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学术

其他

作者手记|吴 琼:由点及面的思考与探索

人文学研究可以看作将思考“文火慢炖”的过程,想要找寻新的思路讨论学科中的诸多相互关联的议题,必然是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过程……我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大约可以回溯到2014年。最初读到的是美国作家何伟当时广受中国读者好评的非虚构作品《寻路中国》,后又陆续读了许多西方作家书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文本。对于这类异于小说和纪实文学的写作,我惊讶于外国人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诸多细节的观察(甚至对中国的古代以及近现代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描述),看似漫不经心、互相穿插的记录,实则都成为尝试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有机组成。特别是与中国非虚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后,我意识到中外非虚构写作的所指实际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呈现的问题视域也不尽相同。这些初步的观察让我对非虚构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的研究也由这些问题作为起点延展开来,从20世纪30年代的中外报告文学创作到当代非虚构作品,不断“东撞西突”地探索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建构新的问题意识,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踏入了非虚构写作研究领域。2014年前后,关于非虚构写作这一新兴文学范畴的讨论还处于极为热烈的阶段。研究者们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关于非虚构写作这一文类范畴的具体所指。这也是拙文《跨越文学之维: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文类特征与价值探析》尝试再次触及的问题之一。在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出现的十余年后,重新反思并梳理其文类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政治意涵,会发现其背后引申出的新问题。它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报告文学传统乃至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与美国非虚构写作和创意写作传统的互文关系都非常值得探究。对此,我对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概念生成进行了回顾,讨论了非虚构写作如何本土化的过程;并对比了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热”与2010年的“非虚构写作热”背后相似的文化政治机制,尤其是其中对“知识分子的写作姿态”以及“文学性”诉求的相似性,都可以看作当代文学自我革新的尝试,更进一步,是对作为现代人文学科的文学范畴的一次反思。非虚构写作虽看似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才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坛的新概念,但它所囊括的远不止2010年《人民文学》提出这一概念后出现的非虚构作品,在讨论其文类特征及价值之外实际还有极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实际有多个“纪实(非虚构)写作潮流”,重新反思这些不同时代的“热潮”所反映的情感结构及文化政治内涵,或许能够为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以及相关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线索。以上虽还是一些尚不成熟的思考,但当这些看似零碎的思想碎片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之时,或许正是学术研究获得乐趣与价值感的时刻。一篇论文的最终成型当然需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时刻,这同时是不断自我否定又重拾新思的筚路蓝缕之途。虽学术论文的写作终究无法尽善,但探索与呈现对话的可能就是最大的价值。在此,非常感谢《东南学术》对青年学人的大力支持,让青年一辈的学术探索能够获得被看见的机会!吴
9月2日 上午 11:46
其他

作者手记|姜晶晶:经济学论文:讲好一个故事

经济学是一个入世的学科。真实世界积累着大量问题,作为一名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首先要善于从真实世界中看到问题,从现象入手,以问题为导向,讲好一个故事。
8月31日 上午 10:01
其他

邓力平|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邓力平,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教授,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摘
8月30日 上午 11:19
其他

作者手记|况伟:好期刊助力青年学者改出好文章

我是一名来自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在读博士生,今天有幸参加这场作者座谈会。很高兴能够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和体会。我的发言主题是“好期刊助力青年学者改出好文章”。
8月29日 上午 10:42
其他

2024年第4期重要文章摘要

王宪明|严复现代国家观的哲学基础——以其对康德、黑格尔哲学的阐释为中心2024-08-26
8月28日 下午 5:52
其他

林贤明|严复思想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价值意蕴

作者简介林贤明,法学博士,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摘
8月27日 下午 4:45
其他

王宪明|严复现代国家观的哲学基础——以其对康德、黑格尔哲学的阐释为中心

在第三点“空间非普泛所谓事物关系之论证的,或吾人所谓普泛的概念,乃一种纯粹的直观”处,严复边批:“且宇者非眇聚囗之悬意也。盖唯一宇,即言其异,亦此一之部分物固有,有其分而后有其合者,而宇又不然。”
8月26日 下午 5:45
其他

吴 琼|跨越文学之维: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文类特征与价值探析

Exhaustion),提出“文学的可能性已经枯竭”,“文学形式有其历史和偶然性,很有可能是作为一种主要艺术形式的小说时代大限已至,就像古典悲剧、意大利和德国大歌剧以及十四行诗的时代已经过去一样”。
8月23日 上午 11:13
其他

