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白纸”到“小黄板”
交流平台:成为学习者(练习)群
交流时间:2016、1、9
整理:张淼凤
编辑:胡雪燕
老师求助:
教师求助
三年级小女孩,对于课文内词语遗忘太快,怎么办?
比如,昨天下午,听写14个词语,正确率为零。
对策,让她把14个词语重新抄写2遍,再听写,错了8个。然后,在一体机上,把易错字,放大,逐个让优秀生介绍识字方法,让这个小女孩听,接着再书写刚才写错的词语。
今天上午,又小女孩检测昨天她易错的词语,8个词语,错了4个。
直接晕菜!
现在是复习阶段,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在小女孩身上,不管用。
没有画面感,词语在脑海中,呈现模糊状态,
怎么办?
跟踪记录
现场记录:
1月7日9:00
听写内容:14个重点词语。
听写人数:96人
学生a听写情况:14个词语全部错完。
对策,让学生a重新把14个词语抄写3遍。
1月7日1:40
听写内容:14个重点词语
听写人数:5人
学生a听写情况:错误8个词语
对策:把8个易错词语在一体机上呈现,让优秀生介绍识记方法,让学生a把8个词语重新抄写3遍。
1月8日2:40
听写内容:20个词语
听写人数:1人
学生a听写情况:错误4个,不会写4个
老师分析:
老师认为学生a记忆力极差,14个词语,在家庭作业中,已经抄写2遍,她依旧全错,老师认为学生a写作业专注程度弱。因此,老师要当场测试学生a ,查找错误原因。
对策:
1、纠错
(1)“昨”天——
师在白纸上,写一个大大的“昨”。
师:“昨”与什么有关?
生:“昨”与太阳有关。(她的声音很轻,需要倾听,低头,眼睛瞟着作业本,左手摁着本子,右手摆弄水笔)
师:太阳又叫什么?
生:叫日。(仍旧低头回答)
师用红笔在白纸上,“日”里面的横,描红。
师:看清楚了吗?你错在哪里?
生:“昨”是日字旁,我写成眼目旁了。
师:把“昨天”这个词语抄写3遍。
生抄写,用时10秒。
师在白纸上,书写一个大大的“蒸”字。举在学生a面前。
师:“蒸”有几部分组成?
生:两部分。(抬头,眼睛向上看,看不到眼球的转动方向。声音依然轻轻)
师:哪两部分?
生:(迟疑3秒)草字头,还有下面部分。(用手比划)
师:“蒸”字还可以分为几部分?(站起来,把白纸移动,由远及近,慢慢移动,移动到距离她大约1米,停下来,让她仔细观察。)
生:三部分。(面无表情,抬眼观察后,轻轻吐出语句,立刻低头,眼睛朝下看。)
师:哪三部分?
生:草字头,还有……
师:中间部分不认识?
生点头。
师:“丞”相的“丞”字。(在白纸上书写,让她观察。)
生书空。
师:你如何记住这个字?
生:草头加丞加四点底。
师鼓掌。
其它字,如法炮制。
检测:昨天 蒸干 一封信 报刊 回忆 相逢 杂志 增添
结果:错词,“回忆”。不会写词语:“杂志”
下午辅导过程用时,40分钟。学生a回到教室。
大约10分钟后,老师追到教室问:“杂志”这个词,写不出时,你脑海中有什么?孩子轻轻回答:老师,我会写了。说完,就在作业本修正栏里面写上:‘杂志”。
不确定,明天,孩子会不会遗忘,明天,继续听写。
1月9日 2:27 听写内容:昨天 蒸干 一封信 报刊 回忆 相逢 杂志 增添 结果:错字为:“报刊” 的“刊”。不会写的词语:“增添” 反思:通过反复观察,发现:学生a习惯低头,眼睛向下看,而且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的直接结果,对于一体机上呈现的生字、新词,观察粗略,印象模糊,因此,在听写时,出错,或者写不出来。
大象老师点评:
为了方便交流,我的回复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我复制张老师的记录,并【大象按】的方式,批注;第二部分,就总体情况,我围绕一个主题做发言。
现在开始: 对策:【大象按:前面是对问题的客观描述。如几号错几个字。现在开始找对策,似乎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是针对什么问题的找对策呢?——之前所有的描述,是说学生学习结果如何糟糕,但没有一字落在对学生“如何学得如此糟糕”的过程性观察上。所以,现在直接写“对策”,感觉早了。】 1、纠错【大象按:个人不喜欢这个词语。先了解“事实发生了什么”——学生事实发生了什么,学生的事实发生是没有对错的。不能先默认错——甚至现在都不知道“学生是如何成功的做到‘错’了”,就直接上来“纠错”。】
