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大学毕业后做全职妈妈,是种浪费吗?
前段时间一个线上平台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开个讲座聊聊自己做全职妈妈这个选择。他特别希望我能聊下自己既然具备了高学历和高收入行业的背景(哥大毕业,生娃前就职于管理咨询行业),为什么要选择做全职妈妈。
其实全职妈妈这个词有点伪命题。世界上的妈妈分两种:要上班的全职妈妈,和不上班的全职妈妈。我属于后者。但是即使第二天要上班,凌晨2点在喂奶的是妈妈;宝宝病了,半夜起来照顾的是妈妈;好不容易娃睡了,还要抓紧研究科学育儿和为宝宝买买买的人也是妈妈。妈妈这个角色是24小时在线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妈妈都是全职妈妈。
当时这位线上平台负责人问我的原话是:辛辛苦苦读完了常春藤大学,你觉得在家做全职妈妈是种浪费吗?
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从苏宝出生到现在近两年,其实不是第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
我想这里的“浪费”,可能有三个层面的假设:
1. 在家当妈,浪费了高学历
2. 不去工作,错过了职场快速上升的机会
3. 把可以用于”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孩子身上
三个假设,咱们一个个聊。
在家当妈,是浪费了高学历吗?
一说到高学历,人们的反应通常是把它和好工作、高收入联系到一起,唯独不会想到的,是它和当妈有什么关系。
有趣的是,美国范德堡大学的Joni Hersch教授对数万名美国毕业生的数据做了调查,发现和普通大学毕业的妈妈相比,毕业于常春藤和斯坦福等名校的妈妈,更倾向于在家做全职主妇。
Hersch的文章没有深入分析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我想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对我而言,暂时离开职场去带宝宝,并没有浪费我的学历,反而很好的利用了我受过的教育。
在美国留学多年,我的英语有一定优势,在育儿路上遇到疑惑,可以第一时间查找权威网站(比如美国儿医协会)和育儿专著,得到问题的答案;宝宝喜欢看绘本,中英文启蒙都是我做主力,而英文绘本我们早已读了上千册。
读藤校给人的另外一笔财富,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换句话说,就是不甘现状爱折腾。在做全职妈妈以前,我的世界里只有工作计划和表格;决定辞职带苏宝后,我发现在养育0-3岁的宝宝这件事上,我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
但爱折腾的我立刻开始研究身边社区都有些什么资源,可以丰富小宝宝的认知世界。于是我们很快开始参加图书馆的绘本故事会、音乐早教课、艺术课,前段时间还参加了一个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自然启蒙营,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我心目中的美国一流大学教给人最重要的东西,是自由人格。做全职妈妈,又何尝不是一种独立的选择。随着孩子的成长,将来生活中还有很多决定要做,相信有主见的妈妈,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代成为更独立更成熟的人。
有主见、好奇心、懂英语这些品质,并不需要读世界一流大学就能获得,但是,如果你拥有了这些品质,它们会让你育儿的路更轻松有趣一些。因此,我受过的教育,一点都没有被浪费。
不去工作,错过了职场上升机会怎么办?
辞职之前,我在纽约地区一家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美国的投行和管理咨询这两个行业里,有很多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并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欢、适不适合这两个行业,但是因为有面子、收入高,而且校友们都在这两个行业,就没有离开。当时的我自己也属于这群人中的一员,而且事业发展得还挺顺利,和上司关系也不错。
生完娃后离开了这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行业,要说没有一点遗憾那是不可能的。有一天我在瑜伽馆遇到一个耶鲁毕业的全职妈妈,她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这几年,世界上会暂时少一个金融分析师、程序员或者律师,但地球照样旋转。在家陪伴宝宝,也不过短短几年,你不会永远都是全职妈妈,你身上的所有能力,也不会过期”。
在美国工作这几年的感受是,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由责任心、会统筹、会合作等素质决定的,如果你本身具备了这些素质,而且一直在有意识的提高自己,那完全不用担心暂时的离开职场会磨灭你的能力。管理家庭和管理团队有很多共通之处,管理全家人的财务、健康和出行,加上每天和熊孩子单挑十八回合,我深感自己的职业技能每天都在不断被磨炼提高中……
我并不相信时间可以换空间,一家公司里呆得最久的员工,并不一定是职位最高的。其实在家带苏宝这两年,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有了新的思考。精英教育我经历了,咨询行业这根挤破头的独木桥我走过了,但是在和宝宝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远不止数据和报表。这两年我终于有了更多碎片时间去读很多毕业后一直没来得及读的书,认识了各种有趣的人(尤其是和我经历类似的全职妈妈),重拾了写作这个久违的爱好,丰富了我将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这些都是当年在大公司金字塔里研究年终总结的时候,没有想到过的。
把可以用于“自我提升”的精力,花在了孩子身上?
