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和陪伴千差万别,这三点才是高质量陪伴的关键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最近在我读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大学里有一个客座嘉宾演讲,我去听了一下,是关于高质量陪伴的。很多知识点也许并不新,但通过教授一讲解,感觉理解更加透彻了。
这其实也是我回归校园系统学习早教的感受,我是个母亲,其次才是学生,所以和我一些同班同学相比,每次教授上的课程我反而更容易有共鸣,每次听到某一个点,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当时我和小D的故事。这一次的讲座就让我有这种感受,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80%的生活我们只是出现而已”
这位分享嘉宾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也是儿童认知行为问题康复师。她在这个行业快30年了,接触了很多孩子和家庭。她发现,几乎所有令我们成人头疼的儿童问题,比如暴力、高需求粘人、沉溺游戏等等,最终都能找到一个相同的源头:父母陪伴的缺失。
她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根据她对于“陪伴”的定义,有的孩子平均一天只能从父亲那得到7分钟的陪伴,从母亲那得到11分钟的陪伴,而更可怕的是,被调查的很多父母都还一直以为自己已经花了很多时间陪着孩子了。
这是第一个让我反思的重点,陪着和陪伴是两回事。
如果你希望孩子好,那就花一半的钱,但花两倍的时间
假装在陪伴比缺席更严重
很多父母定义的“陪伴”就是出现,我人在那了。这也常常是不少父母的呐喊:我下班回家后就一直陪着你,你还想让我怎样?!于是,不少家庭就进入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大哭大闹非常粘人,父母心力交瘁还要强打精神陪着;孩子反而更加粘人,父母绝望。
教授说,这样的例子特别特别多,这也是她在做咨询时很多为人父母感到委屈的地方。但后来通过她的跟踪观察,她发现,大部分的家长普遍都是肉身在,但头脑和心都是冰冷的(Warm body but cold head and heart)。
及其粘人难带的孩子,父母想着的就是赶紧解决问题,于是按压着内心的烦躁在陪着;即使不是那么难带的孩子,在如今忙碌和被高科技充斥的社会,我们太容易被分心了,陪着孩子心里却想着明早开会和老板要讨论的话题、今天晚饭做什么、在关心是否可以拍到足够可爱的宝宝照片发朋友圈,或者甚至直接就是埋头看手机刷朋友圈。
孩子的心特别纯净,因此也特别敏感,他们是最能感知我们是不是真心的。 那些“假装在陪伴”其实比缺席更严重,因为我们的行为在告诉孩子,即使我们在一起,你太无关紧要了,以至于我可以分心去考虑其他事情。
于是,缺少关注和爱的孩子,就会从其他途径来寻求关注。而大部分孩子就会发现,只有当她大哭大叫,调皮捣蛋时,父母才会真正全心全意开始陪伴,而不是陪着。这也就成了很多孩子索取爱和关注的途径了。
用心陪伴才能得到爱的滋养
是的,为人父母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如果这件事我们不得不做,那不妨在做的时候更走心一点。用心陪伴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最关键的是,我们真的愿意花时间,这是一个态度上的转变。
教授给了五个一的建议:
每天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陪伴;
每天至少一次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
每天至少一次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等);
每天至少一次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而是跟随孩子玩;
每天至少一次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而在陪伴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同样重要。男孩从父亲那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女孩通过对父亲的欣赏、爱戴和信任学会今后如何和其他异性相处,而这些一定需要父亲花时间和孩子互动,这些是电视、玩具等无法替代的。
孩子从母亲那里学会如何爱、照顾和信任,从小得到母亲更多关注的孩子,会有更强的自尊水平,从而有更好的和他人互动的能力。而这些不仅需要母亲花时间和孩子互动,更需要母亲本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这就是我反思的第二个点,关于用心陪伴的定义中,对于父母亲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对于父亲来说,孩子需要的是真正不分心的“花时间”陪伴;而对于母亲来说,是愉快不焦虑地用心陪伴。
最终,让孩子记住的不是你买给他们的玩具,而是你陪伴他们的时光
积极回应很关键
高质量陪伴过程中,积极回应很关键,但到底什么是积极回应,又是很多家长有误区的,也是我第三个反思的点。
我和小D爸爸其实都挺注意这一点的,但一直发现小D对我出现假哭大叫的情况比较少,对于她爸爸就很多。很多时候明明她爸爸比我动作还勤快,小D才刚刚提出一些要求,他已经行动了,但小D似乎并没有很满意。这次听完嘉宾分享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孩子需要我们积极响应,是因为她需要我们的反馈,他们从我们的反馈中慢慢形成自我印象:我是重要的,我的需要会被聆听到。特别是进入2岁以后的孩子,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如果这期间父母应对方式不对,孩子就会把这个需求未满足变成各种行为问题。
但孩子其实很简单,他们需要我们反馈的是,花时间给予他们关注。小D爸爸一听到女儿反馈,第一时间行动,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她是不了解的,她得到的信息就是,没人理我,没人倾听(其实她爸爸也许正在忙呢)。
而我做的就是和老公相反,我是嘴巴先回应,“哦,你要打开那个盒子啊”(Oh, I see Dorothy wants to open the box);然后行动慢一拍,“小D自己可以打开的,你试试看啊。如果你需要帮忙,可以好好和妈妈说”(Dorothy can do it yourself. Let me know if you need help. )
我第一时间对她说话,对于她来说这就是积极回应了。而且更加关键的是,这样的语言回应也在给我们彼此缓冲的时间,小D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请求帮助;我也坐稳了“母亲”的位置,并不是孩子一声令下,我们就鞍前马后。
这样的习惯养成,也能让我们非常清晰地区分,“积极响应”和“毫无原则”是不同的,回应并不等于毫无原则的满足,而是我们用语言和态度告诉孩子,“我听到了”;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这件事情合理吗?到底是谁来做?到底该不该做?
这次讲座最后,教授给了这样一个数据: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之间,我们和孩子共同拥有的只是940个周末。那以后,你再盼着孩子缠着你、再盼着孩子和你说话也许机会都会很少了。
请珍惜现在每一天,每一个个周末,和孩子创造欢笑的回忆,而不仅仅只是给孩子花钱!
大J叨叨叨
昨天发了一条征集,呼啦啦收到好多好多的留言。而且好多留言都特别有爱的,读着你们的留言就感觉像我闺蜜和我说话一样,真的都没把我当外人,好开心。
还有一个奶爸给我留言说,到时要麻烦我整理一下分享出来,因为她老婆还在坐月子,生个孩子特别辛苦,他一个大男人也不知道要买什么,特别感动。我还在慢慢看和剁手中,等我回国使用后到时会来一期好物分享的哦。
这次回上海组织的“网友见面会”也在积极准备中,填过问卷报名的朋友们,耐心等待哦。我的小助手到时会联系你们中的部分人的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看文章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