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160期【怎样学习:微调查】同一首词背后,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

2014-11-07 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同一首词背后,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


导读:

全班学生共读一首词,读法竟然无一相同!请看项恩炜老师用学法咨询手法在集体面前做的一次调查,或许可以引起我们深思:以学生为本,因材而施教——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呢?

1、 学生演讲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学生也认同“成为学习者”对于学习的理念:真正的学习是在亲自分享的时候发生的。因此,每节课前,我们增加了分享古诗的环节,这一天,同学分享的是苏东坡的词:《阮郎归初夏》: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老师自读,领读,赏析,提问,练习反馈。全部做了一遍。大家鼓掌感谢。


似乎完满!但是,大象有话说。


2、 情节


对于这首词,我是有情节的。


暑假在工作室做教师培训,其中“学生学法诊断”这一场的分享之后,来自深圳的李老师要求现场为她做一次学法的诊断。当时随手挑选的资料,就是这一首苏轼的词。而李老师在读词过程中出现的“脑海有画面,但一定格就破碎成其他画面的碎片”这一特征,是我做咨询以来第一次遇到的。因此记忆犹新,非常感激!


正好学生提到这首词,我快速分享了这个个案,并表示学法的重要性,希望大家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学习方法,我断言:我们班级没有一个人读这首词的时候学习方法是一致的——之前,我对全班做《阿房宫赋》的读法做了调查,也是如此。对于这一说法,学生开始有了兴趣,大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是很关心的。


于是,就有了下面,以苏东坡《阮郎归初夏》为例的集体学法小调查。



3

【指令】接下来我会请大家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请大家像刚才这样,一起齐读这首词;第二遍会请大家按照自己节奏读这首词;第三遍,我会换个方式请大家学这首词。


【素材】PPT上苏东坡《阮郎归初夏》


【反馈】,齐读第一遍;自读第二遍。


【指令】请在A4纸上写下你还记得的和这首词有关的内容。


【素材】A4


(大象按:发放A4纸——处于习惯,每次进班总是带着A4纸,或默写,或翻译,或做思维导图,或做写作小练习……


【反馈】

学生S1写:绿槐,蝉声,棋,微雨,小荷,琼珠,圆

学生S2写:清泉、欢快、游乐、少女、活泼、动态、幽静

学生S3写:绿槐,微雨,珠碎却圆,棋

学生S4写:棋声惊昼眠,水朱碎却圆,榴花,红,燃,风,雨

学生S5写:1——5全无(大象按:我一共问了8个问题)

学生S6写:(大象按:空白)

学生S7:画图

学生S8:画图,标注绿槐树,微雨,棋声,夜,石榴花,燃

学生S9:石榴、燃()颜色、荷叶(翻)、露珠?(琼珠),绿槐,柳树

学生S10:石榴花,燃,高槐

……


【指令】你在脑海中看到了槐树吗?


【反馈】

学生S11-5全无

学生S2:没有

学生S3:没

学生S4:有

学生S5:我没看见槐树

学生S6:没有

学生S7:没有看见槐树!!

学生S8:看见了树

学生S9:看见了(大象按:还画了棵树)

学生S10:看见了!

……


【指令】你在脑海中听到了蝉叫的声音了吗?


【反馈】

学生S11-5全无

学生S2:没有

学生S3:没

学生S4:没有

学生S5:没有

学生S6:有

学生S7:没有听到蝉叫的声音!!

学生S8:有蝉叫的声音

学生S9:有一点点听到

学生S10:模糊

……


【指令】你在脑海中有没有看到自己,或者感觉到自己在画面里?就是身临其境的那种感觉。


【反馈】

学生S11-5全无

学生S2:好像有

学生S3:没

学生S4:有

学生S5:无

学生S6:没有

学生S7:没有感觉到身临其境!!

学生S8:无

学生S9:现在感觉到了背影

学生S10:没有太多感觉

……


【指令】看看你的画面在那个位置(大象按:教师比划:有的人会在前面,有的人会在后面,有的人会在右前方,每个人都不一样),请记录下画面的信息,比如颜色、声音、大小、清晰还是模糊……


【反馈】

学生S11-5全无

学生S2:无方位

学生S3:左前方,模糊

学生S4:右上,绿

学生S5:无,无

学生S6:左前,深绿

学生S7:未看到!!