张 法|后艺术时代的主体升级与艺术的多维走向

Sartre,1905—1980)著作之名所透出的“存在与虚无”的新思。当时间中的现象之变并不能化为空间性的本质时,如何使“我思”的理性进入对时间的本质性认知,于是出现了如海德格尔(Martin
8月22日 下午 6:03
其他

贾云飞|虚幻的“数字利维坦”:人工智能异化现象的哲学思考

随着GPT-4的来临,人工智能衍生出的异化现象愈加明显。2023年3月15日,OpenAI发布了一篇关于GPT-4的技术报告。其中,他们对GPT-4运行过程中“Potential
8月21日 下午 5:18
其他

陈良斌 闫晋齐|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非智能”:“幽灵劳动”的运行模式及其堆栈机理

2018年,一位记者将“人工非智能”概念引入大众视野。这一概念起初用以反对“技术沙文主义”(technochauvinism),并解构技术精英营造的“数字乌托邦”想象。此后,玛丽·格雷(Mary
8月20日 下午 4:49
其他

刘志阳 孙孟子 陆亮亮|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公益参与的影响

作者简介刘志阳刘志阳,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孟子(通讯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陆亮亮,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摘
8月19日 下午 4:23
其他

任 勇 周 芮|数字时代地方政府行政审批改革行为差异

勇任勇,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芮(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摘
8月16日 下午 4:18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臧雷振 盖建泽|信息传播中的信念与行动:机制解释的意义化建构

mechanism)的概念解释宏观至微观的转化,但这种情境是一种既定行动的背景,而非社会文化建构的环境。因此,面对机制解释的“弱稳定结构”挑战,意义化建构的思路是明确行动者所处的“外在情境”。
8月15日 下午 4:04
其他

陈 曼|从扬弃到革命再到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黑格尔、马克思与齐泽克关于否定的逻辑演进

林朵蕊〕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原文见于《东南学术》2024年第4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8月14日 下午 4:48
其他

陈灿祁|统一大市场视域下财政补贴公平竞争审查的优化路径

于若水〕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原文见于《东南学术》2024年第4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8月13日 下午 5:06
其他

姜晶晶 郭 敏 阚沂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简介姜晶晶姜晶晶,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郭敏(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阚沂伟,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摘
8月12日 上午 10:28
其他

周钰哲|低空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要素分析与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周钰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摘
8月9日 下午 4:13
其他

黄茂兴 胡美华|制度创新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最后,制度创新通过强化创新活动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支持。这种正向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提高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8月7日 下午 4:42
其他

王兆胜|“ 味论” 传统与新时代散文理论话语建构

●葛天任|社区空间治理理论的跨学科视角——构建“物理—社会—数字”三元空间融合框架2024-08-02
8月6日 上午 10:15
其他

葛天任|社区空间治理理论的跨学科视角——构建“物理—社会—数字”三元空间融合框架

构建理论框架有助于凝聚共识,从而形成规范的价值导向,对于实践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但由于上述理论视角来自于各个学科,每个学科均有各自的研究取向与研究逻辑,因此实现真正的跨学科交叉具有相当的难度。
8月2日 下午 4:15
其他

曾 军|从数字人文到AI人文:人文研究范式的变革

Leonelli)所说:“大数据的可用性,以及获取、集成和分析大数据的复杂方式,正在促使知识生产所涉及的方法和推理过程发生革命性变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研究模式,“AI
8月1日 下午 5:04
其他

刘浩林|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主体性构建的必然逻辑与实践路向

苏媚媚〕为适应微信阅读,略去注释原文见于《东南学术》2024年第4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7月31日 下午 4:19
其他

任保平 豆渊博|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人才强国战略及其政策创新

作者简介任保平任保平,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豆渊博,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摘
7月30日 上午 10:26
其他

张占斌|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张占斌,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摘
7月29日 下午 3:30
其他

宋禹莹|超越幻象:数智传播对主体性的重构与再定位|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

都|技术逻辑、行为范式与风险挑战:社交机器人与舆论生态变革|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2024-07-25
7月28日 上午 9:57
其他

生骐荣|现代电子游戏社群的复数化关系建构|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

都|技术逻辑、行为范式与风险挑战:社交机器人与舆论生态变革|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2024-07-25
7月27日 上午 10:01
其他

《东南学术》2024年第4期目录

都|技术逻辑、行为范式与风险挑战:社交机器人与舆论生态变革|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2024-07-25
7月26日 下午 5:13
其他

凡婷婷 李 都|技术逻辑、行为范式与风险挑战:社交机器人与舆论生态变革|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

