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咋就火了,又火了?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4-29


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今天收到总台央视新闻蹲点访谈栏目《相对论》栏目制片人、记者庄胜春的一篇稿件。他讲述团队在重庆“背篓专线”报道中的蹲点过程。小编读完有几个感触:媒体和受众怎样互动?如何才算“蹲下去”?报道咋就出圈了?


这篇稿件很鲜活,答案都能找到。与大家分享,也期待更多的“蹲点心得”。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丨咋就火了,又火了?

本文作者:庄胜春

在山城重庆,有一条开通了两年的地铁线,因为连接起城乡,附近的菜农得以背上背篓,进城赶场,得名“背篓专线”。

20天前,一位网友在问政平台上的建议引发舆论关注——“地铁,容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的叙事,激发了人们的共情。


20天后,就在本次话题讨论渐渐淡下去的时候,《相对论》播发了纪实视频,再次把“背篓专线”带回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视频开篇,我们有这样一段讲述——

“现在这条视频发出的时候,‘背篓专线’的话题,可能已经不火了。

而这条路,爷爷奶奶们,还会每天这么走着。我们想搞清楚:这条连接起城乡的地铁线,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视频发布后,很快登上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知乎等各平台热搜热榜,许多平台进行了置顶转发,腾讯新闻微信插件推送。关于开篇的提问,评论区里的网友们,这样回应——


如何“回到现场”?什么是“真正的流量”?这是我的一些心得,希望和大伙分享。

1

“带着问题出发”


在我们《相对论》栏目组,有个“点子正群”,小伙伴们每天都要往里扔选题。“背篓专线”已经贯通两年了,作为一条暖新闻的线索,它不止一次在群里出现过。

但这一次,它进入公众视野的方式,有些不一样——有网友建议,早高峰叫停背篓。这张图,是这一轮关注的起点——


轨道交通的回应,引发了舆论几乎一面倒的点赞;却让我们对于这个“背篓专线”的选题,有了不同此前的好奇——

第一个好奇:“背篓专线”的早高峰,到底什么样?

我猜想,那位网友,大概不是千里之外的看客,而是乘客之一。

虽然不少网友觉得,这个提议不近人情,但仔细想想——如果你有大城市的生活经历,对等五六趟才能挤上的早高峰地铁肯定不陌生;如果在这时,出现“大块头”的背篓,摩擦在所难免,通行效率、安全隐患、可能出现的口角……都是问题。地铁对于携带物品尺寸、重量的限制,也正与此有关。

仔细看评论区,在点赞声中,我们也的确打捞到了一些不同意见——


过去一年多来,《相对论》聚焦蹲点访谈。能否找到“核心问题”,是我们决定是不是出发,最核心的标准。

问政平台上的网友,和评论区里那些不同意见,恰恰是我们追问的起点——

“一条地铁,容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网友高赞的这条评论,当然道出了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态度;但是,“容得下”的背后,究竟得具备什么条件,又要克服哪些难题?

如“较真”的网友所说,社会治理,永远是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搞清楚这些,更有助于这种“容得下”长长久久、遍地开花。

问题找到了,赶紧出发。

(对了,我们还有第二个好奇,一会儿再说。)

2

“行进式蹲点”“互动式蹲点”


新媒体蹲点,得和热度抢时间。

3月22日(周五)下午,我们抵达重庆。本想第二天早晨,拍完就发片,但周末的早班地铁,毕竟不够有代表性,我们决定——周末全面摸底,搞清楚线路怎么运转,哪里最可能出问题;周一工作日,我们直奔可能的矛盾中心,拍完就发。

于是,有了这第一条视频——


经过三天的蹲点,我们可以负责任地给出以下结论:

背篓的集中出现,是在早上6点多,4号线的首班车上。他们和上班族交集最多的地方,是通过换乘进入市区“观音桥”站时,大概8点。


即便是周一,这个时段,车厢里也不算拥挤。对于背篓上车,地铁里的乘客一边倒地支持,不仅支持,还很感荣光。

但是,也有问题,主要出在下了地铁之后——爷爷奶奶着急去市场抢摊位,跑着下车,会造成瞬间的小混乱;去观音桥市场的出站扶梯又恰好在修,所有乘客都只能去挤仅有的两部直梯,小摩擦在所难免。


有难处,更见真章。

当我们把这些细节逐一呈现,评论区里的网友反而为“背篓专线”送出更多赞许,还有许多善意而具体的建议。可以说是,为“背篓专线”操碎了心——


这些评论,何其珍贵。

从一年前在淄博“蹲点烧烤背后”开始,我们一直在探索“行进式蹲点”和“互动式蹲点”,摸着舆论的水温,调整报道的方向。

很快,我们找到轨道交通运营方,把蹲点中的问题和网友们的建议一一抛出。问答之间,我们还得知一个独家消息。很快,又有了第二条视频——


当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方言版报站名已经上线了。

3

真正要“蹲”的地方


若你用心,网友不会辜负。

蹲点一年多来,那些最重要的提醒、启发和感动,往往来自评论区。这次,也是一样。第一条短视频发布后,我收获了这样一条“进阶版评论”——


人海有知音。

这“一篓一篓”,也正是我们出发前的第二个好奇——我们知道,“背篓专线”真正的起点,不是地铁站,而是老人家里的田埂;真正的终点,也不是地铁站,而是竞争激烈的市集。他们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常,“背篓专线”又是怎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也就是说,“背篓专线”之外,也许才是我们真正要“蹲”的现场。

凌晨四点的菜地,真的黑——



100斤的柑子,真的沉——


早起赶场叫卖,真的困——


就这样,我们跟随七十多岁的王尚明夫妇,完完整整地走了一遭。有了这些现场,才算有了热度过后发出长片的底气。

那天中午,好不容易把菜卖完,我发了一条动态——


动态下的评论区也挺热闹。网友们打趣我的裤子,讨论冬苋菜的吃法,满满的鼓励——“很期待这一期节目”“喜欢这种电视上和网红以外的记录过程”……

“压力山大”的是,不断有网友催更:“清明一过,立刻发送!”“两天了,还没剪出来?”

没办法啊。“一篓一篓”的故事,都是人生,它沉甸甸的,不容易做得那么快。还好,终于在回京10天后,把片子熬了出来。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视频之外的细节——

那天清早,不断有村民加入赶地铁的背篓队伍,王爷爷逢人就介绍:“他们是中央电视台的,今天早上来给我割的菜,昨天还帮我卖柑子、卖冬苋菜,他卖冬苋菜很厉害……网上很多东西都是表面上的,他们这个视频做得很实在。”

希望我们交出的视频,担得起爷爷的信任。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兵分三路,这些记者要干什么?

新华社这个栏目,有看头!

李富贵被查!几点思考

我的代表作,第一期来了!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实习:任金蕊 郭玉蓉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