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是药神》有多好,就有多“鸡贼”

杨雨晨 刺猬公社 2018-08-31

导读

不论怎样,这样的国产电影我们都等太久了。


刺猬公社 | 杨雨晨    制图 | 切切

 

9.0(52010人)

 


7月4日,当尚处于点映期的《我不是药神》在豆瓣出分时,不少人是吃惊的。

 

一惊讶时间,由于点映规模有限,大多数电影都无法在此期间达到足够的有效分数。


二惊讶于分数本身,对于在豆瓣拿7、8分较难的国产电影来说,9.0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上一部9分以上的国产电影还要追溯到2002年的《无间道》。

 


除口碑炸裂外,《我不是药神》的票房成绩也在持续走高。点映3天破亿,公映首日破3亿,如此速度,也让业内对其最终票房的预估不断上调。

 

这场从点映开始的“自来水”传播仍在朋友圈、微博、豆瓣等各大社交平台发酵。“本以为是部喜剧片,到最后哭成狗”,“好久没看到这么有力的国产片了,这大概就是现实题材的力量”,“提前锁定年度最佳”······

 


看过的人沉浸在剧情中无法自拔,没看的人被安利得心痒痒:“这部片子真有这么厉害?”

 

刺猬君尝试从已观影的观众中挑出几位,谈谈他们对这部片子的感受,以及由此延伸的对电影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看法。

 

如果你已经看过,那下面的故事多少能让你产生共鸣;若你还没看过,那他们的感受或许能给你点要不要去看的建议。

 

当然,刺猬君更想看到每个人最真切的感受、想法和故事,所以,评论区等大家哟~


- 1 -

 


《我不是药神》有多好,就有多鸡贼。

 

徐峥、王传君的演技自不在话下,徐王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与黄渤一样——演不起眼的小人物,总能抓到精髓。电影里,二人打牌时的小眼神、骂脏话、占了小便宜后那种嘚瑟的节奏感,习惯了大资产阶级生活的流量演员硬坳也坳不出来。

 

故事也好,该片取材自3年前那个仿制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案子。这部片子未映先火,大抵是沾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光,无须赘述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土壤有多贫瘠。

 

去年,一部动画《大护法》,因为蕴含了自我、独立与反抗意识被封神,尽管它不完美,但却获得了观众包容。

 

如出一辙,为《我不是药神》率先鼓掌的是社会的意见领袖群体,首先是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其次是忧国忧民更忧自己的中产阶级。低价药、医疗体系、社会矛盾都是KOL群体热衷的话题,只要影片质量算得上良心,片子本身就一定会成为话题。

 

韩国人拍现实主义电影是一把好手,《熔炉》可以改变国家的法律。很多人和营销号在吹《我不是药神》时,也在拿韩国电影对标。

 

海报风格看起来,确实也蛮像韩国友商的。

 

而《我不是药神》鸡贼就鸡贼在——它是一部聪明的主旋律电影,内核是学好莱坞的。

 


韩国电影能被封神,大约是因为它对伤痛赤裸裸的揭露。看《熔炉》和《出租车司机》时,常常会把人看的龇牙咧嘴,感慨于韩国电影人直面社会话题的勇敢和真诚。

 

而《我不是药神》取材的故事,在现实中有检察院撤销公诉这一行为背书,此为题材鸡贼;故事主线是徐峥饰演的程勇,以小人物之身挑战巨大利益集团的挣扎与成长,这不是现实主义电影的套路,而是美国牛仔精神,此为主题鸡贼;这个故事的矛头只指向了一家外企,也保持了某种正确性,此为叙事鸡贼

 

当然,《我不是药神》依然值得称赞,它的“鸡贼”不仅无可厚非,简直就是无可非议。

 

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我们不该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去要求它,毕竟你我有多勇敢呢?在可预见的短暂未来内,它依然是最勇敢的中国电影之一。

 

说它“鸡贼”,只不过是我期待着另一件事——《我不是药神》作为电影作品,可以说是社会开放程度和各方接受度最大公约数的象征了,它代表着现阶段的成绩。

 

下个象征的出现,希望不会让人等太久。


- 2 -

 


作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A股韭菜,《我不是药神》让我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眼光有多差。在它引爆朋友圈之前,完全没料到能这么火,不然还能上车个北京文化hhh

 

朋友圈把《我不是药神》对标了两部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辩护人》,于是我就带着这种期待走进了电影院,发现······《我不是药神》比它们好多了呀。

