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一心想要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只需给玩具来场断舍离

2016-08-31 大J 大J小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轻松育儿


小D出生的头一年我没少买玩具,认知老师推荐的“聪明玩具”(我都陆续写出来了,进入公号回复“玩具”就可以看到系列了),只是冰山一角,这是小D玩具库里的10%都不到,那为什么剩下的都不写呢?因为我开通这个公号时小D已经满1岁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年小D的亲身实践和我自己观察,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好多的“买买买”是错误的。


我从来不怕犯错,毕竟人的成长都是需要交学费的,但我每次犯错后都会自我总结,尽量避免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小D的第二年开始我慢慢地有意识地进行了玩具的“断舍离”,经过这一年的实践,我真心发现玩具越少对孩子越有益,所以想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玩具少了,专注力更好了


小D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玩具的专注力特别特别短,常常就是这个摸一下后,就去另外一个那啃一口,然后又去其他的玩具那敲一下,每样就玩几秒钟,好像对所有玩具都不怎么感兴趣似的。我甚至一度怀疑过她是否有多动症,后来小D的儿医让我拍一段平时小D玩玩具的录像给她看。录像拍完,我看回放时,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镜头里看到的几乎全是玩具,我自己看的时候都觉得眼花缭乱,更加不要说对于这样的小孩子了,那自然她就会三心两意,什么都想看看,但什么都不会专注很久。通过录像,我还发现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只要一看到小D稍微对某个玩具表现出一点点不感兴趣,我第一反应就是拿起身边另外一个玩具对她说,“看,这个是地鼠钻洞!”正因为玩具太随手可得了,我从未真正去给她时间去探索,或者帮助她一起发现这个玩具有趣的地方。现在小D的游戏垫上每天就一两样玩具,她反倒是越来越能专注玩很久时间了。




玩具少了,想象力更好了


玩具就像女人的衣橱,你买的越多反而越会觉得自己没衣服穿。如今小D每天的玩具就剩下“基本款”后,她反而更加珍惜现有的玩具,每次都能玩出新花样。像那个套圈玩具,我是在小D9个月的时候买的,到现在她还会玩,但已经不只是套圈了。


有时会是她和娃娃打扮用的手环;有时又是甜甜圈,她会上下翻面煮熟然后边吹边说,烫烫烫,等凉了后喂娃娃和小动物们;有时又是她的望远镜,她会拿着放在自己的眼睛上,然后看我,有时看窗外的小鸟,特别开心地说,“看到了!”每每看到这些,我都不禁在想,如果我给她买了手环、买了甜甜圈仿真玩具、买了望远镜,也许她就不会有这么多脑洞大开的想法了吧,这该是多大的损失啊。




玩具少了,秩序感更强了


我之前一直很纳闷一件事,小D每次去上早教课时老师说,整理玩具了,她都会特别配合帮忙把玩具放进篮子里。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每天睡觉前我要求小D整理玩具,她都是不配合的,要么敷衍地扔几个玩具到篮子里就和我说,“好了”;要么就索性想要逃跑。


后来我和早教课的老师聊起,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家玩具是不是特别多?老师告诉我,小年纪的孩子只能处理单一简单任务,如果当他觉得这个任务对他来说过于复杂,他们本能就会出现逃避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早教课,老师都是玩好一个玩具就让孩子们整理好,然后再玩下一个玩具。


被老师一语点醒,我自己想想还真是,每次小D睡了以后我一个人要把散落在游戏垫上的玩具分门别类整理完都需要一些时间呢,何况对于这样小年纪的孩子呢?。现在玩具少了,小D帮忙整理玩具的热情真的就像在早教课上那样高涨。环境的整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让孩子参与到整理玩具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强化她的秩序感,这样今后她就能成为一个做事有条不紊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少买玩具不等于没有玩具。我是坚定拥护孩子就该在玩中学习,而玩具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我现在买玩具已经不会盲从跟风了,什么网络爆款,什么推荐文章,每次看过后,仍然会特别理性地根据自己的原则筛选一遍,不符合的说的再好我都不买了。重质不重量、同类型的不重复购买、不买超出月龄很久的玩具,这些大家比较熟知的原则我就不说了。下面说一些我的其他原则:


不买声光电


这是我公号最早分享过的“聪明玩具”的一大标准。声光电的玩具看上去十分酷炫,而且一开始也容易吸引孩子。但是使用下来就会发现,当孩子掌握了这些声光电机关后马上就失去兴趣了,这类玩具是缺少“内涵”的。


而且,声光电的玩具会大幅度降低孩子自言自语或者和他人对话的几率。因为它们的刺激太多太强,一下子就让孩子过度包围,从而导致他们只是被动接收,而不会主动思考(和电视的情况差不多)。


尽量选择开放式的或者有开放式潜质的玩具


所谓开放式的玩具就是并没有规定“一定需要这么玩”,比如橡皮泥、积木、球类都是这样性质的玩具。而具有这方面潜质的玩具指的就是那些尽管一开始就规定了它的玩法,但是还是有机会进行再创造的。比如我上文提到的套圈,比如一些角色扮演玩具等,而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亲子互动的良好契机。



平衡写实和抽象


学龄前孩子的玩具不要买过于抽象的,但是这里需要找一个平衡。比如娃娃,没有五官的木头娃娃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就过于抽象了,但是像芭比这样的高逼真娃娃我也不推荐。芭比娃娃太过于逼真,注重太多细节了,一个娃娃本身已经全部告诉了孩子她是谁,她要干嘛,她的心情如何,给予孩子的想象空间就很少了。


我推荐的就是最“朴素”的娃娃,因为“朴素”的娃娃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小D再创造,重新赋予更多的生命力:是开心还是难过?她是厨师、公主还是老师?小D可以对她进行想象演绎出更多的故事版本。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对于女人来说,没什么事不是一个包可以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是两个包。”这是一个我们习惯用物质来添补精神空虚的时代,仔细想想给孩子买玩具何尝不是这样呢?


给孩子不停的买买买,来弥补我们自己内心的匮乏感;

给孩子不停的买买买,来补偿我们缺席孩子生活的愧疚;

给孩子不停的买买买,来掩盖我们懒得用心陪伴的借口。


给玩具来场“断舍离”吧,让我们和孩子都能回归到亲子生活的原点-高质量陪伴。孩子只需要一半数量的玩具,但需要我们两倍时间的陪伴,还孩子一个真正精神富足的童年吧!


大J叨叨叨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真的一点没错。谢谢大家在后台给我的留言祝福,特别是好多朋友发了我各种缓解嗓子痛发烧的食疗方法,感谢感谢啊。休息了两天,我又满血复活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越大越黏人,融入新环境慢,你给予宝宝足够安全感了吗?

“聪明”玩具和“笨”玩具

越会玩越聪明,宝宝长大了,玩耍技能有没有跟着升级?

妈妈,我要这个玩具|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望,你会怎么做?

乔布斯限制孩子使用Ipad,过早看视频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吗?

嫌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没有保护好他们脆弱的专注力

画的像才是好作品?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


微信公众号:大J小D(jiayoubaobao2015,加油宝宝的拼音)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我原创的百篇育儿心得文章一网打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