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看家庭教育:父母的肯定与陪伴,决定孩子一生的道路 | 精选
01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作为范府的正牌公子,范思辙“放鹰逐犬、吃喝嫖赌一概不沾”,唯独对钱情有独钟,却不知道自己要钱干嘛。
三毛曾直言,她和父亲之间的矛盾是她一生的战役。后来父亲看到了三毛发表的《朝阳为谁升起》,父亲读后,留下了一纸赞言: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
三毛看了留言感慨万千,回应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
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还是父母的认可!
02
父母要学会陪伴和肯定孩子
知乎上有个故事:小时候,爸爸总是告诉她,“我今天要加班,你跟妈妈好好玩。”长大以后,爸爸变成了,“丫头,钱够吗?不够了,爸给你打点。”
“我不知道要跟他聊什么……” “就算强行聊天,最后也会变成吵架,何必呢?”
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 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 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 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父亲支持母亲; 父亲更会帮助孩子发挥潜能;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那么,一个好的父亲,应该胜过100个优秀的校长。
03
父亲的爱,决定孩子的未来
在亲子关系中,最难相处的恐怕就是父亲和儿子。之前网上还有一个段子,说儿子和父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
那么,“陌路父子”的尴尬境遇该如何破除?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3条建议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正处于此类境况下的爸爸们。
1、父亲要破除“心魔”,视孩子为独立个体
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但孩子不是家长的复制品,更不是父母用来实现自己未达成心愿的工具人。
父母可以给孩子积极的引导与帮助,但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限定孩子的发展,批判孩子的想法与喜好,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思维去生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人生,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予以支持。
2、多和孩子互动,有温暖有交流
以范思辙父子为例:之前因为范建对范思辙过于严厉,致使范思辙一看到范建就犹如老鼠见了猫,大气都不敢喘,父子不像父子,家中也无温情可言。
后来范建冤枉范思辙,罚他下跪许久,误会解除后,范建允许范思辙提一个请求,作为补偿。
范思辙提出:想让爹陪他推牌九,还要玩钱……这个请求虽然调皮,但一家人难得的聚在一起游戏,彼此的情感也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加温。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也不是施威的地方,而是温暖的港湾,是快乐的温巢。
父子之间,应该多沟通、多交流,用心经营,这样才不至成为同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3、家里没有尊卑,只有对错
还以范思辙父子为例:范建误会范思辙,罚他下跪,虽然破天荒的陪儿子推了牌九,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对孩子说出那句“对不起”。
面对长子范闲的质问,他回答:“天下哪有父亲给自己的儿子致歉的道理?!”
在封建社会,父为子纲,父亲就是天,父亲永远都是对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现如今,这种保守且束缚的思想观念早已不再适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在逐步健全自己的是非观念。
家长需要明确生活中的对与错,不要因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权威性”,而拒绝承认错误。
人无完人,犯错不要紧,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认错、是否勇于改正。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家长,更容易获得孩子的尊重与认可。
来源 | 中小学生教育经验分享
责任编辑 | 曹金玥
- END -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要通知!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考试时间安排公告出炉!
来源:中国教育报;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张婷婷
编辑:波戈
目前160000+人已关注并见证泸州教育体育事业成长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