学生S8:正前方,

学生S9:左边,(画树与人),绿色叶,神色

学生S10:右边,绿色的

……


【指令】吃过苹果吗?(大象按:学生反馈说吃过。)脑海中出现一个苹果,记录下苹果所在的位置和颜色……


【反馈】

学生S1:被咬了一口的银色苹果

学生S2:前面-绿色

学生S3:红-

学生S4:苹果--

学生S5:前面,黄粉相间(后变绿-0-

学生S6:青色的,漂浮在空中

学生S7:红苹果,在正前方(有点远)

学生S8:前面,暗红,一下子变绿(大象按:还画了两个苹果图,从红色变为绿色)

学生S9:红色,前面(在我手里)

学生S10:树上,彩色

……


【大象按】这个指令,是我看到前面的问题,有画面的同学不断举手或口头表示有画面,或许带给很多没有画面的同学压力感,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正常,有问题。所以,给大家一个想象苹果的基本训练,证明自己是有这个基本能力的。下一个指令,是希望大家对自己的高峰体验与读诗歌的体验,做比较用的。起码建立了自己学法的一个参照点。


【指令】现在,回忆一件自己最HIGH的事情,可以是这一周发生的,也可以是上一周发生的,最近发生了什么呢,当然,如果是初中时候发生的,小学时候发生的,幼儿园的时候发生的也可以……脑海找到这个场景的举手。


【反馈】

全部举手。

学生表情丰富,很多人笑得合不拢嘴。


【指令】记录下脑海中最HIGH场景所在的位置,看看你是否身临其境,在画面中看到自己?


【反馈】

学生S1:遥远的前方,钱包找到了,同时被通知买的书到了,又报到了账号。

学生S2:人在其中。

学生S3:身在其中

学生S4:我在这其中。整个画面右上。

学生S5:学工笑抽,前面,身在其中。

学生S6:前面(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自己在其中,一个在后面看)

学生S7:身临其境

学生S8:周围一切被包围

学生S9:人在其中

学生S10:看EXO的演唱会的时候,人在其中

……


【澄清】还记得刚才很HIGH场景的画面和感觉吗?再回味下前面看诗歌的场景,比较下,看看有什么发现!如果我们能够像看很HIGH场景这样欣赏、背诵诗歌,会是怎样的?快速看下PPT上同学给的题目,你看,是不是恰恰是从听觉、视觉等角度考察的?


【指令】比较前后两次场景体验的差异,请写下你对于如何学诗歌的发现。


【反馈】

学生S1:。

学生S2:有画面感后做赏析故事后,容易很多。

学生S3:这样背玩意能快一点

学生S4:感觉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古诗词,只要有一种自己置身其中的感觉。

学生S5:自己想出的画面很真实,希望能运用到是个阅读中,可能会为答题,背诵带来方便。

学生S6

学生S7:用心去感受,让自己身临其境,更能感触到很多。

学生S8:进入环境,内心就有体会。空看看不出。

学生S9:发现:我只要认真读,还是能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从形、声、象上面鉴赏。

学生S10:我觉得亲身经历过的在回忆中会比较深刻,会让人赶到身临其近。没体验过的就靠想象力的!丰富一点!

……


其实这个话题深入下去,还可以进入到读词的内心链条去比较探讨,再和读绝句与读律诗进行链条的差异比较,如此,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并优化匹配自己最佳心理位置的读法。这个环节,只是偶然起兴借学生的演讲,请大家体验一下学法研究的奇妙之处。如果探讨下去,这就是一门专门的学习方法课程,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语文学科学习方法课程......就目前观察到的而言,其实每个学生,都呈现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有时间,逐一加以辅导调整,就有可能激发出匹配于这位学生的优秀诗词学法!但是,在课堂上,我决定,帮助学生有一得即可,赶紧见好就收!继续语文课其他的内容……。


注:

成为学习者工作室,承接各类"学-教"支持业务!

针对学生:提供学生学法诊断、个性化课程设计等服务;

针对家长:提供家长对孩子学习指导的支持

针对教师:提供教师学生学法诊断的技术支持与零基础教学设计的支持

针对单位或机构:提供学生学法支持与教师教学设计支持

有意者请微信公众号“成为学习者”后台留言,或者进入“成为学习者”练习群留言。


尤其欢迎各类进入高原期或瓶颈期,长期努力而学业难以突破的学生!

相信我们能够为你提供有效的帮助!



附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www.beingalearner.com 或论坛:bbs.52xx.net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