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铁里的“黄马褂”:每天管着几百万人上下班

周周 BOSS直聘 2022-09-11
“大家不要拥挤,排队上车,佩戴好口罩。”

“车门关闭,不要抢上抢下。”

每天上下班地铁里,都能看到一群穿黄马甲的阿姨在站台上不停地吆喝。

正在指挥秩序的引导员

传说,这是一群北京土著,坐拥十几套拆迁房,家产数千万,闲来无事消磨时间;

传说,这群人精通八国外语,熟知北京城每个大街小巷位置;

还有传说,她们最大的福利上坐地铁不花钱,穿着象征身份的黄马褂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报纸上说地铁在招人,你要不要去试试,省得整天在家闲得难受。”2008年初,韩姐的老公在报纸上看到文明引导员招募公告,建议她去试试。韩姐曾经是一名国有工厂工人,被买断工龄后开过小卖部,因生意不佳转让。2008年,韩姐的女儿还在读大学,正好是“无所事事”的时候,看到这份报纸招聘就欣然报名。

韩姐的工作并不复杂,每天早晚高峰时间,在一号线地铁站台上指挥秩序,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工作时长是早晚各两个小时,算上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和路上时间,韩姐每天上班大约6个小时。这个工作属于公益性质,最初每月只能拿到几百块钱补助,一点点涨到现在的2000出头。韩姐身边的大部分引导员都是拿着退休金的人,没人指着这份补助生活。

公交站台上的引导员。来源:北京日报

除了地铁引导,公交、路口指挥的引导员和韩姐隶属同一系统,这也是大家在地铁、公交站、路口都能看到穿黄马甲阿姨的原因。在一些体育比赛现场,同样能看到这群阿姨的身影。

在官方介绍中能看到,文明引导员起源自2001年,服务领域包括公交地铁站台、交通路口、赛场、春运等场所。2007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进入地铁,并逐步从市区线往郊区线扩展。

来自昌平的李姐就是在这波“扩张”中加入的。2014年,在昌平农村务农的李姐听到了招募引导员的消息。据她回忆,广告在村里打了很久,一直没能招到足够的人数,每月一千左右的补助对这些村民来说吸引力很低。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李姐报名尝试了这份工作,还一直坚持到现在。和市区引导员不同,郊区的很多农民会把它当成一份正式的工作,赚工资补贴家用。

据2016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北京的文明引导员约有9000人,多数由下岗职工和退休工人组成。

在官方介绍中提到,引导员的出现是“以社会反映强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首都形象的乘车秩序混乱现象为突破口”。用韩姐的话说,当年的乘车秩序实在太乱,大家都看不下去了。

韩姐还记得08年刚刚进入地铁时候的场景。那时北京虽然没有现在那么多常住人口,但地铁线也只有几条,每天早晚高峰都是人挤人,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每次车辆到站,所有人一窝蜂往里挤,身子弱的要么被挤到一边,要么被后排乘客裹挟着推上车。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黄马甲中年女性声嘶力竭的喊声只能成为背景音,几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一开始根本没人配合,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了你让我去排队?我老老实实排队了让别人插队上去?我上班迟到扣钱了你给我补?这种话每天都会遇到。”韩姐不敢和乘客发生冲突,只能继续劝导,就连“奥运即将开幕,要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形象”之类的高帽都被搬出来了。

几年后,这种混乱的场景有了很大改观,乘客基本能够排成两列上车,插队偶尔发生。随着6号线、7号线等地铁开通,拥挤状况大为改观,无序上车就更少了。“这几年人也明显少了,以前经常能看到的很多乘客都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去其他线还是不在北京了。”

最初,韩姐每天两个多小时工作下来都会头晕脑胀嗓子疼,现在乘客少了她反而不习惯:之前人多的时候两个多小时眨眼间就过去,现在人少了,韩姐经常看一眼时间才过去半个小时。“这几年我也会上网,偶尔看到你们年轻人说地铁多挤多挤,哪条线人最多,队伍最乱,我看的时候都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表情。”

