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段鹏校长开学致辞 | 做明德笃志 勤勉务实的时代新人

做明德笃志 勤勉务实的时代新人


——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段鹏

2023年9月12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阳光热烈明媚,我们满怀喜悦,相聚在北语“小联合国”的风雨操场,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热烈欢迎来自祖国各地以及世界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734名新同学加入北语大家庭!向多年来辛勤培育你们成长、成才的家长们、老师们致以由衷的敬意!


刚才,孙英博同学、王诗然同学、魏麦文同学、马洁新同学和王莉宁教授先后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北语,老师和同学们谈到了在北语的成长、对北语的憧憬和对大家的期望。借此机会,我也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这座文明交流的殿堂—北京语言大学。


北语是一所充盈着红色基因和肩负着光荣使命的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为迅速打开外交局面,推动与建交国家的交流,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预备教育,1950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这就是我们北语的前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调整到北京大学,更名为“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随着来华留学生的增加,为便于集中管理所有来华留学生,1961年,“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调整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事业蓬勃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来华留学人数大增。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亲自关怀指导。1962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设计将“外国留学生办公室”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从北京外国语学院划分出来,组建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直属高教部管理,他又亲自用红蓝铅笔给北语划出了今天的这片校园。1974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北语题写校名。可以说,北语从成立至今,始终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密不可分。一代又一代北语人坚守初心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人民事业发展有需要,不论去往何方,不论多么艰苦,我们都能见到北语人坚定前行、义无反顾的身影。


北语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扎实办学基础的大学。

北语的校训是“德行言语、敦睦天下”,其中“德”是排在第一位的。做一个合格的北语人,首先要修身律己,崇德重道,陶冶高尚的品德,进而升华为对人民、对国家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体现“天下大同”、“环球同此凉热”的“中国风格”。北语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历史长、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拓荒者、引领者。几十年来,北语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已经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医学、交叉科学十一个门类,形成了以语言文化为特色、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相互交融、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共享的丰沃校园文化土壤。


北语是一所多元开放、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国际型大学。

来到北语,大家会发现,北语的校园很小,小到几十分钟可以逛遍;但是,北语的胸怀很大,大到可以包容和承载整个世界。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南北半球风情在这里交融。思想的碰撞、沟通和融合,不仅带来了尊重和理解,也彰显了北语国际化和开放性的办学特色。北语因此成为世界汉学家的摇篮,共计为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30万名掌握中文、精通中华文化的人才、汉学家,他们活跃在世界各地、不同领域,比如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卡塞姆•托卡耶夫、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康奈尔、德国汉学家顾彬、现任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古巴驻华大使卡洛斯·米格尔·佩雷拉、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等等。北语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五洲学子齐聚一堂,中外师生身处“小联合国”的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互学互鉴,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彩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培育了北语人热情友善、自信旷达的人格气质。近年来,学校全面加强汉学家培养能力建设,积极承担“中外汉学家翻译家人才数据库暨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落实“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今年7月3日学校还承办了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韩正副主席莅临讲话。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我们还先后接待了格鲁吉亚总理、塔吉克斯坦议长等外国元首。这一系列工作,都有效地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了北语作为世界汉学家摇篮和世界汉学中心的领军地位。


北语是一所精致典雅、充满温度的大学。

北语是一所精美古朴、一步一景的花园式学校。相信你们已经开始用心去感受这个校园了:主楼沉稳端庄,诠释着北语顺应国家发展、承担文化交流使命的历史;图书馆藏阅合一,体现了北语的人文底蕴和书卷气息;万国墙古朴厚重,青砖碧瓦展示着北语的国际视野和广纳五洲学子、四海宾朋的博大胸怀;来园小池塘碧波如画,曲水淙淙彰显着有朋自远方来的大气与热情,为平静的校园平添了一段灵动之气;梧桐大道平坦宽阔,意为凤栖梧桐、引八方来客,祝福北语学子前途似锦、韶华煜熠。樱花园、海棠园、月季园、玉兰角等随处可见的鸟语花香、祥和静谧,能够感知日月交替、四季变换之美。这些都是你们未来几年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希望这些风景,能够成为你们青春岁月的见证和宝贵回忆。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北语的“温度”,就是每一名北语学子强烈的人文精神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今年,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肖瑛同学在空军总医院完成了骨髓捐献;我校博士生王宇航同学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2021级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牛家凡同学主动参与到涿州的抗洪救灾工作;北语支教团每年都有这样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同学,把青春奉献给偏远地区,用支教撑起梦想和希望。他们展现了北语人的人性光辉,传递了北语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温度。此刻,咱们“确认过眼神”,你们也一定会成长为有温度、有大爱的北语人!


