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市:勇立潮头敢争先 改革创新不停步|建党百年 城市华章

张亚欣 中国城市报 2022-05-21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不得不提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谈起改革开放,深圳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它的崛起和发展引得世界瞩目。


从昔日的小渔村到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新兴移民城市、“中国硅谷”,短短40多年,深圳在创造“深圳速度”的同时,也被贴上了许多备受瞩目的标签。


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就没有如今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深圳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勇立潮头,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同时,也在体制机制上敢于创新,树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面典型之旗。

深圳市中轴线全景。人民图片

制度创新,改革先驱

自1980年8月26日设立特区以来,深圳市经过40年的顽强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GDP从成立经济特区前的1.79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2.76万亿元,从一个纯农业小县一跃成为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前四的现代化科技大都市。


与4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深圳面积是当年的6倍,人口是当年的42倍,GDP爆增为当年的14000倍。


实际上,深圳经济特区在建立之初面临着经济建设无从下手的尴尬,如何从制度上创新才是破局的关键。因此,探索由传统计划经济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成为那个时代的热点和风向。


“深圳能够取得当前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胆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深圳市原市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指出,深圳的确发挥了改革先行的作用。


1995年,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该框架以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十大体系为核心,涉及3000多家机构和公司,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深圳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在政策和制度的鼓励下,深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做到了许多“第一”:在全国率先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大幅度精简政府的审批事项,从728项减少到305项,减幅57.8%;大力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从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末,基本上清理了“三乱”;1996年,深圳大胆探索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产权多样化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做强做大国有企业……


近年来,深圳又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次破冰商事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法检人员职业化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出深圳新的活力,放大了经济发展的财富效应。2018年,深圳GDP为24221.98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过香港的24022.44亿元人民币,而深圳这一指标在1980年仅为香港的1/2500。1980年中国人均GDP为156美元,深圳人均GDP为70美元,香港则是数千美元,而今天,深圳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基本进入发达经济体水平。


除了制度的创新,深圳发展也得益于本土经验的推助。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此前公开表示,“不平衡发展模式+资本盈利水平的保障”是深圳发展的核心经验。


曲建说,通过把香港资本和深圳本地劳动力结合,形成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形成增加值的一部分以缴纳税费方式返还地方,一部分以工资方式发给工人,还有一部分中资参股后分得红利。完成“第一桶金”积累后,深圳开始大规模投资建设,利用境内外贷款将深圳推到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上。

建设中的深圳市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人民图片

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到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地铁已成为城市的发展动脉。地铁为城市居民带来交通出行便利的同时,也提升着城市的运作效率,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共有45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开通地铁的城市有38个。


国内不少城市正在努力完成“地铁梦”,深圳也不例外。


2020年,各城市轨交运营里程和增长幅度排名再次发生变化,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青岛轨交运营线路总里程位列全国前十;从运营线路长度增幅来看,成都、杭州、深圳位列前三。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梦想加速照入现实。支撑它的除了依托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铁路构建的“超级环线”外,深圳在过去40余年中落成的新型交通体系建设功不可没。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深圳公交地铁线路现已完成一、二、三期工程1、2、3、5、7、9、11号线及4号线南段总计288.4公里、206个车站线路的建设任务,同步建成了罗湖、福田、深圳北站、深圳东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完成了近百项市政代建工程。目前,深圳公交地铁在建线路14条(含延长线)、在建里程达到264公里、167座车站。2020年6月29日,深圳地铁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项目已开工。


此外,深圳还在深港之间布局“东、中、西”跨界轨道体系,逐步放开大珠三角人员的跨界政策,实现两地城市生活的自由流动。相关消息显示,深圳还将规划港深西部快轨、广深第二高铁延伸香港、港深汕城际等多条通道,深化与相关的跨界交通合作;研究新增前海口岸、深圳东站口岸、深圳坪山站口岸,深港之间的联系将更加便捷。


2019年,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公布了《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公众咨询稿)》,计划到2035年,深圳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以及莞惠核心区枢纽间半小时直达,与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高铁直达率达90%;全市轨道站点10分钟步行范围覆盖全市70%以上区域,基本实现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据统计,2020年是深圳开通线路里程最多的一年,新开通6条(含4号线)、合计107公里的地铁线路,这使得深圳地铁总里程(含4号线)达到411公里,加上总长11.7公里的有轨电车,深圳轨交运营总里程近423公里,排名位居全国第5。


不难看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把深圳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升级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将逐步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深圳还将发挥湾区合作优势,与香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门户,进一步向全球城市迈进。


地铁虽然能为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其建设成本高昂、运营维护费用不菲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在22座主要地铁运营城市中,全年实现盈利的城市仅有7个,分别是深圳、武汉、沈阳、南昌、济南、厦门和兰州。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7座地铁运营盈利城市中,深圳独树一帜。2020年深圳地铁的营收达到208.28亿元,净利润达到111.02亿元,扣除政府补助之后实际经营利润达到110.66亿元。深圳地铁的净利润已超过其他城市净利润总和。据了解,深圳地铁取得如此高收入和利润的关键,是借鉴了香港地铁“轨道+物业”的运营模式,营业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2020年深圳地铁208.28亿元的营收中,将近150亿元来自房地产收入,占比超过7成。

5月27日,中铁四局施工人员在深圳北站外铺设赣深铁路广东段南端大里程方向最后一对长轨。当日,随着中铁四局铺轨机组将一对长轨与深圳北站线路南段成功对接,赣深高铁广东段南端大里程方向正线铺轨全部完成。赣深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将于2021年年底通车,届时赣州和深圳两地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最快6个小时左右压缩至2个小时以内。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打造高质量发展的

