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指南 | 转业必须了解的知识

2017-05-27 周燕红 胡琳 中国退役军人

流程必备:军转安置流程“十步曲”


每年,在军转安置工作落实过程中,常有少数转业干部因不了解安置流程,错过一些重要环节,给单位和个人带来困扰。依据现行政策规定,我们梳理出军转安置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今年转业的战友了解工作流程、把握时间节点有所帮助。


第1步:确定转业对象


确定转业对象一般在每年的1-2月进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可能略有推后)。各单位依据《现役军官法》,根据上级下达的转业计划和本单位实际,确定转业干部摸底对象,并逐级审核上报至有批准权限的部门审批。


【小贴士】无论转业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安排,都应正确看待,在上级未完成审批前继续履行军人职责,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2步:确定安置地点


确定转业后,可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发[2016]13号)等规定,看自己可以到哪些省市安置,并充分考虑个人和家庭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安置地点。


【小贴士】选择确定安置地点时,应综合考虑安置地对个人发展、子女成长、家庭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如有政策疑问可提前咨询地方军转部门。


第3步:选择安置方式


根据政策规定,转业复员干部有计划分配、自主择业和复员3种安置方式。符合自主择业条件的转业干部可选择自主择业或计划分配;军龄不满自主择业年限的转业干部,可选择计划分配;退出现役不符合转业安置条件或本人坚持要求复员的,作复员安排。


【小贴士】3种安置方式各有特点,应结合自身实际慎重考虑、认真权衡。


第4步:填报随调随迁


转业干部家属可根据情况随调或随迁。随调是指军队干部确定转业后,不在部队驻地安置,其配偶可随同转业干部到安置地安置。转业干部身边无子女的,可随调配偶及一名已经工作的子女。安置地有关部门应为随调家属安排工作并办理调动手续。随迁是指转业干部配偶的户口及其他关系如医保、社保等,可随转业干部本人迁移至安置地。


【小贴士】随调和随迁虽一字之差,但性质不同:随调需落实安排工作,随迁只是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第5步:填写个人意愿


根据自身经历和特长提出个人意愿,选择地方相应系统或部门,并按主次、先后顺序填写于《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


【小贴士】志愿栏切忌空白不填,以防影响安置。相反,志愿填报可适当扩大范围,尽可能多填几个具体单位,并排好先后顺序。


第6步:核准本人情况


单位干部部门整理转业干部档案期间,转业干部个人应及时核对档案材料情况,特别是本人的职级、衔级、立功、学历和在边远艰苦地区及从事飞行或舰艇工作等情况。如有自己保管的院校培训学历和立功受奖等材料,及时送交单位干部部门归入本人档案。


【小贴士】档案是地方组织和人社部门接收、考核、分配、使用转业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各级军转部门在整理审核档案时发现的问题,应积极配合整改和完善。部分材料一时难以提供的,应及时说明情况,尽快想办法解决。


第7步:了解安置地政策


待安置期间可主动联系安置地军转部门,了解当地接收安置政策、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等,掌握主动权。


【小贴士】部分省市对安置进入省直和市直机关有不同要求,应及早了解相关情况。


第8步:参加培训和考试考核


干部转业到地方后,安置地人社部门或接收单位一般会组织培训,内容主要是军转安置政策与形势,当地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转业干部的角色转换、职业规划和心理调适等。


在实行考试考核安置的地区,应及时了解考试考核的时间、内容范围、条件要求等,积极做好复习迎考准备。考试考核结果决定选岗排名顺序,应认真核对考核量化赋分结果,如与个人掌握情况不一致或有疑问,及时向本级干部部门反映,通过部队与地方军转部门联系核实。如安置地区不实施考试考核,则加强与军转安置部门或接收单位联系沟通,积极自荐,争取安置到理想岗位。


【小贴士】近年来,各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可从中详细了解当年安置办法和安置程序,建议积极参加。


第9步:选择分配单位


定岗前,当地军转部门一般会提前公布接收安置计划,可根据积分排名和个人意愿,提前做好预测和备选,然后按照规定的选岗办法合理选岗。随调配偶的安置,一般由安置地人社部门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与转业干部同时接收安置。


【小贴士】定岗前应认真了解接收单位的工作性质、福利待遇等综合情况,结合自身实际选岗,尽可能实现人岗相适。


第10步:按时离队报到


离队报到一般在10-12月完成。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都应按报到通知的规定时间,按时离队报到,否则地方将退回档案,本年度不予安置。离队报到的具体步骤如下:持师(旅)以上单位干部部门行政介绍信、《转业证》和组织部门开具的组织关系,到财务部门按规定办理有关经费结算;凭部队行政介绍信、《转业证》和组织关系到地方军转(组织)部门报到,然后持地方军转(组织)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到分配单位报到、到人武部履行预备役登记手续、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随调家属的报到通知一般与转业干部通知同时发出,凭师(旅)以上单位干部部门介绍信或报到通知到原工作单位办理组织、工资、养老、医疗保险等关系转递手续,然后到接收单位报到。


【小贴士】今年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请注意:在办理离队结算手续后,应先持部队出具的介绍信到安置地党委组织部门转接组织关系后,再到安置地管理服务部门报到。

(作者:胡琳)



机构须知:军转部门到底负责什么工作?


