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左右你的选择 ——选择安置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2016-01-19 谢 华 中国退役军人



谁在左右你的选择——选择安置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谢 华
计划安置,还是自主择业?调查显示,3%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因为自己拿不定主意,从众心理使自己选择了自主择业;26.7%因为觉得自己计划安置不占优势,只好选择自主择业。在无法预知的未来面前,他们这种选择既冲动又危险。的确,选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我们需要明确,没有哪种安置方式是完美的,我们也无法让所有的方面都让自己满意,只需考虑最关键的几个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安置方式。
家庭因素
选择安置方式前要考虑家庭的组成结构,夫(妻)的职业、性格特点,个人在家庭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她)的意见倾向于哪种安置方式;孩子的成长情况,转业给孩子会给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影响有多大等等。一般来说,家属无稳定工作,或者在企业上班、从事个体经营,选择计划分配比较好。常言说得好:一公一商,心头不慌。战友老刘,在高原部队机关任科长,家属在重庆某企业工作,转业时儿子即将上中学,选择计划分配,安置到司法系统,在主城上班,接孩子到身边上学,工作之余兼顾培养孩子,几年后孩子如愿考入理想的大学。战友老李,湖南人,在二炮某部队任了5年的副团长,两次荣立二等功,去年因部队减编和年龄原因转业,家属随军,在驻地某私营企业上班,但孩子从小在重庆读书,面临上中学。也是果断选择计划分配随家属到重庆生活,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了孩子上学。作为一个外地人,有个组织为依靠,会稳定些。最后安置到了某机关工作,自己和家人都很满意。
经济因素
对于有车有房、家庭稳定、转业后又“不差钱”的战友,选择安置方式时压力就会小很多,更多地可以考虑自己的性格爱好和精神需求,选择起来更“随心所欲”一些。老唐是2010年的自主择业干部,父承祖业,经营苗木栽培,由于父亲年迈,又赶上“森林重庆”建设的大好时机,家业急需帮手。老唐自主择业后,将部队的管理及信息技术活用到企业的经营上,很快就让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某武警医院院长老蒋,管理能力超群,单位发展如日中天,个人的技术级别也很高,一个民营企业家早早就“盯”上了他,以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数目可观的年薪,硬是把他给“挖”走了。对于老蒋来说,选择自主择业显然比计划安置要合适一些。
性格因素
在部队机关工作,或经常与人沟通协调,性格相对活泼、外向,年龄不大,有主官经历,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的战友,普遍受到地方机关单位欢迎,也比较适合计划分配到地方机关单位工作。反之,性格内向、在部队长期从事专业技术的干部,更适合自主择业到相同或相近的行业就业或创业。第三军医大学每年转业时,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基本上都选择自主择业,单位建立了返聘制度,转业后只是脱下军装,岗位生活照旧。自主择业干部老殷,是一个比较“犟”的人,感觉自己不太适应机关生活,喜欢自己钻研,一心想当个律师,转业后,闭门修练一年多,成功考取了律师资格证,成为市内外知名的律师。
社会因素
如果你的“人脉”广、社会“资源”丰富,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个“金刚钻”,从政有“高人”安排,经商有“贵人”相助,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转业的“去向”即可听从“组织”决定或全凭自己的意愿而定。某警备区干部老张,知名大学中文系毕业,部队军级单位有名的“笔杆子”。转业时,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任他调选,他自然是选择计划安置。战友老田,某大军区机关政研室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字写作工作,转业时毅然放弃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了自主择业,理由是:实在不想再成天写讲话稿,自主择业后可以发挥我的专长,“自由”多了。如今老田著书立说,四处讲学交流,生活潇洒得很。
环境因素
安置方式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即安置地或转业后的生活地对于个人的就业创业机会、战友们发展的形势等等。战友老彭,空军某部转业,当时看到重庆市对创办企业有贷款免息、免税的扶持政策,自主择业后开了一家纺织厂,企业顺势而上,如今资产上亿,职工有1000多人。某集团军炮兵团团长老张,选择回河南老家安置,老家在一个偏远的小城市,因为企业少、工作机会少,老张选择计划安置显然更合适一些。
当然,以上所说也是相对而言,万事因人而异,常言道: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选择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他人的成功不一定能复制到自己身上,而他人的失败,或许正是自己成功的阶梯。所以,面对转业的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