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才培养|“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高端培训班讲些啥?闭幕式实况转播…

叶雯雯、李敏 档案那些事儿 2021-07-09



“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开班式报道,相信大家记忆犹新。2019年5月27日正式开班,李明华局长、靳诺书记、朱迪•彼得森博士到场致辞,10位中外专家倾情授课,35名经过层层挑选的学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培训、吮吸知识的营养。三周来,由国家档案局、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分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国际高端培训班,开设了哪些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学员收获几何?

2019年6月13日,在满载收获、依依不舍、渴望更多培训的期待中,“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宣告闭幕。贴心事儿为大家汇集了课程集锦、学员评价和珍贵镜头,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出席闭幕式,分享收获的喜悦!




01

闭幕式转播

2019年6月13日16:30,“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闭幕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主办方领导相继致辞,对培训班予以高度评价。


朱福强教授致辞

今天,我们迎来了“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结业仪式。“档案学深造证书班”(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rchival Studies)始于2003年,此番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局长提供了这次“移师大陆”的机会,在他的努力下,本次培训班才得以集结如此高素质的国内外师资队伍,并且能够在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学术殿堂举办。我还要特别感谢张斌院长积极热情地提供了如此美好的培训环境、精良崭新的教学设备、出色的师资队伍和强大的后勤支持。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朋友国家档案局外事办王红敏主任、李文栋处长及其同事们,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王健教授和若干为培训每天操劳付出的老师们及志愿者学生们,是你们的努力和奉献使得培训班顺利进行并圆满成功!

同时,我也要感谢学员们!你们认真学习,努力求知,不断进步。你们的鼓励、反馈和建议,是我们不断改进培训的动力和源泉。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不要放松,七月份交结业报告,合格者才能取得由国家档案局、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共同署名认可的结业证,届时“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将有335名合格毕业生。


张斌院长致辞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由国家档案局、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联合举办的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北京)结业仪式。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向出席仪式的国家档案局刘鲤生副局长、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证书班项目委员会负责人朱福强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学员们顺利完成阶段性学习表示衷心的祝贺!

特别感谢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国家档案局对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的信任!感谢朱福强先生和国家档案局同意将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这么重要的培训工作任务交由我院来具体承办,我们十分荣幸和骄傲!

朱福强先生是我院的老朋友,十分感谢他多年来对我院档案学专业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朱先生为这次培训班所付出的辛苦!感谢所有授课老师的精彩分享和辛苦授课!

特别要感谢国家档案局领导对此次培训班的重视和关怀!李明华局长亲自参加开班式并发表讲话,刘鲤生副局长亲自参加培训班结业式,即将发表讲话!感谢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王红敏主任及外办其他同志对培训班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对我院工作的细致指导和帮助!还要感谢我院王健老师和志愿者团队师生的全程服务和工作!各位学员肩负工作、学习的双重重任,刻苦勤奋,孜孜以求,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我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听说还有学员为了赶上“这班车”,从爪哇自费坐飞机回来参加选拔考试,学习精神让人感动!

就是这位粉衣学员啦!学习非常认真!

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人才,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学使用是档案事业的生命线。国家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档案工作,要求培养能够适应档案实际工作、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创新性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对这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就是从档案实际部门选拔优秀的档案工作进行深造学习。通过系统、深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你们可以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将所掌握的理论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实现质的飞跃和升华。这正是此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数字时代,我们将面临新的数字记录载体替代传统的纸质载体。这直接导致档案的管理对象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文件转变。在当前信息技术日益精进,且已广泛嵌入政务和社会活动的环境下,电子文件日益增多,文件管理与业务活动的联系更加密切,其真实性保障更加复杂,电子文件管理需要同时满足行政管理、生产管理、业务管理等管理活动过程控制和永久保管真实记忆的双重要求。我们很幸运地生活在这个新时代,但同时我们必须担负在新时代形成新理论和新实践的历史责任!让我们共同迎接和应对新时代给我们档案工作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明天,同学们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为档案事业贡献力量。我衷心祝愿各位学员工作顺利、事业进步!


刘鲤生副局长致辞

经过三周的学习培训,2019档案学深造证书班今天就要结业了。李明华局长委托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对为本次证书班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工作的朱福强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和诸位老师们表示感谢!对全体学员圆满完成培训任务表示热烈祝贺!