何波宏|“影像宗祠”的情感幻象:数字时代何以建构死—生之媒?|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2024-07-16
7月25日 上午 10:06
其他

李 白|数智时代的来临:新质生产力的术语革命与知识生产|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三等奖)

作者简介:李白,中共党员,张家口市作家协会会员,2023级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天津市优秀学生、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多项。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字资本主义批判、青年现象等,已在《中国研究论丛》《现代交际》期刊发表2篇学术论文,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摘
7月24日 下午 4:07
其他

夏文锴|数智时代南岛语族祖源地认知传播维度研究|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

陈婉乔|虚拟现实纪录片:VR影像机制对“历史文本性”的临界与突破|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2024-07-15
7月22日 上午 11:35
其他

李国泉|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陈婉乔|虚拟现实纪录片:VR影像机制对“历史文本性”的临界与突破|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2024-07-15
7月17日 上午 10:57
其他

周厚翼 何波宏|“影像宗祠”的情感幻象:数字时代何以建构死—生之媒?|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

●陈婉乔|虚拟现实纪录片:VR影像机制对“历史文本性”的临界与突破|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2024-07-15
7月16日 上午 10:21
其他

陈婉乔|虚拟现实纪录片:VR影像机制对“历史文本性”的临界与突破|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

丁耀鹏|主体性审视:论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的共在视界|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一等奖)2024-07-10
7月15日 下午 4:28
其他

刘子琦|数智技术下传统艺术史书写的范式革新|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二等奖)

作者简介:刘子琦,男,1995年出生,安徽宿州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方美学、符号学研究、法国艺术史及艺术批评。摘
7月12日 下午 3:36
其他

丁耀鹏|主体性审视:论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的共在视界|青年学人征文获奖作品展(一等奖)

“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东南学术》2024年编委会在厦门召开2024-07-01
7月10日 下午 5:08
其他

《东南学术》: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学术名刊

“我的论文是在同编辑部的交流与修改中完成的,评审专家和责任编辑都提出了不少非常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虽然漫长的修改过程是痛苦的,但对论文质量的提升来说,这个过程又是非常有意义的。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东南学术》是一本学术态度极其严谨的刊物。”一位青年学者在《东南学术》刊发论文后如此感叹。《东南学术》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创刊于1978年,是一本综合性学术期刊。何以《东南学术》能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保持多年的强大影响力?这缘于其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坚守学术初心,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高举旗帜
7月9日 下午 3:40
其他

《东南学术》刊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上封面要目

《东南学术》2024年第1期刊发的《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形成、内涵与特征》一文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13期全文转载并列入封面文章。该文作者江畅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早些时候,该文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转载。截至目前,2024年《东南学术》已出刊3期,共刊发论文72篇,刊文已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国性重要文摘以不同形式转载转摘30余篇次。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转摘9篇(全文转载并列入封面文章1篇、论点摘编3篇、篇目辑览3篇,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5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江
7月7日 上午 11:05
其他

“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东南学术》2024年编委会在厦门召开

6月29日,由东南学术杂志社、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联合举办的“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东南学术》2024年编委会在集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编委、特邀期刊和学者代表与会,共同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建设方向。
7月1日 下午 4:13
其他

作者手记|陈春凤:对媒介-身体问题的再思考

在过去一两年中,我选择了从媒介(技术)理路去思考新媒体艺术中的媒介-身体问题,这主要出于我自身对信息理论、媒介理论和技术现象学的兴趣。因此,文章《媒介-身体:在新媒体语境中重新理解身体》是我在过去学习和思考上述理论过程中的一篇习作。现在来看,这篇习作在有些问题上尚未论证清楚。不过,对写作者而言,这篇文章在两个方面完成了我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期待。2021年始,媒介与身体的关系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成为我想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知识面的狭隘,我只捕捉到了一些流行的文化现象。2022年,在我加入到曾军老师主持的“新媒体艺术理论基本问题研究”(2023SKZD15)项目后,我对“新媒介”的发展状况有了整体的把握,并开始从媒介(技术)维度去思考媒介与身体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即是言,这篇习作既是对往日的交代也是对现时思考的总结。整体而言,文章立足于一个矛盾,即媒介技术发展以肉身的“截除”为代表,这与人的本真存在——具身体验构成了难以调和的问题。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恰恰有一部分作品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尝试展现媒介技术的具身性与身体的媒介性。媒介技术与身体之间的矛盾和其中的辩证法关系构成了文章重点讨论的内容。概言之,文章企图从一个矛盾入手,最后通过辩证综合构建二者关系。然而,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陷入自我循环之中,缠绕在相对关系上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或者说,所给出的结论只能是一个一体两面综合—矛盾体。因此,在文章中,我将结论部分引向了媒介技术发展对重新理解身体问题的启发以及身体和媒介的结合对媒介理论的开拓,以此避开自我循环论证之中。换言之,必须对媒介技术与身体的矛盾关系做更严谨的说明和论证。否则,当把新媒体艺术纳入媒介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时,论者难以回应“为什么有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具身的,有的是离身的”的责难。
6月18日 上午 10:42
其他

