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原创抗“疫”文学作品《从”疫”而终,碧海长空 ——致二十年后的自己》
HELLO
从”疫”而终,碧海长空
——致二十年后的自己
你好!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想必已经坐在热闹的年夜饭桌前,望着窗外挂着的灯笼,鲜亮通红。可面对眼前良辰美景,你可还能记起二十年前,2020的新年之际,万灯齐明却黯淡,千家闭门,街巷空荡,与此时判若云泥……
这年,快速蔓延的疫情,足令人心惶惶,仿佛那不断增加治愈人数的“希望之绿”,已成为了让全国人民安心的唯一良药。不禁对比起03年的非典,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那是泛着白,漾着苦的一年,我却初识着这个世界的夸姣,不知当年骇人的情形,而2020年,十九岁的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医务人员奔赴前线,寥寥行人全副武装,村镇居落封锁隔离,走街串巷成为奢望,空气中夹杂着酒精与消毒水的味道,格外呛鼻,谣言更如野草般蔓生,沉寂与不安笼罩着整个中国……
我们常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全国疫情如此严峻之下,总有那么一批人,扶危渡厄,心中承任。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非典时,钟南山院士以花甲之年临危受命,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如一束阳光刺穿了非典的阴霾,如今,他于耄耋之年再度挂帅出征,逆行而上辗转广鄂;“衣白卦,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曾在非典被守护的姑娘们,这一年,方才花信,她们斩断青丝,褪去华裳,奔赴前线,身着白衣与疫情搏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无数工人于除夕夜,在家家团圆、举杯欢聚的时刻,匆匆放下碗筷,含泪道别,从四面八方奔赴战场,用十天十夜构筑起疫情防控前线的坚强堡垒;“抗非精神在,再现小汤山”,七十九岁高龄的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黄锡璆博士连夜整理需要优化的设计环节发往武汉,并毅然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疫曲未终,人心不散”,许多音乐人开始自发创作疫情主题的歌曲,通过旋律表达自身的心绪感受,为武汉和中国加油,寄寓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胞之外,日本、巴基斯坦也从全国各地征集医疗用品予以支援。正因这些逆行者,向魑魅魍魉病毒斩剑的无畏,托起整个黎明的辛劳,于无形之中为木铎,默默引领着我们,给予了我们向阳而生的决心,给予了我们逆风飞翔的勇气,给予了我们步履不停的动力,一心开赴着信仰!
那么时隔二十年的你们可还记得,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为何,为何我泱泱神州竟受此劫难,为何我清晏中华却遭云翳所遮。
若要究起这疫情的根源,只因几人口腹之欲,贪食野味之恶行,病毒便悄然滋长,直致 “疫情之红”点亮全国,“死亡之墨”蘸染华夏。2003年的非典,致全国瘫痪,而如今的新冠病毒,又致全民禁足,使人不禁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经非典与这场疫情的桀虐,我们应得以感悟到“敬畏生命,亦是敬畏我们自身”。方孝孺曾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心有敬畏,行有依归,才能固守正道之法。若言行毫无忌怕,浊水横泄,便足以毁逆自身,酿以恶潭。病毒无情,战“疫”残酷,于这两次“病毒”战役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人间大爱,更应有前人的教训:拥一颗敬畏心,襟怀坦荡,行有尺衡,才能达到古圣先贤所言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之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不知2040是否已是冰裂河开,春归燕来。
惟愿山河无恙,世间安好······
此致
敬礼
十九岁的你:孙珂
2020年3月15日
投稿声明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
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现开展“众志成城抗疫情”主题原创作品征集活动。投稿作品需为原创,不限形式。作品均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线上投稿。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具体投稿要求。投稿邮箱:1332010872@qq.com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往期精选
1
END
1
主播:刘悦欣(校主持人协会)
文字来源:孙珂
图片来源:网络
图文编辑:张甜甜
责任编辑:赵婷 封若冰
审核:董玉 李英泽
-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会新闻采编部倾情出品 -
长按关注公众号
-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会
官方微信平台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会
官方微博账号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会
官方抖音号
投稿邮箱:lnnuxsh@163.com
网站地址:http://xsh.lnnu.edu.cn/
办公电话:0411-82159575
轮值主席专线:0411-8215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