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像集 | 海地的孩子穿着从美国来的二手衣

IDEAT 理想家 IDEAT理想家 2021-06-24


继2018年成功举办知名电影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的宝丽来原作展,现代艺术基地(MAB Gallery)利东画廊(Ostlicht Gallery)再次联袂推出奥地利艺术家斯蒂芬妮·莫斯汉茉(Stefanie Moshammer)于中国的首次个展,于4约14日开幕,展出其最新系列摄影与录像作品20余件,并获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支持。


▲ 个展《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现场


对国内观众而言,艺术家莫斯汉茉(1988-)或许相对年轻,但已斩获许多国际摄影奖项,例如入选2016年Foam天赋奖,并于2018年凭藉《我可成为她》(I Can Be Her,2014-18)系列,获选为C/O柏林“天赋奖”得主,同年并获奥地利联邦总理府所颁发之杰出艺术家殊荣,可谓近几年不可忽视的摄影艺术家。



这位来自奥地利的年轻摄影师被打了如下诸多标签:快照美学,纪实旅行摄影,大尺幅照片,在家的人,彩色照片,日常物的再现,性,爱,当代现代类型摄影,摄影,日常生活景象,时尚摄影,个人肖像,关注社会边缘,线条形式与色彩,等等。


▲ 艺术家莫斯汉茉在(Tomorrow of Yesterday)展览现场


她的作品总以诗意且柔和的色彩来表现美好生活的对立面,如《维加斯与她》(Vegas and She, 2015)系列中所关注的城市角落,那些在此虚妄之城追逐幻想的人们,特别是沙漠/海市蜃楼与失落天堂的潜在隐喻。随后的《黑牛奶之地》(Land of Black Milk, 2017)系列,艺术家来到里约著名的贫民窟,用影像描绘出足以跨越财富限制的城市色彩;那里的人们努力地生活或许就只为了那共同享有的天空与阳光。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最激动的时刻是?

青少年时期。我算是亚文化群体中的一员,会到处旅行,参加朋克音乐会。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业余摄影。和每个人一样——拍我的朋友、音乐会还有其他一些场景。这是我第一次把相机作为记录的工具。然而直到十年前,我才真正决定做一名摄影师。2014 年的“Vegas and She”是我第一个摄影系列,是我第一次把自己当成一名摄影艺术家,也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对我有所关注。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延续之前的系列,在此展出的《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 2018)中,艺术家将视角转向位於加勒比海海域且鲜少受国际关注的海地共和國(Republic of Haiti),以及其中的一座小岛瓦什岛(Île-à-Vache)—总是因天灾人祸(往往是毁灭性的)而出演于历史舞台。从不曾被实现的承诺,让海地成为了失落的应允之地,等待的是那永远无法企及的「明日」。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瓦什岛上居住着15000人,是个相当小的地方,游客需要坐一小时的船,才能从海地本岛抵达那里。在这个生长着无数棕榈树的岛国,她看到当地孩子穿着大量印有美国品牌标志的服装,也了解到他们对西方世界的向往。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除了被深蓝色的海洋所环绕的岛屿,以及明亮的绿色大自然,彩色的街道、城市、海边景象也同样被垃圾和废弃物点缀,从塑料瓶到塑料包再到聚苯乙烯包装。在《明日未竟》这个系列中,莫斯汉茉也探讨了西方理念包围下,生活在海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天堂的概念。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谈谈本次展览“明日未竟”,你想捕捉什么? 

身在海地并慢慢熟悉当地的过程中,我发现总会面对西方文化——许多废弃的物品最终都出现在这里,从衣服到汽车,再到其他电子设备。它们就像是面镜子,反映着我们过度消费的一面。 


在海地,我要面对自己的文化。这看上去很有趣,但也令人触目惊心。我一度在海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天堂的概念。在经济和文化上,海地的过去强烈地影响着它的当下和未来。我运用这些被丢弃的纺织物——它们几乎可以看作人类生活的数据——体现历史和瞬间:现存的部分,还带有从前做衣物时留下的伤疤和记忆。海地作为把西方废弃衣物作为主要物资来源的地方,记忆被发现,并出现在我的作品中。昨日变成了现在,并最终会成为明天。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莫斯汉茉以半诗意半叙述的方式,渗入寻常生活中的影像裂隙,近距离地介入到海地的文化脉络。之所以称之为”介入”,并不是指她是属于社会纪实型的艺术家,甚至真正的抓拍也不多,但从其所拍摄的肖像作品来看,艺术家并不企图表现”客观”与”中立”,这是与纪实型摄影最大的不同之处。莫斯汉茉的作品更像是影像散文,在大量的图像流中拼组她的观点与立场,回应且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大旗。而在如此宏大的题目下,其作品却没有过于沉重或抑郁,画面风格依然保持轻快,在大地色背景中所捕捉到的大量色彩碎片,从视觉上舒缓了观者的不安感。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中,各式各样的废弃物与衣服,在强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通过艺术家莫斯汉茉的镜头设计,这些物件又被重新赋予生命,在舞台上跳跃、闪动著。


这些废弃衣物—多数来自欧美已发展国家—同样是此系列的主角之一。这些二手衣物店,还不是其最终站,部分品项较好者将被转卖至旧货选品店,或者慈善二手商店。更糟的可能直接被销毁且彻底弃置成无用的垃圾,但其中大多数的其实是被运送至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海地,进而开启另一段旅程:或被售卖,或者被彻底丢弃。这些带有过去使用记忆与目的的衣物,通过她的现成物装置,(讽刺地)实现了海地与西方世界的对话:昨日权充为当下,却又被明日所背离。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你为什么会选择瓦什岛?