在郊区的李姐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她工作的站台是昌平线一个远郊站,很少出现拥挤混乱的场景。她听说附近的沙河站人很多很挤,但没去现场看过。过去七年里,李姐亲眼看着这条郊区线从几乎没人到坐满、再到站满,乘客从操着北京口音的土著变成说着普通话的外地小年轻。

工作几年下来,韩姐总结了一套“看人下菜碟”的办法:上下班的打工人最着急,但素质最高,知道主动有序排队乘车,适当提醒注意安全即可;游客很多不了解规则,除了提醒排队还要告诉他们看好孩子,有些人脾气不好,要小心对方发火;提桶带包的民工大多不了解路线也不排队,并且多数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她的北京话,适当提醒不影响其他乘客即可,不然容易因语言不通发生争执。

早上的两个小时里,上班的乘客占绝大部分。由于常年固定时间乘车,有些乘客成了韩姐的老熟人,每天双方都会打个招呼。但交流仅限于一个招呼,双方连名字都不知道,引导员纪律中有一条,工作时间严禁聊天。

韩姐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姑娘每次路过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每天七点十分,第四个车门左侧排队,几年时间从没变化。韩姐很喜欢这个姑娘,在她认知里,年轻人能这么守时的不常见了,至少自家孩子做不到。然而从去年年初开始,韩姐再也没见过那个女孩,她常在心里嘀咕,是换房子和工作了?还是离开了北京?

韩姐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上班人有明显差别,中年人大都闲庭信步,拿着小包慢悠悠地排队;年轻人大多脚步极快,有的甚至会跑起来,面对即将关门的列车也不减速,有时会卡着门缝冲进去。

“我每次就是提醒一下注意脚下安全,列车关门等下一辆,但只说一遍不听就算了,不会去拦人。万一你拦一下,对方摔倒或者卡门里,责任算谁的?还有人会埋怨我,说都怪我让他减速才没冲上去,迟到扣钱都是我的责任。有这气性你早起几分钟不行么?”

虽然名字叫秩序引导员,但最让她们担心的并不是排队,而是安全。

搜索地铁安全事故能看到不少新闻报道,有被安全门卡住的,有夹在地铁门和安全门中间的,以前还有很多摔落站台的。

“以前咱们一号线不是没有安全门嘛,每天都是提心吊胆,怕乘客一不注意掉下去。特别是一些带小孩的,我就遇到过父母在那儿聊天,让孩子在站台边乱跑的,我说了他们几句还抱怨我吓着他孩子。”

每天早高峰,韩姐都要看好自己负责的车门前没有乘客过于靠近,地铁关门时没有乘客被关住。如今全部安装上安全门,他们的压力才小了很多。

前些日子孩子给韩姐发了一段日本人坐地铁的视频,视频里工作人员在拼尽全力把乘客推进车厢,孩子说日本地铁真可怕。韩姐说,“这场景我熟啊!”

2010年前后是一号线人最多的时候,那时候有句话叫“只要你排在靠前的位置,不管车厢有多挤你都能上去”,因为后面的人会把你推上去。排在后面的乘客把前面的人推上去后,自己想上车就要指着引导员帮忙推。那时候,韩姐经常一早上出一身汗。后来几条平行地铁线开通,引导员推人的场景就很少出现了。

“现在乘客让我推我也不敢推,万一推出点问题谁负责?我们同事就遇到过一个情况,有个乘客像喝醉酒一样在安全门边上走,同事好心推了一下让他离门远点,乘客直接倒地说把他摔骨折了。去医院一查竟然真是骨折,肋骨断了好几条,可那么轻轻一碰怎么可能断几根肋骨?打那儿之后我更不敢碰乘客了。”

在昌平线的李姐对这块同样感同身受。在她们看来,引导员是绝对弱势群体,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想办法保护自己。“一般不好好排队的乘客,我们就提醒一遍,不听就算了。如果乘客骂人我们也不能回嘴,要是和乘客发生冲突还要担责任。”在李姐看来,事情不严重就得过且过,过分了就叫乘警,保护自己最重要。

作者丨周周

原创作品,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