(1)“昨”天—— 师在白纸上,写一个大大的“昨”。【这个很棒。老师直接示范。需要辨别的是,老师是为了呈现这个字的样子,还是呈现自己写这个字的动作过程,还是呈现写这个字的脑海思考过程......,这个动作,指向不同的目的,会带来完全迥异的效果。从这个操作本身看,是第一个目的一,直接呈现这个字本身,那么后面学生只要对着画出这个字整体的样子就可以?】 师:“昨”与什么有关?【大象按:试图分析字理?老师自己写字时是这样思考的吗?班级优秀的学生写这个字是这样思考的吗?我不确定。但是,如果把写字当做一个动作技能来看的话,在一个动作技能学习过程中,插入关于认知的反馈,是不利于动作技能的习得。即便理解道理,也未必能发生正确动作。或者即便动作正确发生了,也未必需要讲出道理。】 生:“昨”与太阳有关。(她的声音很轻,需要倾听,低头,眼睛瞟着作业本,左手摁着本子,右手摆弄水笔)【大象按: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记录,很棒!目前是外在的记录。很好奇孩子脑海发生了什么。不过这是学习者中级练习的内容了。】 师:太阳又叫什么?【大象按:继续原来思路的提问。这里缺乏对学生的好奇,完全沉浸在老师自己的思路中。而老师自己的所谓“识字”的思路,我估计既不是老师自己写该字时事实发生的思考过程,也不是学生写字时发生的思考过程——当然,这个需要被证明或证伪。】 生:叫日。(仍旧低头回答)
师用红笔在白纸上,“日”里面的横,描红。 师:看清楚了吗?你错在哪里? 生:“昨”是日字旁,我写成眼目旁了。 师:把“昨天”这个抄写3遍。【大象按:这个指令很有意思。或许是默认这样的假设:知道字理,加上动作训练,可以帮助提高效果。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假设。】 生抄写,用时10秒。【大象按:这个记录很棒。有意识地关注时间。从这个时间来看,学生的手指肌肉、动作技能是没有问题的。】 师在白纸上,书写一个大大的“蒸”字。举在学生a面前。【大象按:强调“大大的”、“举””“面前”,都是为了确保学生“看到”吧?而且,把字举起来,有助于学生抬起头,看到孩子的眼睛。“天天向上”,容易发生“好好学习”。】 师:“蒸”有几部分组成?【大象按:提问所基于的假设,与前一致。】 生:两部分。(抬头,眼睛向上看,看不到眼球的转动方向。声音依然轻轻)【大象按:这个记录特别棒。第一次有意识地看到老师关注学生眼球。这个意识非常非常棒!】 师:哪两部分?【大象按:这个追问,是停留在字,而不是学习者对“字”的脑海处理过程。很好奇,老师观察到了眼球,是否这里有好奇孩子脑海发生了什么?这么问,学生只能对着外在的“字”,观察。而不会观察自己如何学习。】 生:(迟疑3秒)草字头,还有下面部分。(用手比划)【大象按:老师的这个观察记录很棒。学生迟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需要追问精确。】 师:“蒸”字还可以分为几部分?(站起来,把白纸移动,由远及近,慢慢移动,移动到距离她大约1米,停下来,让她仔细观察。)【大象按:追问再次丧失了了解学生思考过程的机会。老师还是停留在关心“字”。老师变化呈现字的形式。给孩子聚焦观察的机会,这是有价值的。从记录的角度,可以追问一下,这样的变化,带个孩子怎样的变化。这样的问话指令,需要学习。】 生:三部分。(面无表情,抬眼观察后,轻轻吐出语句,立刻低头,眼睛朝下看。)【大象按:我猜测是确认。眼球往下,更近确认。客观记录看,学生也确实完成了学习任务。】 师:哪三部分?【大象按:老师还是关心字,或者说关心孩子对字的判断。而不是关心孩子是如何学会这一点的。】 生:草字头,还有…… 师:中间部分不认识?【大象按:老师很敏感。这是学习者立场,能感受到学生的困难所在。并寻求确认。】 生点头。【大象按:这是最棒的一次互动。】 师:“丞”相的“丞”字。(在白纸上书写,让她观察。)【大象按:这次有变化,不是直接给孩子看字,而是看这个字的书写过程。】 生书空。【大象按:学生直接发生书写过程。漂亮。】 师:你如何记住这个字?【大象按:追问的方向很棒。是关心学生如何学习的。】 生:草头加丞加四点底。【大象按:学生果然是按照拆字的方式来学习?】 师鼓掌。【大象按:这个反馈,很自然。】 其它字,如法炮制。【大象按:是按照哪个方法?先说组字,再写还是先观察再写在汇报组合.....或许是,学生已经脑海形成了一看到字,就启动“我要看看这个字分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意识?然后抄三遍或书空三遍?】
检测:昨天 蒸干 一封信 报刊 回忆 相逢 杂志 增添 结果:错词,回忆。不会写词语:杂志 【大象按:有检测、反馈的意识,好。】
探讨:从“大白纸”到“小黄板”
1、很感谢张老师的记录分享。能感受到张老师是有咨询意识的,且对学习者的个案有关注,提到了“眼球”、“小黄板”,也不断用()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记录。
2、整个个案,我最想探讨的是“大白纸”与“小黄板”的差异,顺便回应下为什么我们要谈眼球,为什么我们要做90个学法基础练习。
