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关注|在风云激荡中谱写新篇章!城市发展这五年……
2020年渐入尾声,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也临近收官。
站在下一个五年的新起点,“十四五”规划建议再次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写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回望过去五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56.1%,到如今已突破60%;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雄安新区搭建出“未来之城”的高质量样板……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五年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城市建设也是如此,不争一时功利,争的是民心所向,争的是风韵与传承。
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创新城市、人文城市、紧凑城市……各个领域里,城市荣誉纷至沓来,城市名片被一次次叫响。每一座城市,都是时间的作品。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城市治理考验智慧,韧性城市等的建设依旧任重道远。
大时代有大激荡,也注定有大作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下一个五年浩荡而来,紧紧抓住城市这个“火车头”,必定能开好局、起好步!
“抢人”,抢的是城市先机
“十三五”规划中写道,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有序自由流动。
人才,是一个城市永葆活力的灵魂。只有人口净流入不断增长,一个城市才有持久的竞争力。
过去几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户口”的概念越来越弱,“零门槛落户”的城市越来越多了。
12月14日,福州发布新政,明确不设学历、年龄、就业创业限制,外省市人员均可申请当地落户。福州因此成为继石家庄、南昌、昆明之后,全国第四个出台“零门槛落户”政策的省会城市。
而早在2017年,自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郑州、济南等地起,城市“抢人”大战已此起彼伏。
多数城市抢的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双循环的大背景下,这些年轻人正在重塑一个个城市的产业与消费格局。
送户口、送补贴、送房子……多数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对学历型人才完全敞开怀抱,并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城市购房补贴一般在1—10万元之间,力度大的城市租房补贴甚至达到了1500—5000元/月。
比如,武汉承诺大学生八折买房,临空港经开区首批392套大学生安居房以6800元/平方米出售;郑州给予青年人才首次购房一次性补贴,其中博士10万元、硕士5万元、双一流本科生2万元。
更让人们欣慰的是,一向“高傲”的一线城市也开始快马加鞭,加速打破户籍的藩篱。
“来了就是深圳人。”其中,深圳门槛最低——全日制大专,年龄35周岁以下,即可申请落户;其次是广州,今年12月16日,广州发布“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在28岁及以下,就能在广州7个行政区实现落户;今年9月23日,上海宣布除应届博士外,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生可直接落户;而在2018年,“全国最难落户”的北京,也开启了积分落户时代……
这还只是起步。随着户籍大门全方位打开,下一阶段新的城市挑战也应运而生:不仅要引人,更要留人。
过去,城市里的人们热衷于讨论CBD、高楼地标;现在,大家更关注城市的内涵、公共服务,以及由此而来的获得感。
户籍政策对城市吸引人才的影响明显减小,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水平才是“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居民用脚投票,城市也必须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品质时代。
安家,租购同权脚步近了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过去几年,房价稳了,民心也稳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步伐未曾停歇。
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住房发展向住有所居目标大步迈进,2019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平方米、48.9平方米;全国棚改累计开工超过2300万套,帮助5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
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84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03万平方公里。
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即使是租来的房子,也能在城市安家落户。
比如12月22日,苏州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提出租房可在社区公共户落户、积分落户与南京互通等重大举措。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列为2021年的七大重点任务之一。城市租购同权的下一程,值得期待。
新的住房供给从何而来?“十四五”规划给出方向:“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另一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同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但与此同时,不能忘记“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十四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具体来说,城市化地区要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将更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则要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生态功能区需要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镇转移并定居落户。
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舞台上,一个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正在稳步勾勒。
创新,城市治理更精细
“十三五”规划提到,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事实上,发挥大数据优势,近几年智慧大脑已悄然在各大城市的躯干中有序运转。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城市政务“一网通办”,逐渐成了众多城市管理的“新基建”。
然而,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远大征程上,不仅市民需要数据赋能,管理者也迫切需要一张由数据编织起的大网,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一网统管”或许正在引发下一场的城市治理创新变革。
在上海,这是一项疫情下由技术倒逼引发的管理创新。在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上海首个“一网统管”防疫专页上线。在一张页面上,连接市、区、街道三级网络,对居民楼、楼宇、园区、工地、商户展开“地毯式人员排摸”,消毒、人员聚集等防疫信息都能清楚地在屏幕上展现。
口罩预约、居民登记信息、查询疫情,企业复工备案……上海一批如“汇治理”等小程序、APP,在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而火线开发,结果出乎意料地重塑了传统行政方式。
城市建设快了,也不能忽视潜伏而来的“城市病”。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的典型表现,也是大城市发展中最难以治理的突出问题。而发展轨道交通,就是解决“大城市病”,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十三五”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全域时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报告显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将有43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8000公里。
如果说几年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城市开发的TOD模式还是一个新鲜词,眼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杭州等多个城市早已经把TOD融入了城市规划的肌理之中。
比如在重庆,最近就宣布将对标东京、香港等先行城市,对重庆98处轨道交通场站进行TOD综合开发,同时将轨道站点细化为商服型、枢纽型、公服型、产业型、居住型五种类型。
开放,双循环下的新格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城市对外开放的脚步不能停。
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炉,代表我国“最高开放水平”的海南自贸港横空出世 。
随即,海南成了全球投资的热土,平均日增市场主体800户,仅7月单月新增2.53万户,同比增长36.66%;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5倍,日均销售额超1亿元。
不止是海南。越来越多的省市都在尝试借贸易开放“弯道超车”。
纵览中国自贸区的版图,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一枝独秀,几年来已扩容至21个,包括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海南、山东、江苏、河北、云南、广西、黑龙江、北京、湖南和安徽。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城市加入自贸区的大家庭,成为双循环格局下的重要载体。
在高增长机遇的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
展望下一个五年,改革宏图正在徐徐展开,城市建设亦摩拳擦掌。
“十四五”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继续进行和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的关键五年。城市建设的接力棒已经在手:你好,城市的下一五年!
版面欣赏
■出品: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阿嫱
■编辑:杜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