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黄茂兴等 东南学术 2023-03-12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

刊于《东南学术》2021年第4期

黄茂兴教授


作者简介(执笔人)

福建师范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军军,经济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易小丽,经济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俊恒,管理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黄茂兴,经济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时期的跨越发展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书写下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贫穷落后到国强民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回顾和总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民生谋福祉、为发展谋新篇。100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中付出了艰辛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回顾过去,把握现在,谋划未来,我们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领导中国经济建设走过了光辉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


1.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也是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广东、两湖地区积极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为土地革命做了充分准备。党的一大提出“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为打破旧社会私有制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大进一步对田租率作出了限制;党的三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了保护农民利益对革命的必要性;党的四大再次强调了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向国民党政府要求以官地分给贫民”;党的五大提出了没收地主租给农民的土地。“耕地农有”的主张,奠定了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政策方向,这一时期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运动,从广东发展至两湖地区,部分地区已发展至土地革命阶段,虽然过程曲折,但为后期开展彻底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2.土地革命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了因地制宜的土地政策,推进土地革命。“八七会议”确立了以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作为革命的中心内容,并就土地政策做出了相关规定,包括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和宗祠庙宇等公产土地给无地农民或佃户耕种;小地主土地暂不没收,但实行减租政策;取消高利盘剥债务和苛刻租约;拒绝缴纳军阀政府苛捐杂税;解除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发动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完整而科学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和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消灭地主阶级。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军、努力生产,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在十年内战时期,党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发展根据地经济,将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并兴办了一些军用和民用工业,发展合作社和对外贸易,以突破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革命成果。


3.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华期间的野蛮掠夺和残酷破坏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大延缓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适应抗战需要,中国共产党将土地政策调整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该政策既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经济条件,又有助于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后,提出经济和财政工作的三大基本原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根据地人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积极开展对日物资禁运、货币斗争和贸易斗争、破坏日军和伪军掠夺计划,为克服经济困难、夺取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4.解放战争时期


在战略大反攻以前,我党总体沿用抗战期间的经济方针。战略大反攻后,党在解放区实施了土地革命,开展“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废除了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式土地制度,对乡村一切地主土地及公地统一接收,按乡村人口统一平均分配,全面落实耕者有其田。在税收方面,坚持公平合理原则,并采取了奖励生产措施,如废除累进税制,超过平均产量的收入不计税等,在当时环境下最大限度照顾了农民利益,保障了军事需要。在经济总体方针上,党提出了新的指导原则: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之后又补充了“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指导方针。随着大中城市逐步得到解放,党的主要工作从战事转向经济建设,经济工作也从农业为核心逐步转向工农并重,组织了各行业如农民、手工业、合作社等互助合作,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化运动,基本完成了五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个体手工业在自愿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施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逐步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消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实行产销统一分配。由于“高指标”“浮夸风”等盛行,使得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损。直至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路线,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商品生产、交换和市场经济几乎被全面否定,国民经济濒临瘫痪。这一时期虽然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但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升。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跨越发展


1.改革开放初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方针,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充分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放权、让利、搞活”,通过恢复市场机制和引进外资等手段搞活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实施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改革试点,通过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搞活企业经营,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单位,有效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乡镇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社会商品供给、搞活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先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以及厦门经济特区,又逐渐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深化改革开放时期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伟大征程。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通过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兼并破产、改组联合、债转股以及加强管理等措施,搞活国有企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包括“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2001年,我国重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总量、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外汇储备都在加速增长,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3.全面改革开放时期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2006年,党中央不断深化农村农业改革,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的里程碑。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资源环境保护。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同时促进东北老工业振兴、西部地区发展以及中部地区崛起,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远景规划


党的十八大指出了国家所处的“三个前所未有”历史方位,明确了全党全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正式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针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统筹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了新发展局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在区域经济建设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天宫、天眼、蛟龙、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突破。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更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打造更优美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全国人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对外开放上,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对外投资、贸易以及外汇储备稳居全球前列。


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全球经济低迷,国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泛起,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党带领全国人民砥砺前行,奋进突破,胜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胜利,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1956年中国经济总量仅1030.7亿元,1986年突破万亿元,2000年突破十万亿元,2020年成功突破100万亿元,平均每10年就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速。


从国际比较来看,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为1495亿美元,居世界第11位。2010年为6.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中国GDP达14.73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71.2%,而1976年仅为6.4%,中美经济差距急剧缩小,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大国指日可待。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约为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中国人均GDP只有152元,2019年超过7万元,超过1万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20年底共有3.22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对于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大的中国而言,成功地从赤贫状态进入低收入国家,再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堪称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工农业产品居世界前列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生产供给能力实现了从短缺匮乏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谷物、肉类、花生、茶叶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近五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475公斤,是1949年的2.3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5倍。中国以极少的耕地,解决了最多人口的粮食问题,满足了多元化的饮食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地位日益突出。工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煤炭、石油、钢铁和汽车、电视机等家庭耐用消费品的产量迅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在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余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28%,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奇迹。能源方面,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0%左右,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引领者(详见表1)。

 

 

3.现代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中国速度”领跑世界


中国现代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一大批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形成,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效率明显提高,“中国速度”享誉全球。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以“八纵八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现有公路里程50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生产性码头泊位2.3万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也是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颁证运输机场238个;全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15.6万公里;全国农村地区有99.9%自然村通公路,99.9%通电,99.7%通电话,95.7%已通宽带,城乡均衡化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