首先,我想感谢朱福强先生。他同意并支持我们将证书班移师北京,让更多优秀的中青年档案工作者有幸参加培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其次,要感谢所有授课老师,他们为此次培训做了精心的准备,每个人都满腔热情,毫无保留地给大家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再次,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自上而下给予的重视与支持。靳诺书记和郑水泉副书记亲自参加开班式。张斌院长不仅慷慨地提供了场地和设备,而且精选了知名专家冯惠玲教授等参与授课,使培训更好地达到环顾中外、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效果。另外,我要表扬外办的同志,他们从几个月前就开始证书班的筹备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全力为老师和学员们服务,付出了大量心血。最后,还要感谢王健教授和她的志愿者团队,感谢参与此次培训的全体学员,感谢你们的支持和信任。



在此次证书班即将结业之际,我对在座的各位提几点希望:第一,将此次培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应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第二,坚持学习和思考,虽然此次培训班结束了,但学习不应结束,老师向你们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你们学习的方法,希望你们在今后能活学活用,达到理与用的融汇贯通,成为各部门的骨干和专家人才。


02

课堂精彩回顾

短短三周,10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授课,讲课精彩纷呈,学员好评如潮。

以下按照上课顺序,分别介绍各位老师的讲课亮点与学员评价。

1. 朱福强

(Simon Chu)


【讲座专题1】情况介绍——档案工作基本原则与实践

【讲座专题2】办公系统中的文件:文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讲课亮点】作为证书班的第一位主讲人,同时作为证书班项目委员会负责人,朱福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档案学深造证书班”(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rchival Studies)的整体情况,包括举办目的、历史发展以及课程结构等;接着阐释了档案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比如如何理解archive与record,数据、信息及文件之辨析。基于ISO 15489,如何认识全生命周期的文件管理、文件系统,如何认知分类(Classification)、留存(Retention)和处置(disposition)三大文件系统功能。在“档案背景中的分类”部分,介绍了档案分类及档案整理的原则和理论基础。谈及“档案著录”,即Archival Description Using ISAD(G),分别阐释了26个元素组成的7个类别。

【学员评价】朱福强教授的开班第一讲为后面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基本概念的阐释,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内外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使我们对系统建设、档案分类、档案著录中的基本要素有了学术认知和实践透视。


2.朱迪·彼得森

(Trudy Peterson)


【讲座专题】档案的本质:公共项目、法律问题和职业道德规范

【讲课亮点】为了便于理解课程内容,朱迪·彼得森教授从基本术语入手,一是概念类术语(如document/record/archive/private or personal papers/artificial collections/principle of provenance等),二是档案性质和功能术语(authenticity/authentication/reliability/integrity/use ability/appraisal/primary value/provenance/repository等)。继而辨析词意(如document/record/archive三者的关系, libraries与archives的区别等。不仅阐释了文件档案在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非现行阶段的效用等,还用大量海报、档案编研产品展示了档案展览、档案编研的思路、途径与成效,同时分析了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学员评价】授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内容丰富,教材准备十分充分,如同置身美国国家档案馆。善于通过讨论,调动积极性,使大家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3.蔡长贞

(Sarah Choy)

【讲座专题】档案的法律问题

【讲课亮点】作为香港立法会档案馆馆长以及国际档案理事会立法事务委员会委员、档案利用原则工作组和知识产权工作组成员,蔡长贞老师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真知分享给大家。她一再强调档案工作合法合规的重要性,阐释了文件/档案与法律的关系,介绍了欧盟、美国、新加坡的相关立法现状,指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传统和制度,对同一主题的法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规定。进而阐释相关法律原则、规定并对其释义进行分析,告诉学员学习如何理解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示在必要时要与律师沟通。

【学员评价】蔡长贞老师的课令人受益匪浅,知识密集,内容丰富,环环相扣,条分缕析,对当下的档案法治建设很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4.李相敏

(Sangmin Lee)

【讲座专题】档案鉴定

【讲课亮点】李相敏教授以“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Appraisal Theory and Practice)为主题,称“文件鉴定”(Records Appraisal)而非“档案鉴定”(Archival Appraisal),从概览入手,对文件鉴定的价值鉴定理论(Value Theory)、宏观鉴定理论(Macro Appraisal)、职能鉴定理论(Functional Appraisal)作了详尽的介绍,最后结合这些理论阐述了其在协同管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以及五种现代价值理论的分析工具等内容。李相敏教授结合理论与实践对鉴定这一专题进行了全面的讲授,学员们学习过程中十分投入。

【学员评价】李相敏老师的课程,偶尔穿插中文,易于对英文的理解;这对于班上很多没有档案鉴定实践的学员来说,相当于启蒙课。活跃的讲课气氛,韩国巧克力,阿里郎舞蹈,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5.毕观华

(Kuan Wa Pitt)

【讲座专题】电子文件管理

【讲课亮点】毕观华馆长将“电子文件管理“的主题细分为Keeping records  (and archives)in a hybrid recordkeeping environment,Illustration of a e-record Keeping system based on email records as the dominated form of business transaction,From Records to Recordkeeping三个主题,始终围绕records和recordkeeping system展开,强调文件与业务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No transactions, no record”。所谓“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学习经验,接受教训,方能勇往直前。

丰富的实例,令人目不暇接;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精要纳入其间,听来更加受益匪浅。多达400多页的课件,根据学员提出的问题,一改再改。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给学员授课,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敬佩!

