理落差和企业的经济损失,为之后的创业保存基础。第二,面对动态的创业情境,创业者需要在与情境保持互动的基础上,明确创业目标,强化创业学习与反思能力,动态更新能够适应不确定情境的认知逻辑,对情境中所蕴含的机会和风险保持高度警觉和预判,培育并合理配置审时度势的直觉与理性分析能力。第三,创业团队并非被动接受创业者认知的影响,因此,创业者需要通过权力的下放或集中有效管理创业团队内部出现的认知冲突,保持创业团队的灵活性,以此引导创业团队向适应整体创业目标的方向变化。
任兵,刘爽,单宇.创业退出过程中的制度不确定性、创业者认知与创业团队组态——一个纵向单案例追踪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3,(1).
新刊丨《南开管理评论》2023年第1期目录
研究分享丨企业为何短贷长投——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解释
研究分享丨“直播电商”情境下数字机会共创机制研究:基于数字可供性视角的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