(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明显


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建立了完整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1.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发展壮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全面实施,国家在基础科学研究(973计划)、高技术研究(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计划,持续增加研发投入,为开展科技活动创造良好条件。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总量达到24 426亿元,占GDP比重为2.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见图1)。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培养和引进了大量科技人才,研发人员总量跃居世界首位,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为国家发展汇聚了强大智力支撑。

 

  图1  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和投入强度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2.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科技水平实现巨大跨越,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在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古生物考古、生命科学、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许多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近年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高铁、核电、特高压输变电等高端装备走向世界,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向世人展示出中国急速上升的科技实力。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加,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逐渐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贡献者。


3.创新驱动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国家长期提倡和鼓励自主创新,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各类市场主体竞相迸发出巨大的创业创新活力,确立了企业创新创业的主体地位,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各类科技创新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日益壮大,为创新实践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培育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积极转变,为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抢抓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三)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1.完全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


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脱贫攻坚战略的总体要求。2020年,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圆满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成功地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居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居民财富不断增长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元,2009年突破万元大关,2020年突破3万元大关。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2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28倍。居民财产性收入由无到有、由少变多,居民财富不断增长,截至2020年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达到93.44万亿元,全国人均拥有存款6.66万元(见图2)。


3.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共享发展成果


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2020年,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0.2%,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33.7个百分点。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5.3辆,移动电话253部,彩色电视机120部,洗衣机和电冰箱都接近100台,中国居民家庭物质消费达到了较高水平。


 图2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扎实推进新型开放经济体建设,积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贸易规模稳步扩张,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


我国对外贸易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加快优化升级,实现稳中提质,贸易总量迅速增长,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4.6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7.93万亿元,进口总额14.22万亿元,贸易顺差3.7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800多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以下,工业制成品占据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快速增长,贸易新业态成为新增长点,竞争力不断提升(见图3)。

 

图3  进出口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20

 

2.投资合作快速发展,对外投资成效显著


我国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升双向投资水平,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1979—2020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2.3万亿美元,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4.4万家企业,外籍员工超过220万人。对外投资的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对科技、信息、教育、医疗、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提升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倡世界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合作机构所接纳,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中国还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数十个自贸区,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成功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会议,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长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和谐发展,建设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的美丽中国。


1.生态文明体系建成,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构建和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治理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动指南,开启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2.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能源


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持续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压减燃煤、淘汰黄标车、整治排放不达标企业,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等一系列环保举措,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及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长期推行节能减排环保政策,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化”转变。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大国担当。


3.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共创美丽中国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大气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迅速改善。全国已建立2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各类自然保护地共11029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提高到目前的22.96%。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同样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胜利。


(六)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梦想成真。


1.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主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壮大,中西部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中国已经由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快速发展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级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2.教育事业成效显著,文化体育繁荣发展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超过或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80%,均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快速迈进。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6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5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国家软实力迅速提升。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影视节目制作和播放量快速上升,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体育事业迭创佳绩,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同发展。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3.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事业成就瞩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成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2020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98亿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56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5.42亿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维护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权益,截至2020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61亿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3.44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为10.17亿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参保人数大幅度增加(见图4)。公共卫生事业成就瞩目,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卫生应急救援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图4  社会保障覆盖人数

 数据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20》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入总结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危难时刻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依靠,是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舵手。自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改变中国命运的途径,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通过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转型出现的阵痛,适时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控方针和举措,使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不俗成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期间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这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的进一步升华,也是党领导经济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巩固起来的,是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


100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核心问题,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解放并恢复了生产力。新中国成立时,通过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并分配给农民所有,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农业生产力基本恢复,农业经济迅速发展;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民主改革,建立公有制企业,充分调动工人阶级的积极性,使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一五”计划实施,建立了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将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用于工业化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加速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从提出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国有企业放权让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经济特区建设,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都是顺应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更加深刻、更加清晰。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都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提出,只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和资源环境、劳动力约束趋紧,中国经济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效益来支撑增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史,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中国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改善群众生活是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群众谋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打土豪、分田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都很好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行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均把人民放在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最高位置。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尊重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0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抗洪救灾等战役,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彰显了党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件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


(四)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没收官僚资本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时期,开始实行五年计划,推进国家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时期,为了解决短缺经济问题,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崛起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效破解了经济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阶段的变化,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进入新时代,改革进程加快并全面深化,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会存在不少体制性障碍,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运行。


(五)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是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战略选择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和进步力量的支持,扩大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国家封锁包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捍卫独立自主地位,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个世界”等战略思想,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建设和谐世界”等外交战略,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从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开放世界中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牢牢把握和平发展、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在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工作。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的中央,在国际经济关系协调与治理中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责任编辑:徐淑云〕

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

原文见于《东南学术》

2021年第4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采编流程,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东南学术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支持。《东南学术》唯一线上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dnxsh.cbpt.cnki.net,作者可在网站的“作者投稿系统”中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投稿,跟踪稿件处理结果。即日起,原投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

    《东南学术》一向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从不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凡要求作者缴纳诸如审稿费、版面费的,均系假冒我刊的诈骗行为;任何非dnxsh.cbpt.cnki.net的所谓“官方投稿网站”,均系假冒网站。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注意。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2019)。多年来,《东南学术》平均影响因子进入全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发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性重要文科学术文摘刊物上的转载率均居福建省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