毕观华老师签名赠编研产品

【学员评价】毕馆长最令人感动的是敬业精神,刚刚做完手术便赶到课堂;废寝忘食备案,高度认真负责。生动翔实、富于哲理的经典案例,很好地诠释了讲课内容。回到新加坡之后,马不停蹄寄来档案编研产品,送给中国人民大学。这一切,让大家深受感动。 


6.冯惠玲

 

【讲座专题】数字记忆与档案资源开发

【讲课亮点】冯惠玲教授以记忆这一话题和当前记忆危机这一背景切入,多方阐释了多学科对数字记忆的概念及特点的界定;继而聚焦于通过主题式组织、跨资源整合、参与式建设及艺术化呈现构建数字记忆的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及北京记忆数字人文项目为范例,生动翔实地阐释了构建数字记忆的多维价值(文化价值、资产价值、档案职业价值),以及在研究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

【学员评价】冯惠玲教授的课程,内容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贯通中西,不愧为大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冯教授深夜备课、孜孜以求以及1.25G的课件无不感动着所有学员;对档案事业的执着,对档案领域的酷爱,深深影响着大家。


7. 安小米 

 

【讲座专题】ISO文件管理标准及其发展

【讲课亮点】安小米教授在概述ISO/TC46/SC11以及相关系列标准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ISO/TC46/SC11标准的国内外具体应用案例及共同点,进而引发如何协同应用ISO/TC46/SC11标准的思考。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新标准的修订情况和对ISO/TC46/SC11标准的未来建议及新路径。对于开拓学员的国际视野、遵循国际国内标准具有重要作用。安教授还呼吁大家努力钻呀,争取未来能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学员评价】安小米教授的课程打开了国际标准的视窗,对于一线档案工作者来说,了解这些知识并树立标准化意识十分重要。无论文件工作还是档案工作,无论纸质环境还是数字环境,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

 

8.王健

【讲座专题】数字转型时代的聚变与辐射——新媒体的威力

【讲课亮点】王健教授在开课之首便对“数字转型”和“新媒体”进行解题,以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为切入点,分别从档案社交媒体的威力、档案网站的吸睛真谛、大数据再现历史辉煌等三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数字转型时代运用新媒体实施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实现转轨飞跃的发展策略与路径,展示出移动互联时代档案界的重要发展机遇。她结合《社交媒体平台上档案利用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以大量翔实案例阐释了社交媒体平台上档案利用“四化”创新模式(即社会化、精细化、互动化、实时化)及其对档案资源建设的借鉴价值;同时还展示了国内外社交媒体、网站、大数据建设的丰硕成果。此外,王健教授还给各位学员准备了一个惊喜,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中心”主任西蒙·马尼奥教授介绍了数字人文新视角,作为对讲座专题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同时布置了思考题,为下一场主题讲座奠定基础。

【学员评价】王健教授的讲座站在时代前沿,非常贴近实际,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示与鼓舞,仿佛看到档案界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春天,对数字转型时代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课堂多姿多彩,学员欢欣鼓舞。留给各组的思考题,奖励各小组认真钻研的书刊,连同“档案那些事儿”国际档案周明信片,给大家留下了美好回忆和集体记忆。


9. 钱毅


【讲座专题】新技术环境下电子档案管理演进

【讲课亮点】钱毅副教授以幽默的授课风格开场,一一点名互动。授课内容以电子文件/档案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现代档案管理国家战略与技术背景为依托,梳理了档案信息化的起步、准备、发展及协同管理阶段,以一种新视角提出了电子档案管理“三态两化”理论,即模拟态、数字态、数据态及数字化和数据化,最后就电子档案单轨制的建设要素和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很受启发,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与长期保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学员评价】有限的课堂无法容纳无限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学员们更加体会到在新技术条件下,电子档案管理对档案人而言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前行,做懂技术的管理人才。


10. 彼得·霍斯曼

(Peter Horsman)

【讲座专题1】档案著录

【讲座专题2】社交媒体之档案化管理

【讲课亮点】彼得·霍斯曼教授是最后登场的老师。第一讲“档案著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于概念解释和解题,包括著录定义、著录目的、著录与组织、著录成果、著录主体、著录点、元数据等;第二模块则是不断变化的数字环境下著录工作的实施,具体内容包括从纸质检索工具到系统实现的转变、EAD及其应用、元数据模型和访问系统等。第二讲“社交媒体档案化管理”阐释了社交媒体的定义、为什么要归档社交媒体文件、社会媒体文件的鉴定、法律和道德问题、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归档流程、社交媒体归档中的技术问题等,重点讲解了归档程序中应用的OAIS 功能模型。

【学员评价】彼得·霍斯曼教授基于数字时代的挑战,讲解了诸如社交媒体等以前不曾遇到的“非传统意义上的正式文件”的管理难题,这些新问题、新挑战不可回避,唯有加强研究,方能紧跟时代,做新时代记忆的守护神。


03

特殊集体记忆

刻苦学习 认真研究互动探讨



国际档案周明信片成为留下特殊记忆的载体


我们一起登陆国际档案理事会世界地图


曲终人未散,来日再相逢!


结业不是结束,

而是起跑线!

期待再相逢!

下次培训,相逢何时?

未来培训,有何需求?


撰  文:叶雯雯、李    敏

图  片:李    敏、叶雯雯、朱菡雨

编  辑:叶雯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