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记|吴 琼:由点及面的思考与探索
人文学研究可以看作将思考“文火慢炖”的过程,想要找寻新的思路讨论学科中的诸多相互关联的议题,必然是不断探索、不断试错的过程……我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大约可以回溯到2014年。最初读到的是美国作家何伟当时广受中国读者好评的非虚构作品《寻路中国》,后又陆续读了许多西方作家书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文本。对于这类异于小说和纪实文学的写作,我惊讶于外国人对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诸多细节的观察(甚至对中国的古代以及近现代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描述),看似漫不经心、互相穿插的记录,实则都成为尝试讲述当代中国故事的有机组成。特别是与中国非虚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后,我意识到中外非虚构写作的所指实际并不完全相同,它们呈现的问题视域也不尽相同。这些初步的观察让我对非虚构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的研究也由这些问题作为起点延展开来,从20世纪30年代的中外报告文学创作到当代非虚构作品,不断“东撞西突”地探索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建构新的问题意识,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踏入了非虚构写作研究领域。
2014年前后,关于非虚构写作这一新兴文学范畴的讨论还处于极为热烈的阶段。研究者们争论最多的问题是关于非虚构写作这一文类范畴的具体所指。这也是拙文《跨越文学之维: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文类特征与价值探析》尝试再次触及的问题之一。在非虚构写作这一概念出现的十余年后,重新反思并梳理其文类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政治意涵,会发现其背后引申出的新问题。它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报告文学传统乃至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以及与美国非虚构写作和创意写作传统的互文关系都非常值得探究。对此,我对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与概念生成进行了回顾,讨论了非虚构写作如何本土化的过程;并对比了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热”与2010年的“非虚构写作热”背后相似的文化政治机制,尤其是其中对“知识分子的写作姿态”以及“文学性”诉求的相似性,都可以看作当代文学自我革新的尝试,更进一步,是对作为现代人文学科的文学范畴的一次反思。
非虚构写作虽看似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才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坛的新概念,但它所囊括的远不止2010年《人民文学》提出这一概念后出现的非虚构作品,在讨论其文类特征及价值之外实际还有极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实际有多个“纪实(非虚构)写作潮流”,重新反思这些不同时代的“热潮”所反映的情感结构及文化政治内涵,或许能够为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以及相关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线索。
以上虽还是一些尚不成熟的思考,但当这些看似零碎的思想碎片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之时,或许正是学术研究获得乐趣与价值感的时刻。一篇论文的最终成型当然需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时刻,这同时是不断自我否定又重拾新思的筚路蓝缕之途。虽学术论文的写作终究无法尽善,但探索与呈现对话的可能就是最大的价值。在此,非常感谢《东南学术》对青年学人的大力支持,让青年一辈的学术探索能够获得被看见的机会!
吴 琼|跨越文学之维: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文类特征与价值探析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2024-08-31
2024-08-30
2024-08-29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