2024年第3期重要文章摘要

佳|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2024-06-11
6月17日 上午 11:24
其他

王 文 刘锦涛|金融强国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新解

一是确立了未来福祉的生态属性。福祉,就是符合人类的福利和利益。近年来,人类福祉受排放约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降低气候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能提高人们的福祉。
6月14日 上午 9:46
其他

简基松 李 润|安理会制裁决议的成员国报告制度的困境及应对

就成员国来文报告意愿不足、报告内容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从正向激励机制和逆向惩罚机制相协调的运作方式着手,以成员国与报告制度的良性互动来强化国际共识,以回应现代国际法治高标准的要求。
6月13日 下午 4:17
其他

作者手记|郭新茹:在“烟火气”中绽放非遗的生命力

拙作《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在《东南学术》2024年第3期发表,非常感谢《东南学术》各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最先溯源于疫情期间,我注意到非遗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从线下逐步转移到线上,并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为非遗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当下非遗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非遗真正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2022年年中开始,我结合价值链理论与文献梳理,从非遗数字化传播价值链所对应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四个维度出发,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期间搜集了大量数据,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和模型验证,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所在,后来在外审专家、编辑部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定稿。“万物有所生,而独守其根”,非遗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保护、发展、发扬非遗是我们永远的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全球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与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在当代,最重要的是让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需要保护,更要发展。当下,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从影视剧到短视频,从静态展陈到动态体验,非遗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而延续其生命力的关键始终就是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人间烟火”。把稳“内容之舵”,为非遗传承凝聚磅礴合力。在非遗数字化传播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证分析,得知受众对其传播内容质量高低的关注度极高。故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提炼其特色文化符号,以此精准非遗数字化传播定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个性化、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如
6月12日 下午 5:35
其他

郭新茹 沈 佳|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H2a:传播内容数量对非遗数字化传播呈正向影响。H2b:传播内容质量对非遗数字化传播呈正向影响。H2c:传播内容类型对非遗数字化传播呈正向影响。3.传播渠道与非遗的数字化传播
6月11日 下午 4:51
其他

张 铮 刘晨旭|未来数字文明:文化元宇宙的创造要素与价值生成

建构了后现象学技术哲学理论体系。伊德揭示出“人-技术-世界”的四种关系模式,即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异关系和背景关系。这为分析文化元宇宙与创造要素之间关系、创造要素内部关系提供了理论参照。
6月8日 上午 10:01
其他

作者手记|赵远跃:在不确定性中探寻政策过程的逻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到谁,不知道抛出去的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在政策过程研究中同样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既带来了研究的未知,也带来了探索未知的乐趣。政策过程研究的核心在于探讨政策是如何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的。通过系统分析政策过程,不仅能够揭示政策背后的逻辑和动因,捕捉政策过程中的细微线索,还能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关系。分享一则寓言故事。在古希腊时代,阿波罗的女祭司皮希雅(Pythia)通过说出令人费解的话语向牧师传达神谕,牧师则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神谕进行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以满足信徒的信仰需要。一方面,牧师基于“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6月7日 上午 9:25
其他

何 玮|元初朱子学与朱陆合流思想窥探——对胡炳文“明德本心”说的分析

如果说朱子在受弟子多次请教后,仍未意识到他在明德这一概念判定上的模糊性,似不现实。实际上,通过《语类》的记载,可以发现朱子对这一问题并不是没有思考,甚至体现出以心性兼言明德的倾向:
6月6日 上午 10:25
其他

赵金刚|朱子思想中道德与刑罚的关系

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然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
6月5日 上午 9:54
其他

左宏愿 王岐东|嵌入式治理中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冲突及其调适——基于T县的质性研究

社会中任何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角色相联系的。在工作-家庭角色冲突的背景下,工作生活中的角色要求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需求变得不相容,以至于参与工作生活会因参与家庭生活而变得更加困难,反之亦然
6月4日 上午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