和没有孩子的前同事们聊天的时候,我常常调侃他们,你们哪里是在工作,简直是在休假好吗。上班的时候,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固定的,还有双休日,但全职妈妈全年365天无休,如果宝宝的睡眠习惯还不成熟,那么你的睡眠也是碎片化的。
生娃以前,我也是个比较随性懒散爱拖延的人。生娃以后,发现不懂时间管理根本无法生存(真的,有阵子娃渣睡眠,缺觉缺得活下去都成问题)。很快我学会了更好的统筹安排,取舍和合并任务,在”生存问题“面前,自己好像一秒钟get到了时间管理的全部精髓。
其实在原来的行业,忙起来一周也要工作80几小时,吃午饭都在和同事讨论工作,下班回来吃过晚饭就快断电了,很多学生时代的爱好,被工作时间全部取代填满。
相反,辞职后我的碎片时间忽然多了很多,搬家时买回来就没弹过的钢琴,偶尔有时间去练了;白天遛娃的时候,顺便去中央公园跑个步,还把喜欢的博物馆也逛了;曾经的厨渣一枚,居然可以烘焙出好吃的红丝绒蛋糕了。而这些,都是全职妈妈这个角色给我的馈赠,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提升。
写到这里,发现娃午睡快醒了,全职妈妈的酸甜写得差不多了,苦辣还没来得及吐槽呢,哈哈。只好下次写了。
最后我想说,做不做全职妈妈是一道选择题,答案并没有对与错之分。把自己的一切经历都当做财富,只要保护好内心的小火焰,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都无法阻挡你成为更好的你。(全文完)
觉得文章有帮助?把它分享出去,帮助更多人,是对苏妈最好的鼓励。
参考资料:
aei.org/publication/guess-which-moms-are-staying-home-with-the-kids/
cnbc.com/id/100637647
推荐阅读:
推荐理由:
《如何正确的和小女孩聊天》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篇老文,如果大家还没看过,可以点进去看一下。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我觉得我们和小女孩聊天的内容太单一了,好像除了一味夸她们”可爱“、”漂亮“就找不到其他话说,不如聊聊她们的兴趣爱好。
然后前几天在后台收到好几位粉丝留言,告诉我有个公号写了篇文章,标题大概是凭什么不让我夸女儿漂亮之类的,好像在反对。但是写到后面,画风诡异一转,观点变得和我这篇文章惊人一致,借鉴了太多东西而不注明出处。
首先在想这里谢谢乡亲们为我打抱不平。我觉得如果我的文章能引起争议,是好事,说明我的观点是值得讨论、有价值的。这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这些争议能鞭策我继续用更严谨、客观的角度去分享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小小苏公号几乎每一篇原创的最后,都有详细的参考资料来源。至于有没有被抄袭不重要,互联网发达,任何一个原创作者都逃不了被抄的命运,但坚持分享的初心,独立严谨的写作视角,是很难被模仿的,因此我想,坚持认真写好原创就够了,其他的事大家心中自有明镜。愿我们都学会不走极端,不熬浆糊。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媒体转载需授权。图片来自网络。戳“阅读原文”直达苏妈个人博客
www.xiaoxiaosu.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