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蹲点记 | 爬冰卧雪,探访帕米尔雪山下的围炉夜话

刘红霞 中国记协 2023-10-1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记协网推出“践行二十大•新闻人在路上”主题活动,通过系列策划和专题报道,展示新闻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成果,交流新闻单位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的做法成效。“一线蹲点记”栏目通过新闻工作者讲述深入一线、蹲点采访的经历,分享他们调研式采访的心得体会。敬请关注。

从帕米尔高原下来,已有几个月。在日渐忙碌的报道里,时不时,我总会想起那片延绵的雪山、湛蓝的天空、纯朴的村民,以及那次难忘的采访。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2022年底,我与几位同事爬冰卧雪,夜宿帕米尔,采写通讯《帕米尔雪山下的炉边夜话》(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以查看完整报道)。回看这次报道,感触良多,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过程中持平常心、讲家常话。
稿件中的“帕米尔雪山”,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布伦口乡。这是距离首都北京8000里外的一个高原乡、边境乡、牧区乡。从喀什市出发,沿314国道往西南方向,经过3个多小时山路,我们来到布伦口乡的布伦口村。在海拔近3300米的村口放眼望去,三面是巍峨的雪山,一面是被誉为“帕米尔高原最美湖泊”的白沙湖,风景的确壮美,寒风也确实凛冽。
2022年12月18日,刘红霞(左)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红其拉甫口岸采访。
我们一路观察、一路思考,党的二十大精神,怎么跨越8000里路山与河,从首都传到边陲、传到末梢、传到各族群众的心坎里?走进村里、住在村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稿件围绕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任布伦口乡党委书记李文娟夜访村民展开。李文娟是个“川妹子”,个子小,嗓门可不小,干练得很。扎根南疆乡村7年的她,能用简单的柯尔克孜语与当地群众交流,很受群众喜爱。我们不禁好奇地问,当地老百姓有没有给她取个“小名”。李文娟爽朗地笑起来,说大家都叫她“阿依布拉克书记”。在维吾尔语里,“阿依”是“月光”的意思。在柯尔克孜语里,“布拉克”指的是“清泉”。也就是说,在乡亲们心里,她是月光和清泉一般的书记。
这些看似与写作没有很大关联的闲聊,实则大有用处。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跟初次见面的李文娟相谈甚欢。
当天,李文娟恰好打算到村里走访,白天村民都在外忙活,只能是夜访。我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特写场景,决定和她一同入户,记录他们拉家常的过程,反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各族群众的浸润。
2022年12月16日,刘红霞(左一)与同事在采访对象家中合影。
冬天的布伦口乡显得有些萧瑟,乡里的小旅馆都歇业了。为了便于采访,多与村民接触,我们决定住在布伦口村村委会里。这里的住宿条件难言乐观,电暖器烧很久房间才稍微热了一些、公共卫生间的水龙头里只有冰凉的洗脸水、高海拔下睡不着觉的辗转反侧……诸多感受,成为我们采访写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环境条件上的艰苦倒也不打紧,讲心里话,这跟长年在白山黑水、高原雪山上的戍边人员比,算得了什么?我们就一个朴素的想法——集中精力、用尽全力把这次报道搞好。写作中,我们力争多用清新、熨帖、传神的表达,充分融入味觉、听觉、嗅觉、视觉,让稿件读起来“色香味”俱全。
如在导语中,我们是这样写的:推开阿卜杜加米尔·努斯热提拉家的院门,一阵悠扬的歌声传了出来。安居房里,八九个人围坐在炕床上,一位柯尔克孜族大叔用民族乐器库姆孜欢快地弹唱着。炕床旁的炉子上,奶茶飘出阵阵清香。
雪山的白与深夜的黑,室外的寒与炉边的暖,高原的静谧与夜话的热络……反差中,我们着力赋予平实的文字更强的张力。
视觉观察、身体感受、仔细聆听……我们把乡亲们讲的家常话,包括地方方言,真正变成报道里的家常话,在稿件中引用不少直接引语,比如,“你家还开了民宿?拜克加克西!”李文娟有些惊讶又十分欣喜,用柯尔克孜语夸赞“非常好”。
我们牢牢扣住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这条主题主线,争取形散而神不散。我们有一段这样的白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们来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分钱一分钱算出来的。”李文娟循循善诱,“你们看,苏巴什村在旅游旺季搞白牦牛骑行,一天能挣个500块钱,一年六到八个月是旅游旺季,有的老乡能挣到九万块钱。”
“是啊,明年我们也来试试,把看牦牛、骑牦牛都好好弄一弄。”
“我们的民族特色《玛纳斯》说唱,也要好好给游客们展示。”
“我们村最多的就是石头,回头是不是建些有特色的‘石头民宿’?”
……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院子外,不大的村落静谧安详,点点灯光为凛冽的高原夜色增添了暖意。屋子里,热腾腾的炉子旁,大家伙儿脸上红扑扑的。户主家九岁的小女儿阿依克热木·阿卜杜加米尔坐在大人中间,捧着小脸,眼里亮晶晶,似乎也在琢磨自己的来年目标。
有读者反馈,这处白描把主题和少数民族文化巧妙融合,对户主家九岁小女儿的描写,虽然寥寥数语,却十分传神,给人温暖舒服的感觉,是画龙点睛之笔。
扎根布伦口乡,我们把自己融入到村里,观察、品味、记录,写作成稿也就一气呵成了。一些领导同事发来信息鼓励。有的评价为“走基层的代表作”,有的点评“清新文风,践行四力”,还有的说“走得实,蹲得深,小切口,大主题,代表作”,让我们很受鼓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正以“持平常心 讲家常话”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改文风活动,用“短实新”文风让“新华体”不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往前看,我们将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以清新、熨帖、传神的文风,不断增强“四力”,更好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者系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

往期推荐

一线蹲点记丨跑遍茶园内外,只为讲好一片爱心叶的故事新闻奖丨61件作品入围!第33届中国新闻奖21家试点报送单位推荐参评作品全名单新闻奖丨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专项初评结果汇总来了@新闻人丨速看!2023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公布

供稿:新华社

本期编辑: 陈果静 吕彩虹 张君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星标🌟“中国记协”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点击“在看”,和新闻人分享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