同学们,你们所选择的北语,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她走过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仍然青春不改、朝气蓬勃。从踏进北语校门那一刻起,北语将成为你的标签,与你相伴一生、荣辱与共。这里,作为北语校长,我对同学们提出我的期望,概括起来是四个词。


一是明德


《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善德”“美德”的意思,“明明德”就是要引导人去培育和塑造美好的德行。《尚书·君陈》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说,人只有培育了美德之后,才能如馨香之气传之久远。古人将“立德”置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首,北语的校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也把“德”放在了首位。学校重视德育,始终秉持育人报国的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带动专业和学科建设,以国家需要引领学校事业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奉献了许多个第一,形成了“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这是一代代北语人用才华、青春乃至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是北语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由我们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你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肩负时代的重任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大家在小联合国“德不孤”“明明德”,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是笃志


就是要做到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墨子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思是说,如果志向不坚定,那么智力的潜力也不会得到发挥。荀子所言“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就是说如果没有孜孜以求的志向,就会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比喻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的血肉之躯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人的志向和精神却是异常坚强的,只要下了决心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古今中外,笃志成才的例子不胜枚举。同学们作为北语青年、时代新人,要立大志、立长志,立志做对国家、人民和世界都有意义的事业,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立什么样的志,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够志存高远、笃志力行,在今后的人生征程中,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


三是勤勉


成就梦想要靠本领,本领要经过勤勉苦学才能得来。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笃志勤勉、好学奋进。再讲一个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范仲淹小时候家贫力学,在僧舍读书,生活十分清苦,每晚用小米煮一锅稠粥。冬天天冷,隔夜粥第二天就凝固成一块,他就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取两块,切一些腌菜放在一起和着吃。这样勤奋苦读三年,终于高中进士,其后西北建功,锐意改革,终成一代名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影响至今。对同学们来说,校园是追求进步的学术殿堂,不是安逸的象牙塔。勤奋学习是你们在大学的第一要务,是同学们托起梦想、成就人生的“奠基石”。新时代同学们读书学习再也不需要做“断齑画粥”、“凿壁偷光”、“牛角挂书”这样的事情了,我们有各国美食可以饱腹,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可居可读,但“闻鸡起舞”的读书奋进精神永远不能丢。


四是务实


古人云:“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务实要求实事求是,俯身实干,埋头真学。同学们,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日新月异,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语言和文化交流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北语学子,北语人身处国际化校园,应好好读书,敦本务实。作为一名北语学子,要勤于思考,要勇于向老师尊长提问,善于向同窗学侣提问。提出深刻的问题,提出影响世界、泽被后世的问题,提出有生命价值和人生智慧的问题。我深切地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在北语的学习时光,学好真本领、学出大情怀,肩负伟大的使命,扛起青年的担当,展现应有的作为。


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7月3日,总书记在致北语承办的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贺信中指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在北语开始人生的新历程。你们来自五湖四海,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亲历者和实践者。“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希望大家不要辜负这一段最美妙的人生历程。我坚信,只要大家,人人有志——胸怀祖国、心系人民,人人有为——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人人有担当——学以成材,学以报国,在座每一名北语学子的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促进民族复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最后,我衷心祝愿2023级同学们在北语的求学生涯充实、美好、成功!祝愿各位家长、老师们身体健康、事业顺遂、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重   点   推   荐



北京语言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新”之所向,乘风破浪!
上新!限定款!
出品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来源 | 学生处图片 | 魏达
编辑 | 徐媛媛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小联合国”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