科创新高地

如今的深圳,科研与科技实力有目共睹。


从简单的来料加工逐渐到自创生产线,从抄袭仿造的“山寨”到自主知识产权,深圳以40年的进阶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硅谷”。


1979年,深圳石岩随着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企业——上屋怡高电业厂落户,揭开了承接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序幕,也由此激活了国内“三来一补”企业招商引资的热潮。这种红火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后,国内其他城市也借助税收和人力成本的政策性优惠增强了吸引力,深圳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陆续外迁,成为深圳开启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开端。


深圳特区政府在1992年提出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以摆脱密集加工产业的束缚。彼时的产业转型被外界称作是“以退为进”,但它像一块磁石,正在汇聚科技创新的全要素集成,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重新分配彻底改变了特区产业发展的格局。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深圳后来也逐步建立了人才集成、科技成果、资金支持、创新科技开发体系、政策环境、法律法规保障、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七个体系,逐渐持续向前推进。


即便在金融海啸肆虐之时,深圳以华为、中兴、比亚迪、迈瑞、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取得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当年已达到8711亿元,而在1991年,这一数字仅为22.9亿元。


《深圳市2020年度知识产权白皮书》显示,2020年,深圳市国内专利授权222412件,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33.4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1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达83.77%;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209件,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商标申请584659件,同比增长16.72%,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达1730268件,同比增长23.88%,商标申请量和注册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外观设计金奖2项,获广东省专利金奖8项……


实际上,上述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是在深圳缺乏名牌大学的背景下交出的。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西安等地相比,深圳高等院校稀少,创新主要靠的是草根企业,全市73%的授权发明专利来自民营企业。正是这些民营企业,组成了深圳无与伦比的产业创新大军。


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看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逐渐在深圳形成,而腾讯的发展正得益于深圳的创新生态。


“深圳成就了我们,这里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滔也提到,大疆设于深圳,依托深圳等珠三角城市成熟的产业链和人才储备的发展创新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而大疆率先发展和突破,也为深圳集聚了大量的无人机专门人才和成熟产业链。


从40多年前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家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几乎为零到目前拥有5G技术、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新能源汽车、柔性显示器(屏)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深圳已走向世界创新前沿。


同时,深圳也在积极构建完善的金融生态服务实体经济,建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业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深圳证券交易所、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其中深圳证券交易所是全国两大证券市场之一。


2020年8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深圳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希望创业板越办越好,办出更大优势和特色;希望把深交所塑造成为优质的创新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


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来深圳上市,更加丰富完善深圳的资本市场,与上海的科创板形成南北两翼发展格局。深圳将离国际金融中心越来越近,反过来将进一步支持本地的中小型创新企业加快对接资本市场。


如今,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基础上,深圳正主动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玉汝于成的勇气与决心,以创造时代辉煌的锐意与豪情,加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动能核心、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新高地。


开放、包容,

持续完善人才链

“来了就是深圳人。”曾有无数人因为这句话的鼓励只身来到深圳,在这里挥洒汗水、安家落户。


尽管从今年开始,根据深圳最新的政策,落户有所收紧,但仍然无法改写深圳是中国最大移民城市的事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56.01万人,但绝大多数为外来人口,人数超过1400万。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梅参与的一项“深圳吸引人才要素”研究表明,深圳吸引人才的要素中,“城市包容性”以62.44%的比例位居榜首,“事业发展机会”以40.37%比例位居第二,“收入水平”以33.7%比例位居第三;而“人才政策引力”则以18.97%比例排在第七位,国际化程度、创新精神和城市竞争力均排在政策引力之前。


因此,不难发现,真正吸引人才去深圳拼搏的并非是落户政策,而是这座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所拥有的包容性。


王梅认为,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包容性是深圳最大的魅力所在。深圳快速成长,经济总量位居国内城市前列,事业发展环境较好、发展机会较多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部分人才而言,补贴并非选择深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属于意外收获,更多的还是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以及优质的工作机会。在深圳这样一座高度市场化的城市,有了事业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问题便迎刃而解。


同时,在招贤纳士这方面,深圳从未落后。2010年,深圳市启动“孔雀计划”,大规模、大手笔、成体系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60万至300万元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2016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并制定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资助、博士后科研资助、“人才安居”、鹏城杰出人才奖、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等一系列人才配套措施。而这些政策措施与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服务的全过程。


近期,深圳市人才工作局透露,将通过打出人才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构建一流人才生态,着力打造全球智汇深圳样本,如建立健全科技关键技术项目悬赏制,吸引全球人才“揭榜挂帅”;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重构人才分类评价激励体系,由“以帽取人”转为“以岗择人”;释放重大载体平台的引才、聚才效应。


这意味着深圳正从过去依靠政策吸引人才向依靠优良的环境和文化集聚人才转变。有专家分析称,人才政策更加突出用人主体和市场主体作用,把人才引进标准、评聘标准交给用人主体,这不仅更加符合人才管理规律,也更加符合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新的人才政策树立了全球引才导向,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也加强了通过事业发展潜力引才留才的导向。未来深圳将不断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人才发展构建施展拳脚的舞台,实际上就是要以事业发展潜力来引才聚才。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深圳将会更注重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及教育链之间的融合,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版面欣赏

■出品: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亚欣

■编辑:杜汶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