 

觉得好的地方有两点:“烟火气”和“不忍心”

 

开头的印度配乐一出来,就能感觉到这是一部非常“中式”的电影:再苦逼,咱们也得乐一乐。

 

对比一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辩护人》,《达拉斯》的核心精神是美式的反抗和斗争,《辩护人》的核心气质是韩式的苦大仇深,而《我不是药神》才是咱们的灵活、乐观、精明和圆滑(非贬义)。

 

印度神油、钢管舞、教堂,这么些个东西一混合,市井气和生活气一下子就扑面而来。这样的组合,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看不到,在《辩护人》等一众韩国电影中更是看不到。

 

特别像《熔炉》、《辩护人》这些韩国电影,从一开头就要做好“悲痛”的准备,并且这种悲痛会一直延续到最后。但《我不是药神》就不会,一定要在中间加入一些插科打诨,有了这些插科打诨就有了市井的生活气,可爱多了。

 

这部电影的鬼机灵多得可怕,比如那句God Bless You,还有程勇和彭浩在海边的汪汪汪,甚至片名都起得非常机灵:我不是药神,所以,警察你也别来找我了啊。

 


相比《辩护人》法庭上慷慨激昂的发言,程勇在法庭上的发言实在……太怂了。归根结底,他就说了三个字:不忍心。

 

“不忍心”也很有中式的智慧,我不是说谁谁不好,就是自己不忍心。这么设定肯定也有现实的考虑,有些话确实不能说。但我觉得“不忍心”也点到了咱们文化的根儿。

 

这根儿不就是从孟子那句“吾不忍其觳觫”开始的么?

 

- 3 -

 


真实,大概是《我不是药神》最动人的地方。

 

当看到阿婆拉着曹警官说:“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当起初抢药的小混混,最后拼死开车甩掉警察,回头一笑;当倍受病痛折磨的老吕,深情地看着熟睡的妻儿,你无法不为之动容。

 

看病难、药价贵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真被改编搬上大荧幕时,震撼、揪心等多种情绪扑面而来,因为我们知道,它随时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我是一名药店老板,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来店里的顾客,看他们哪不舒服,适当地给予些建议。这个70多平的小店,我已经守了6年,若要说与整个医药行业的结缘,就更远了,得有33年。

 

说实话,我不是个习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这次去看《我不是药神》还是女儿强烈推荐,直接给我们买了票,说是一定会有共鸣。共鸣的确很多,这些年我们接触到的因疾病拖垮整个家,或吃不起药只能等死的例子不少,他们就像影片中每一个戴着白口罩的病人,“只是想活着,有什么罪”?

 


网上很多评论都将其归结为“无良药企”定价太高,如此,就太浪费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了。

 

《我不是药神》中的每个角色、事件,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程勇卖药的初衷就是为了牟利,卖假药的张院士最终被抓也未供出程勇。那影片中唯一穿着整齐、体面的医药公司代表就是彻底的反派吗?其实也不然。

 

类比到现实中的新药研发。一种新药从研发到最终上市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这其中的投入是百亿级别的。一家企业付出如此大的人力、财力,如果在专利期结束前连成本都收不回,恐怕往后都难再有公司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了。

 

那“药价高”的锅究竟该由谁来背?

 

这并非由某个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研发方、国家监管、大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年国家在药品价格、药品审核审议等多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努力。

 

正如电影末尾提到的,进口抗癌药已实行零关税,多种高价刚需药也陆续被纳入医保。当然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还远远不够,但总要有个过程。只希望这部电影撕开的口子不会随着热度的消减而被淡忘,也希望程勇结尾的那句话能快点实现:

 

“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

 

- 4 -

 


一直都关注王传君,听说他最新的电影有点映,6月30号晚上就在刷播放时间,看到7月1日好几个时段都有《我不是药神》的点映场,我定了下午4点半的那场,因为有稿子要写。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比较“敏感”的台词,比如:5000?3000我们也吃不起啊;他们根本就吃不起正版药;他只是想活着,犯了什么罪。

 

这些台词的背后是医药公司、某些政策所主导出来的悲剧。我在媒体机构工作过,对台词背后的社会组织运行可能会更加关注一些,难听的叫职业病,好听的叫职业视角。

 