军地负责军转安置工作的部门有哪些?在转业安置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找哪个部门?简要介绍一下军地军转部门的主要职责,今年转业的战友可视情与他们加强沟通、寻求帮助。


部队干部(转业)部门


部队干部(转业)部门是转业干部的“娘家”,主要职责有:转业摸底、确定转业对象;组织转业干部填写各类转业表格,整理转业干部档案,汇总审核后向省军区转业办移交;向军地军转部门推荐优秀转业干部,沟通协调相关安置问题;做好转业干部思想工作,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转业干部定岗后,按照军地军转部门发出的报到通知书,及时通知转业干部离队报到。


其中,省军区(警备区、卫戍区)转业办负责归口办理安置到所在省的转业干部移交工作,是联系军地军转安置工作的桥梁纽带。主要职责有:接收审查并向地方移交转业干部和随调家属档案等有关材料;配合地方做好转业干部和随调家属安置工作,及时转递转业干部(含随调家属)报到通知;接待和处理负责移交的转业干部及家属的来信来访。


地方军转部门


在各省和多数地市,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办公室(简称军转办),编制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一般来说,师职干部由省级组织部门牵头接收安置,进地市的团职转业干部由地市组织部门负责安置,营职以下和专业技术干部由各级军转部门负责安置。


军转办的主要职责有: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审查接收军转干部及随调家属档案;协调组织、编办等部门,拟订军转干部安置接收计划;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指令性分配等办法,对军转干部进行安置;向省军区(武警、公安现役)转业办发出离队报到通知书,并与部队共同督促军转干部报到;组织军转干部参加适应性培训和专业培训等。


多数地区设立了专门的自主择业管理服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的地区,管理服务职能由军转办承担。管理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提供报到签到,退役金发放,档案管理,协助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医疗费用报销,扶持就业创业等服务。

(作者:周燕红)


心理辅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转业路上,每名军转干部都会经历挑战和考验。在人生的这个特殊阶段,我们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家人


亲情是其他情感无法取代的。有了家人的支持,我们的内心会更笃定、踏实。

对于转业,家人肯定非常关心。但转业期间,也常常是家庭关系经受考验的阶段。比如,对于转业安置方式或安置地点的选择,家人的意见可能与我们不同;多年来聚少离多,转业后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多了,会发现彼此的矛盾不少等等。


这些情况的出现,容易让我们产生失望情绪。但请别忘记,家是永远的港湾,矛盾和分歧的背后常常是因为爱。当我们看到爱的源头,愿意去主动充分地沟通交流,相信家人会理解你的感受、支持你的选择。


朋友


支持始于信任。值得你信任的人,都可以成为你转业路上的支持者,比如朋友。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烦恼和挫折,往往并非需要别人给我们出主意,而是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时常,因为不愿让家人担心,我们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这时,朋友可以做我们的倾听者和“后援团”。


此外,如果我们有业余爱好,还可以培养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自己的“驴友圈”“跑友圈”“球友圈”“棋友圈”等,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情。


组织


虽然转业了,但我们身后还有组织。在我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的力量往往比个人强大。在这方面,老部队、军地军转部门,都是我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


“转友”


“转友”是军转干部对以往和同期转业战友的简称。从以往的“转友”那里,我们可以咨询问题、汲取经验,说说困惑、聊聊烦恼。作为有相同经历的“过来人”,他们会比较理解我们的处境和心态,给我们帮助。


和同期转业的战友多沟通也很有必要。转业路上,当我们感觉有同路人的支持,会多一分勇气和信心。


自己


求人不如求己。归根结底,最好的支持者是我们自己,所有来自外界的支持也只有通过我们自身才能起作用。当我们自己内心强大时,就能具备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力量。


在待安置阶段,我们应尽量规律作息、加强锻炼、丰富生活,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包括心理读物等,给我们的心灵“充充电”,做好“再出发”的准备。

(作者:周燕红)


(来源:解放军报,由本刊供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