3、如果我们把人的注意力,按照注意所投向的方向,分对内与对外。给学生看大白纸的时候,学生的注意机制是对外的,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也是针对外在自己的物,在讨论。讨论的内容,也是物本身。如这个字分几个部分.....而注意机制对内,则关心,面对这个外在的物,学习者自身发生了什么。这个个案中,老师给孩子提供的“大白纸”,就是外在于孩子自身的物。
而“小黄板”个案中提到的“小黄板”,则是内在于孩子的脑海的象。成为学习者,探讨的话题,是从外在的物走向内在的象。
4、大白纸与小黄板的差异。
大白纸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可以是学习者本人或者其他人如老师提供的,是不可改变的。现场的每个学习者,面对的都一样。
而小黄板是内在于学习者的,必须是学习者本人脑海出现的,是脑海发生学习过程的一个可视化的平台。每个学习者都不一样的。学习者可以按照需要主动调节小黄板的颜色大小等。
5、回到练习本身,与眼球本身。
学习者为什么要做练习——是在练习自己的敏感度。不仅是对外在物的敏感度,更是关注外在的物,在我自身引发了什么。
眼球,每个不同的方向,代表了大脑怎样的特点,这也是关心学习者内在发生了什么。学法咨询的问话格式,学法课本身,基于学的教法设计,等等,都是指向这个方向的。.....
6、如果要说建议,那就是建议老师练习“跟我学学法”的90则练习。
有意识地养成记录的习惯,有意识养成布置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的习惯。张老师的这个记录,更加让我相信,没有这样扎实、不走样的练习,直接进入中级学习群,学习学法咨询,甚至最后学习教法设计,都是揠苗助长的行为。90则练习,不是练多了,而是练少了。观察眼球的练习,就这一个技术,从07年开始,我们自己是练习了多少啊......现在后来的老师,如果不经过有意识的大量练习,想一上来就运用这个技术,怎么可能呢?——或许有例外,但我总觉得奇迹不那么容易发生。
7、最后一句话:成为学习者的过程,就是从“大白纸”走向“小黄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即学习。
群内即时交流:
河南张淼凤: 通过记录,观察孩子的表象,进而发现大脑内在图象,就是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老师先感受内在体验,对吗?
项恩炜: 对。老师先成为学习者,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
我点评,写得真实真诚,也直接。容易给人感觉我太自大了,太骄傲了。但主观上,是就事论事,就这个个案记录来说自己看法。
如有得罪,见谅!如有给他人不舒服的感觉,见谅。如果直接面对个案本身,有那么一点触动,感恩!
河南张淼凤: 谢谢项老师点拨,感谢成为学习者团队,会紧紧跟随,跟进,记录,交流,向着明亮那方,加油!
项恩炜: 一起加油!张老师的90则练习,可以分享看看吗?是不是微调下练习时,自己发力的方向会更有效一些?
朱 子:刚进群不久,收获很大! 从练习1开始,在满满地前行……循序渐进,脚踏实地!项老师的点评到位,一针见血!相遇在此,感恩!
河南张淼凤:90则练习,还没有整理,临近期末,忙。本周,下周,还要记录,辅导案例,并观察,发现自己的不足,项老师,你知道2015年,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是成为学习者,有目标,有实践,有指导,有陪伴
项恩炜:同行!
张淼凤老师整理时反思:
张淼凤老师反馈
读了项老师的点评,脑海中有亮光,但不够清晰。分几点叙述:
1、在指导学生识字时,关注学生脑海如何识记,发现路径。
2、在书写易错字时,放慢镜头,或者定格3秒,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再书空3遍,效果会显著。
3、在小学阶段的识字课堂,字理分析是其中的一种识字方法。还有意义识记、换偏旁识记、部件相加减识记等。
4、下文中,有一句话,没读懂:动作技能学习过程,插入认知反馈,是不利于动作技能的习得。
编者按:此涉及另一话题,项老师表示专题成文回复,敬请期待哦!关于张老师整理时反思,有待进一步交流!感谢张老师的分享,也感谢项老师百忙中拿出近一个上午的时间进行点评,为学习者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感恩!
相关链接:
第217期【怎样学习】学习方法咨询之“小黄板”治粗心
第218期【怎样学习】学习心理咨询之“我总是很急,怎么办?”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