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团队,完美收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号召,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师生齐上阵,以各种方式加入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队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由2名教师、52名赛时实习生、33名赛时志愿者组成的“金牌团队”,全面展现了其在语言服务与文化交际方面的专业素养与过硬能力。从2018年扎实起步,到2022年完美收官,我们要在这个难忘的春天里书写和记录。
教师团队示范引领,同传品质确有保障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雷中华老师应邀加入主媒体中心中文职业口译团队,通过远程实时会议同传系统和线上同传系统,为冬奥会提供了约90场专业会议同声传译服务。会议内容包括国家奥委会(NOC)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团长例会(CdMM)、奥林匹克转播服务(OBS)每日吹风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新闻发布会、冬奥会奖牌轮赛后新闻发布会、冬奥组委业务领域对接会、国际奥委会(IOC)例行新闻发布会、米兰2026旗帜交接新闻发布会等。
雷中华老师为奥林匹克转播服务(OBS)每日吹风会提供同声传译服务
雷中华老师(前排左二)与MMC部分中文同传译员合影
雷中华老师为冬奥会男子冰壶决赛赛后
新闻发布会提供同声传译服务
此外,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连晨佳老师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为村内各业务领域提供了数十次专业会议口译服务,包括村内领导的各类接待与外事活动、媒体见面会、冬奥与冬残奥代表团队医会、以及各领域团队与国际奥委会的对接会议等。同时,连晨佳老师还参与了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语言服务领域的志愿者管理、团队日常运行、防疫等工作。
连晨佳老师(右一)与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
语言服务团队合影
连晨佳老师(左一)为国际奥委会医疗专家
线上对接会议提供交传
赛时实习助力冬奥,志愿服务贡献力量
为深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才开发与人才培养工作、强化实践育人,北京冬奥组委建立“赛时实习生制度”,吸纳相关高校优秀在读研究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到北京冬奥组委各场馆运行团队参与筹办工作。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人力资源部印发的《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冬奥会赛时实习生工作方案》相关规定,北京语言大学被指定为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体育部、交通部选拔培养两批赛时实习生。第一批14人,将向奥组委对外联络部定向输送英语笔译员5名、法语笔译员2名、法语口译员1名、NOC服务助理6名(法语口译)。第二批38人,其中口译员9名、赛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联络助理3名、竞赛秘书助理7名,国际及国内技术官员服务助理4名、 赛区信息协调助理3名、通行控制助理1名、运动队服务助理1名、交通服务助理10名。
高级翻译学院2019级与2020级英语口译、英语笔译、法语口译、法语笔译和翻译学专业的52名研究生同学,分别于2020年与2021年起前往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的不同场馆开始实习,主要任职于对外联络部、体育部和交通部。高级翻译学院向北京冬奥组委派出的52名赛时实习生作为业务骨干,直接参与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于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单纯的实习工作,更是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准备场所”。
2021年6月,第二批赛时实习生到首钢园
北京冬奥组委实地参加培训
2020年11月开始,高级翻译学院的14名冬奥赛时实习生开始在对外联络部的语言服务处、NOC/NPC处工作,在2021年初奔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三大赛区和各自所负责的场馆进行冬奥保障工作。2021年7月开始,第二批38名冬奥赛时实习生陆续进入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体育部和交通部实习。赛时,这52名实习生分布于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北京颁奖广场、延庆冬奥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冬奥村、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张家口颁奖广场、冬奥交通指挥中心等地,为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了重要力量。对外联络部语言服务处赛时实习生共计24人,其中有18人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他们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与张家口赛区担任语言服务经理、语言服务副经理以及笔译员,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语言服务。
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语言服务副经理
杨锦华同学接受CCTV5采访
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语言服务副经理王馨锐同学(右一)
为场馆领导和奥组委主席巴赫提供交传服务
首钢大跳台语言服务副经理姬娜同学(左二)
陪同小萨马兰奇先生
除了语言服务业务领域,交通和体育领域的实习生同学们也同样发光发热,结合专业领域知识,发挥自身语言才能,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筹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山滑雪中心餐饮协调副经理努尔扎提·阿哈提同学(左一)为国际官员提供餐饮支持
国家速滑馆林俊霞同学(后排左一)
和刘畅同学(后排右一)参加领队会与抽签会
交通部语言服务助理李怡洁同学(右一)
接听各利益相关方咨询电话
赛时,高级翻译学院还有25名本科生及8名研究生志愿者分别在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馆、张家口冬奥村等场馆参与服务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这批专业基础过硬、训练有素的高翻志愿者们在场馆语言服务、礼宾等领域展现着北语风采,为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北语力量”。
精专培养模式创新,树立高翻品牌形象
设立专项资金,培养专门人才。2018年至2022年,为做好冬奥会赛时实习生培养工作,学校拨付专项资金支持高级翻译学院设立了北京语言大学翻译专业硕士(MTI)冬奥会实习生定向专门人才培养项目,为冬奥会赛时实习生定向招生、定制培养。赛时实习生项目采用邀请资深奥运会语言服务专家Daniel Glon教授专门授课、冬奥组委相关部门专家授课、实地考察、顶岗见习实习等方式,确保赛时实习生能力满足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需求。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融合人才。参与冬奥实习的北语高翻学子,在专注于语言专业相关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拘泥于语言本身的限制,而是深入到礼宾接待、交通保障、沟通对接、人员培训、语言资产管理、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等多个业务领域,由点到面,真正地在实践工作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成为新时代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
依托现代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北京语言大学不仅为冬奥组委输送人才,同时通过本校的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推出了系列冬奥科技创新项目,如“大规模冬奥项目知识图谱资源集”“面向冬奥机器翻译的语言资源集”以及“冬奥会多语言术语资源库”等。同时,高级翻译学院开设了多门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课程,在高翻学子正式走上冬奥实习岗位之前,便已践行“人机协同、深度合作”的工作理念,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学生在冬奥实习工作中,依托冬奥科技创新项目,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机器审校软件、术语库以及翻译记忆库等智能工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实现了冬奥语言资产的有效回收与管理。
董婧怡同学(前排右三)为国家体育馆OBS与IF
对接带妆彩排准备会提供交传服务
李涵晴同学(左三)及其他志愿者
与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合影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秉持着“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立足专业、沟通世界”的内涵品质,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筑起沟通之桥、文化之桥、友谊之桥。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师生,就像阳光下的雪花,在冬奥的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风采。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北语高翻师生勇担使命、“译”不容辞,以实际行动和卓越表现贡献冬奥盛会、绘就壮美篇章。
往
期
●
推
荐
北京语言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第一号)
“六十载北语路,我家的‘人世间’” 主题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铮铮誓言,难忘全情投入的六十个日夜
出品单位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内容 | 外国语学部高级翻译学院
编辑 | 徐媛媛
投稿&加入我们 | blcuxchb@163.com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小联合国”
点个赞
轻触名片,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