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瓜,你真的吃明白了?

甜瓜 BOSS直聘 2022-09-11

吃瓜,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百试不爽的一项传统活动。印象中,吃瓜时默认手里捧着的是西瓜,原为何故已不可考。但作为世界第一大吃瓜群体,数据早已坦白了一切。2018年,中国西瓜总产量7924万吨,稳稳居于全球首位,高出第二名“火鸡”20倍有余。

图片来自@Worldatlas世界地图网

近日,天高云阔,又逢瓜季,瓜友们吃出了喜闻乐见喜大普奔普天同庆的姿势。

作为吃瓜活动中的主体,千万老饕的喜好,瓜,自然备受关注。不想努力的瓜吃起来不是一个好节奏型,即使背负着被吃的宿命,瓜也应该时刻提升自我修养。

瓜滚来了,瓜被看见,瓜被吃掉。

——Melo

西瓜,顾名思义,非东方本土产物,乃自西土而来。

瓜种起源于古老的非洲大陆,如今在埃及的沙漠里,还能看到未被人类驯服的早期野瓜,和法老王的金字塔一起岁月静好。

未被驯服的野瓜果肉发苦,无法食用。故埃及谚语有云:“路边的野瓜你不要摘!”

和摩西出埃及记的路途一样,瓜滚出了非洲大陆,滚过了红海,滚入了西亚,又从西域地区滚进中原安家落户。

如今,吃瓜运动已经风靡全球,各地培育瓜种亦有诸多不凡。或云海外之地曰加麻辣,擅育吴籽西瓜,三年来推广无果。如今瓜熟蒂落,众人食之,雨过天晴普天同庆,谓之“瓜有瓜报”。

本着“好吃瓜,不求甚解”的态度,大多人并不知道,用来被装进肚子的瓜和把人装进肚子的葫芦是亲戚。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作为葫芦科属的植物,瓜同样具有“一棵藤上七朵花”的特性,在这里需要感谢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和匿名的大爷,没有让水分很大的西瓜娃成为同志们的童年记忆。

因为解渴消暑的功效,瓜在古代又有寒瓜的称呼。寒瓜之所以没有被半岛居民“韩瓜”化,大概是因为与其发达的经济环境不相匹配,使吃瓜这项活动未能在半岛大范围推广。

瓜作为一种调剂品,宗旨在于要让所有人都吃得起,吃得开心,吃得幸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瓜不在贵,合适就行。

一个好瓜,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位。价格太高则曲高和寡,无人问津;价格太低就落了下乘,变成韭菜之流的主食。

古人云:吃瓜有益,过犹不及。一周不吃瓜,则精神萎靡,了无生气;天天敞开肚皮吃瓜,轻则拉稀跑肚无心工作,重则灰飞烟灭,把自己变成傻瓜。

中学政治书中写道:商品(瓜)的价格由其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瓜的价值在于吃下去博人一笑,精神愉悦无法用数据去衡量,只好由供求关系入手。

由于瓜是一种精细化耕作的作物,成本比野地里肆意生长的韭菜高出几何倍数,一些大瓜还需要后援会集资进行催熟工序,属于溢价产品,本身就具备经济价值和消费属性。

一个好瓜,是要有性价比的,要经得起反复消费的考验。

图片来自豆瓣

一个瓜,要学会自我解构,延长自己的经济价值,切莫膨胀,自己裂开,还要贱别人一身汁水。

作为吸收了大量公共资源成长起来的瓜,从外表的一条花纹到内里的水分是否充足,自然备受关注,一点点瑕疵都会引发自身生存环境的坍缩,正所谓“价值越大,风险越高”。

瓜,主要起到解暑纳凉的功效。当和爱人剑拔弩张之时,忌互相攻讦、翻旧账、相互冷漠、全武行;宜共食一瓜、就瓜论瓜、随瓜逐流。

一个好瓜,需要平心静气。甭管是被拍、被切、被挖、被嫌弃,都要言行合一,切忌膨胀。没有人吃的瓜不是一个好水果,但是集体吃的水果不一定是个好瓜。

膨胀裂开贱人一身汁液的瓜是误入歧途,没有把吃瓜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

吃瓜有风险,选瓜需谨慎。吃到自家大棚的瓜,就有塌房的危险。现在,就教大家如何挑选一个耐吃、好吃、久经考验的好瓜:

1)吃瓜不要看颜值

饱经风霜、自然成熟的西瓜,外表呈纯哑光的暗绿色,透露着沉稳和自信;瓜的外表呈现出滤镜效果的闪亮,一种梦幻般的不真实,多为催熟,汁液还没有得到积淀,甜度很容易达不到预期。

2)看西瓜的阴面(贴地面)

贴地面成均匀黄色的瓜,接地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是到土地中去从土地中来自然成熟的瓜;如果贴地面是雪白色的瓜,说明没有和土地进行有效链接,养分不足,属于自我意识凌驾的生瓜蛋子。

3)拍瓜

但凡吃瓜,定要拍一拍,问上一句“这瓜保熟吗”以示尊重;一手扶瓜,一手轻拍,成熟的西瓜,动感十足,声音发闷内部仿若水流,成“Duang~Duang”声;如果敲几下,没有震颤感觉,没有一点声音,说明外强中干熟大劲儿了;生瓜蛋子被敲击时,成“啪啪”声,和手掌击打臀部时音效相近,部分生瓜承受不住压力,敲打一下就容易裂开。

瓜,是枯燥生活的调味品,是野地里韭菜的安慰品,是转移矛盾的润滑剂,是一种存在却未必合理的事物。

生活是惯性,吃瓜是常态。一瓜吃完,切莫逗留,请保持前进的习惯。

作者丨甜瓜

封面丨刘司崴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