看到黄毛被抱到医院抢救的时候,我是惊讶的,乍一看抱他的人的背影,以为是程勇,后来一看,居然是曹斌,那个时候就被暖到了:即便是执法者,也会被温暖的人性牵着走,并作出符合人性的行为。还有一幕,是他当面拒绝领导,抓捕“卖假药”头头的任务。

 


张长林被审讯,我以为他会将程勇供出来,没想到,他居然一直在“装”,你会发现,那种“装”是温暖的、有力量的、能被感知的,是来自平民的抱团行为,太久没看到那种抱团行为了。

 

这部电影放到世界电影史里,绝不是神级影片,但它一定是良品。到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里,它是成功的,因为冲破了我们认为不可能冲破的枷锁,它的稀缺性带着无数种价值符号和期望结果。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能猜中很多情节,比如最后的那一幕,可是我还是被感动了,明知道结局,还是因为过程触动流涕。

 

这是安全的情节设置,也是有用的情节安排,它的现实意义已经突破了电影本身存在的表演和情节。

 

我一直都喜欢看韩国电影,希望以后拍摄类似题材的导演,能够用更多细节打动我,千万不要担心观众看不到细节,我最在意的就是细节,因为细节能够给我一种超预期的感觉。

 


看完电影后,我在朋友圈写了一段文字:

 

在电影院看《我不是药神》,影片末端,右边的小姐姐可劲儿在挎包里找纸巾,左边的小哥哥和他的女朋友可劲儿吸鼻子,后面的俩小哥哥吸鼻子+轻声鼓掌,我任由泪水哗哗从眼眶涌出,看到黄毛的车票终点的时候,我“刷”一下站了起来,“老乡!”走出影院后,另外俩小哥哥说:“我眼泪哗哗流。”另一个笑着对他说:“我也是。”能够看到这样的影片,真的很开心,下半年第一大收获。(不谈电影,只说经历。)

 

我是一个批判性很强、对温暖人性零苛刻的人。前几天去刷了王传君的微博,去翻阅了他出演的话剧,真的喜欢那种认真做自己,并且做得很牛逼的样子,这是他现阶段传递给我的活法和态度。这个人与众不同,算是一种镜像吧。

 

- 5 -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句话,叫我们都曾被时代误伤。

 

被误伤的意思就是时代本来自己走得好好的,爽着呢,忽然发现身上沾了点血,有人说大哥老多人被你的衣角碰着了魂飞魄散,你可长点心吧。

 

时代一脸懵逼:卧槽我不知道啊,我还以为我走路的身形很优雅呢,你们这样让我也很难做啊。

 

《我不是药神》讲述的就是一个人和时代抢人头的故事。

 

所有人的立场都可以理解:资本方维护知识产权,天经地义;警察作为公权力的象征,秉公执法,义不容辞。全片给了白血病人最多的镜头,他们挣扎,哭喊,冲撞,但在各方群体的冲突中,他们被当作可以,应该甚至必须被克服的诉求。

 

所以那些吃不起正版格列宁的人,只能靠一个卖印度神油的男人来救命了,而那个男人窝囊到连孩子都争不过前妻。

 

那个男人被逼着成为了英雄。他最初想挣点钱,后来发现被时代误伤的人,好像有点多。

 


在看电影之前,看到了太多的好评,抱着极大的心理预期,看完后反而有点小落差。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中国近几来最有血性和勇气的电影——哪怕它很多地方特别是结尾的处理上依旧是乖巧柔和的。

 

在“只要你下定决心做英雄就能开挂改变世界”几乎已经成为了常识的时候,《药神》跳出来告诉所有人,下决心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你做一个“好”人有时是要负责任的,有时是要倾家荡产的,有时是要身败名裂的,有时是自作孽不可活的。

 

它告诉我们,你要做一个好人,你的对手未必是坏人。而你要保护的人,也只是被时代误伤。

 

把责任推给时代是多么容易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带愧疚感地活着,无辜快乐又富有同情心。

 

所以我愿意赞美那些赞美与时代抢人头的作品。





电影这个东西呀

好不好看,厉害与否,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尺子

或许你对上面的某段文字感同身受

又或许他们都未说出你的心之所想

都来说说吧

我在后台等你~

 

杨雨晨

关注综艺、音乐、影视领域  

微信号:yangyuchen0327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纸媒和数字出版、互联网资讯和社交平台、视频音频平台、影视文娱、内容创业和自媒体、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内容发展方向。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ciweigongshe@126.com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