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牢骚的一首宋词,让人不敢恭维!
关注读书狗子
诗词生来便带有“歌以咏志”的属性,因而抒怀抒情便成为诗词的核心用途。屈原之《离骚》、魏晋之风骨、乃至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大多都是表达情感、抒发怀抱之作。
大多文人落寞之时多有感慨之语,便会借诗词赋之。譬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以及苏东坡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秦观的“郴江幸自饶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等等。这些诗句都是诗人心有不平,不吐不快之语。说过分点,便是“从来诗赋牢骚语”!
以“牢骚”形容诗句确实有辱斯文了,但有这么一首宋词却实实在在是一首“牢骚之语”,可以说是史上最牢骚的宋词。便是北宋词人孙洙所作的这首《菩萨蛮》:
"菩萨蛮
北宋·孙洙
楼头尚有三通鼓,
何须抵死催人去!
上马苦匆匆,
琵琶曲未终。
回头凝望处,
那更廉纤雨。
漫道玉为堂,
玉堂今夜长。
"要理解这首词的牢骚之处,首先要了解其作词的背景:据说孙洙任职翰林学士,专为朝廷起草诏书。某一天晚上,孙洙正在朋友家参加酒宴,当时正沉迷于一个歌姬的琵琶曲中,兴头之上很不愿意离开。但又迫于皇命,宫内宦人催的紧,只得离席去翰林院。完成诏书的起草工作后,孙洙写下了这首牢骚词,以表遗憾。
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便不难理解其意。且看孙洙的牢骚语:“楼头尚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古代皇城夜晚每过一更便敲一通鼓。还差三通鼓便是离天亮还有三更呢,又何必急着死命地催人走呢?可见孙洙流连不舍,抱怨皇命不近人情。可是皇命难违,只得“上马苦匆匆”,虽已上马,却依然回味着“琵琶曲未终”。留恋遗憾之情、抱怨之意尽皆溢于言表!
下阕更进一步描绘这种留恋不舍之情:“回头凝望处,那更廉纤雨”,人在马上,心却还在酒宴上,回头凝望,怎奈被蒙蒙细雨遮住双眼,以景语说情,颇有蕴藉之愁绪。而末句“漫道玉为堂,玉堂今夜长”中“玉堂”即指翰林院,人人歆羡的高官,而孙洙却是坐在“玉堂”难挨长夜漫漫,回环之间,更见遗憾与愁绪。
这首词,于表达情感颇有佳处,但所抒发的情感却着实令人为词人汗颜。苏东坡、李白、辛弃疾之属意欲报效国家而不得方才抒发苦闷,说些“牢骚之语”,但这位孙洙身居翰林学士之职,面对起草诏书的大事,却留恋酒宴琵琶,抱怨皇命,写词发牢骚,实在是不敢恭维!
读书狗子
每天一首古诗词
唐诗|宋词|古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