通过旧金山的朋友,我知道了一个关注瓦什岛发展的慈善组织。这个组织里的Ines Lozano 女士把我带到了瓦什岛,并结识了当地人。我也去过海地首都太子港,但在那儿我没有找到任何共通点,更多感觉自己只能以陌生人的身份参与进去。但我的工作一般需要观察和参与相结合,如果其中一个连接点没了,那我就没办法工作。即使在陌生的地方,我也需要找到我的舒适区,这对我的创作来说必不可少。但在瓦什岛我做到了。它是个相对较小的地区,人们也非常开放。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海地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海地的污染情况。看到海地处理垃圾的现状让我非常难过,因为人们束手无策,只能依靠他国的帮助。这点让他们无法真正自立。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让他们在处理污染时困难重重。当然,海地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我热爱他们的音乐,节奏和舞蹈是他们文化的一种化身,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欢庆方式。海地人的灵魂在舞蹈中变得鲜活。此外,到处都是饱含信息的涂鸦壁画,主要描绘海地人的日常生活,有时看起来甚至像是引用了我们的流行文化。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你的作品像是静态的纪录片。你这么认为吗? 

纪录片这个词并不是很准确。没错,我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着纪录片的核心。但它也包含了一种 启发的途径,让我可以完全自由地去讲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故事。在我的作品中,我将纪实摄影的体裁与传记的观念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现实与表现形式的模糊重叠。你会发现不同的自发式情境与舞台摄影并置,并揭露特定地点或特定主题。此外,也有对神话和陈规的一种探索。这其中包括对“我不知道将会见到什么”的不确定性。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你希望人们透过你的作品看到什么?

这点我没办法控制。我觉得每个人对我作品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通常我是想通过照片去创造一 个模糊的空间,带我们逃离现实生活,在幻觉和欲望间徘徊。不过,我认为让读者通过作品产生自己的问题和怀疑很重要。创造一个抛出问题之后没有答案的照片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你在创作的过程中最激动的时刻是?

找到那些如果不通过摄影我就没办法获得的答案。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喜欢把自己放在不同的地方去观察,通过创作让一种诗意的灵感迸发出来——一个让情感转化为意象的过程。摄影本身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媒介,可以很快产生结果。但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并不是拍照的过程,更多的是拍照之后的过程。

▲ 《明日未竟》(Tomorrow of Yesterday)系列作品


莫斯汉茉拥有视觉叙事与影像沟通专业,可以说是用影像说故事的能手,但她舍弃线性叙事的手法,一反档案叙事风格当道的潮流,以特有的温柔语调,平静且真切地表述其人文主义关怀。散落的高明度与高对比的色彩,搭配MAB画廊空间中洒落的日光,可谓相得益彰。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除了摄影与录像作品外,也引进少量画册与艺术家限定版的影像收藏盒,并配合展览有相关讲座与画册签售活动。而对于喜爱人文叙事方向的观众来说,莫斯汉茉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更是不容错过。


关于艺术家


Stefanie Moshammer,1988 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毕业于维也纳时装学院,曾就读于奥地利艺术与设计大学,获艺术和平面设计学士学位。此后在丹麦新闻学院研习高等视觉叙事。

个人网站:stefaniemoshammer.com 



2015年她出版自己的首本画册《维加斯与她》,此后相继出版《黑牛奶之地》(2017)和《Notjust your face honey》(2018)。其摄影作品刊登于诸多杂志期刊和网络平台,如ZEITmagazin、《i-D》、《DAZED》、《VICE》、《卫报》、《英国摄影期刊》。



莫斯汉茉曾于2016年入选FOAM 天赋奖并于次年被提名INGUnseen 天赋奖,她是2018 C/O柏林天赋奖的获奖者并被提名2018 FOAM保罗·霍夫奖。其作品曾展出于FOAM摄影博物馆(阿姆斯特丹)、C/O柏林、红钩实验室(纽约)、利东画廊(维也纳)、利西摄影美术馆(维也纳)、韦伯画廊(伦敦)等国际知名艺术空间。


关于现代艺术基地MAB


作为现代传播集团艺术平台Modern Art的诗意居所,MAB坐落在上海市中心建国中路8号桥创意园区内,与内部出版资源致力实现”走入媒体(into the media)”的理念,定期呈现聚焦于摄影、影像媒介的综合性展览。自2017年成立以来,多次邀请优秀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各地知名艺术机构,策划并成功推出新作展览,同时出版画册、摄影集和艺术家手制书。

 

关于利东画廊


利东画廊是奥地利最大的专注摄影的专业画廊,拥有数逾15万的收藏级照片和多套极为罕见的整组展览原件。画廊由摄影家、收藏家皮特·科埃先生(Peter Coeln)创建,坐落于维也纳新兴文化中心,曾为包括荒木经惟、任航、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Chapelle)、于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在内的知名艺术家呈现个人展览、大型回顾展及主题群展。利东画廊同时独家代理一系列当代摄影新星及知名青年艺术家。


展览资讯

展题 Title|《明日未竟》(Tomorrowof Yesterday)

场地 Venue|上海市现代艺术基地 MAB(Modern Art Base Gallery)

时间 Duration|9th March ~ 14th April 2019

主办 Organizer|现代艺术基地 MABGallery

协办 Co-organizer|利东画廊 OstLicht.Galleryfor Photography, Vienna

特别鸣谢 Special Thanks|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 AustrianConsulate General Shanghai





编辑→口口 花比傲






影像集 | 关于Visionnaire的设计十诫


影像集 | 泳池,我爱夏日长。



 Join Us 

一键关注,获取更多智慧生活灵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