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谊集团:多元开拓与时俱进 创新求变跨越发展|建党百年 企业风采
“智建天下,人人都有宜居的房子,是我们的使命。到2030年,服务1亿住户,创造1000万个就业机会,帮助1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是我们的愿景。”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鸣的一番话,道出了建谊集团乘风破浪谋发展的决心,“面向未来,建谊集团将继续通过专业化、多元化、平台化的产品和服务,释放信息技术的力量,把平台信息技术价值转化为客户价值,推动中国建筑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建设进程。”
北京建谊集团机电工程师用BIM云平台进行建筑机电工作检查。
创新求变:
从单一走向多元
“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矣。”张鸣的经营理念让建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筑业迎来发展蓝海。有着多年海外工作经历的张鸣对装修领域颇为熟悉,面对国内尚处起步阶段的建筑装饰市场,张鸣决定离开工业管理领域,转投建筑装饰行业。
“1992年,40岁的我辞去了厂长职务,只身来到北京,与中建一局合作创办了北京建谊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张鸣告诉记者,30年转瞬即逝,但一切都历历在目,其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便是他主动求变、追求创新的经营理念。
1992年7月16日,北京市丰台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成立北京建谊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经过半年多的筹划,北京建谊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正式营业。“我们是国内首家使用电脑进行装修设计的单位,图纸、模型都非常精细,这为我们带来了巨大优势。第一年,我们就赚到了500万元。而到了第二年,公司盈利高达5000万元。”张鸣表示,建谊在装饰装修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犹如抛物线迎来了增长拐点。
但出人意料的是,张鸣认为建谊很快就会到达抛物线增长极限点,因此必须做出改变,寻找破局点。张鸣在考察香港建筑市场时发现,装饰装修行业受到前端技术的制约,行业成本无法再降低且效率难以提升,要想把装饰装修行业做到极致,就必须走到前端去。
1997年,建谊开始了第一次跨越,从装饰装修向施工总承包转型,与中建合作成立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北京北谊分公司。1997年至1998年,建谊组建了北京铭迪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建谊力基幕墙分公司、北京建谊建筑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宏图装饰公司,并荣获1997—1998年度“北京市建委系统优秀建筑装饰企业”荣誉称号。建谊成为建筑工程与装饰装修一体化公司,以上游带下游,将劣势转优势,实现了人才(装饰装修设计师+施工队伍)和资金储备的两端拓展。
2000年左右,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遇到瓶颈期,张鸣再次寻找破局点。迈入新世纪,国家进入大发展期,房地产成为新兴行业。此时,建谊利用原有的资金、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进军地产行业。“在工程上的竞争力和对难度的勇于挑战成为我们的优势。”张鸣介绍,建谊主打“医疗建筑”品牌,形成了北大、北京、协和、邯郸医院四大精品项目。通过建筑业上端投资,建谊实现了第二次跨域转型,由单一经营走向多元经营。
“每次到达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我都非常骄傲,也会想起建谊为社会创造了上百项大型优质工程,其中数10项获得国家、北京市行业奖项。”张鸣表示,经历两次跨域转型后,建谊实现了“装饰装修+建筑工程总承包+房地产”的纵向建筑行业场景整合,将业务延伸至全行业新市场。
紧跟时代:
开发先进技术,构建行业平台
2012年前后,我国房地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成为趋势。
“人们都说穷则思变,但我认为不能等到失败了再考虑改变。”张鸣在不断学习、考察中了解到,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2012年12月10日,建谊提出开发BIM技术、大数据、互联网;2015年,建谊收购了ChinaBIM网,走向数字化、工业化发展道路。张鸣表示,以建筑为主线,拉长生命链,以平台化聚合供给资源、技术资源、金融资源,用模型改变产业、用供给改变市场、用金融实现高速发展,正是建谊的发展之路。
2016年,建谊借助工业互联网发展,创建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简称CIIP)铯镨网,成为工业互联网联盟—建筑行业垂直特设组,使得建谊走在了行业前沿;2018年,建谊以中白产业园为基地,收购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60%股份,成立数字城市公司,并成为中白工业园唯一两家入院企业,为欧洲架起平台;2019年,在美国成立Talace,为美洲架起平台、吸引建筑行业公司入驻、并成为建筑协会的会员广纳资源;2020年,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名为铯镨平台、铯镨公司。
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谢强告诉记者,铯镨平台建筑产品模型体系以物理、管理、工业三大赋能为核心,物理模型进行线上虚拟建造,管理模型线下指导前台施工、现场安装,族模组体系指导工厂加工生产,供给到小前台工地,通过模型海量数据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应用,实现数字孪生。“在平台上进行建筑设计,就像在桌子上拼乐高积木一样。”谢强说。
在进行信息化、平台化转型的同时,建谊也在开发钢结构建筑产品。2014年,建谊以北京丽泽作为样板楼,实行装配式钢结构;同时,将成寿寺作为实验性项目,率先进入钢结构住宅领域。随后,建谊在白俄罗斯、美国广泛推出中国钢结构。2018年,建谊实现了钢厂定轧第三代钢结构产品,实现了建筑业和钢厂定轧的深入融合,实现了数字化、模型化、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2020年7月,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牵头的《钢结构住宅评价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建谊集团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苏磊作为企业代表,参与了钢结构住宅的规范编制以及体系研发。
“钢结构建筑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有着许多优势:回收率高达80%,施工时间节约60%,基础费用降低20%,主体结构费用降低15%,二次结构及精装费用降低45%,外围护费用降低20%,机电费用降低30%,措施费用降低50%。”张鸣表示,在建材生产阶段与建筑施工阶段,钢结构建筑的碳排放优势也非常明显。为助力实现碳中和,建谊将持续推广钢结构建筑。
党建引领:
打造先进企业文化
据了解,北京建谊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于2017年迁移到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目前党支部有在职党员20人,其中正式党员18人,预备党员2人。“抓党建工作对于建谊来说,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企业文化的升华。”张鸣说。
程浩曾担任建谊集团行政经理,如今主管企业文化建设,每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工作都由他来组织协调。“去年,在丰台区组织的一次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同事们一起学习了党史和廉政教育,这是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苦发展历程,以及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这让我们更有动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为祖国的建筑事业添砖加瓦。”程浩说。
在上述培训结束后,主办方组织了集体参观军事博物馆的活动。程浩并非第一次参观军事博物馆,以前他总会沉醉于国家生产的新式武器。此次参观与以往不同,目的地是抗美援朝展览馆。看到长津湖的微观模型以及陈旧的战略物资,程浩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为祖国如今的成就感到骄傲。而在旁边的留言区域,看到同胞们留下的深情感言,程浩顿时热泪盈眶。
“在街道党组织的引领下,我们经常组织党建活动。如今集团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办法,让活动形式更加丰富。”程浩表示,在党建引领下,企业涌现出许多优秀党员和优秀员工。
张晓琳是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习和工作期间,对待专业务实求新,深入工程现场吃苦锻炼,踏实认真进行科研、设计工作。工作以来,张晓琳自主学习建筑参数化、概念设计,培养科学分析、技术创新及设计能力,于2016年获北京建谊集团年度创新个人荣誉。
“以党员的标准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榜样意识,提升员工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建谊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与企业文化继续融合。”程浩希望未来集团党员规模能够扩大到百人,创立建谊集团党委,让企业党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图片由北京建谊集团提供)
版面欣赏
■出品:中国城市报
■作者:刘唤宇
■编辑:杜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