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者手记|陈春凤:对媒介-身体问题的再思考

陈春凤 东南学术
2024-09-08




在过去一两年中,我选择了从媒介(技术)理路去思考新媒体艺术中的媒介-身体问题,这主要出于我自身对信息理论、媒介理论和技术现象学的兴趣。因此,文章《媒介-身体:在新媒体语境中重新理解身体》是我在过去学习和思考上述理论过程中的一篇习作。现在来看,这篇习作在有些问题上尚未论证清楚。不过,对写作者而言,这篇文章在两个方面完成了我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期待。2021年始,媒介与身体的关系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成为我想关注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知识面的狭隘,我只捕捉到了一些流行的文化现象。2022年,在我加入到曾军老师主持的“新媒体艺术理论基本问题研究”(2023SKZD15)项目后,我对“新媒介”的发展状况有了整体的把握,并开始从媒介(技术)维度去思考媒介与身体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即是言,这篇习作既是对往日的交代也是对现时思考的总结。



整体而言,文章立足于一个矛盾,即媒介技术发展以肉身的“截除”为代表,这与人的本真存在——具身体验构成了难以调和的问题。而在新媒体艺术中,恰恰有一部分作品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尝试展现媒介技术的具身性与身体的媒介性。媒介技术与身体之间的矛盾和其中的辩证法关系构成了文章重点讨论的内容。概言之,文章企图从一个矛盾入手,最后通过辩证综合构建二者关系。然而,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陷入自我循环之中,缠绕在相对关系上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或者说,所给出的结论只能是一个一体两面综合—矛盾体。因此,在文章中,我将结论部分引向了媒介技术发展对重新理解身体问题的启发以及身体和媒介的结合对媒介理论的开拓,以此避开自我循环论证之中。换言之,必须对媒介技术与身体的矛盾关系做更严谨的说明和论证。否则,当把新媒体艺术纳入媒介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时,论者难以回应“为什么有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具身的,有的是离身的”的责难。

  

事实上,在媒介-身体问题上,论者使用“矛盾—辩证综合”的论证方法从而陷入的循环论证之中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在矛盾推理过程中的不严密,或者“矛盾—辩证综合”的论证方法隐含的陷阱。在另一方面,同样需要思考的是,从具身或离身两个维度去分析媒介-身体问题是否是足够恰当的论证方式?或者说,离身和具身概念在应对媒介-身体问题时,是否已经不够用了?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情况,媒介-身体领域的研究者该如何去解决?在媒介(技术)理路之外,探讨媒介-身体问题还有哪些可行的研究路径,这些都是我正在思考和计划推进的问题,期待能与学界师友产生对话,再次感谢《东南学术》对青年学人的支持和鼓励!

 

陈春凤|媒介-身体:在新媒体语境中重新理解身体



  为进一步规范稿件采编流程,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东南学术杂志社和中国知网合作,正式启用线上采编系统,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支持。《东南学术》唯一线上采编系统的网址为http://dnxsh.cbpt.cnki.net,作者可在网站的“作者投稿系统”中注册账号,进行网上投稿,跟踪稿件处理结果。即日起,原投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    《东南学术》一向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从不以任何名义向作者收取费用,凡要求作者缴纳诸如审稿费、版面费的,均系假冒我刊的诈骗行为;任何非dnxsh.cbpt.cnki.net的所谓“官方投稿网站”,均系假冒网站。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注意。    《东南学术》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刊物,是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全国重点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福建省十大名刊名社。多年来,《东南学术》平均影响因子进入全国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发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国性重要文科学术文摘刊物上的转载率均居福建省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前列。


本微信公众号系《东南学术》杂志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东南学术》杂志,版权所有。



微信号 : dnxs0591

● 扫码关注我们 ●

2024年第3期重要文章摘要

2024-06-17

王 文 刘锦涛|金融强国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新解

2024-06-14

简基松 李 润|安理会制裁决议的成员国报告制度的困境及应对

2024-06-13

《东南学术》2024年第3期目录

2024-05-1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南学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