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体记大功!他们用五招走出一条新路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8-23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河南广电锐意改革,加快在发展框架、人事管理、内容生态、移动互联网平台终端、技术体系方面的融合转型,持续提升传播质效,经营创收连年逆势增长。河南省委常委会听取河南广电工作汇报,河南省政府对河南广电进行集体记大功表彰。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仁海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来稿,分享河南广电的转型“五招”。


本栏目长期征稿,信息附文末。



锐意改革  逆势生长——河南广播电视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本文作者:王仁海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广播电视的第一要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河南广电把握媒体融合的发展格局,锐意改革,闯出了一条“以优质内容生产打造品牌、以移动互联传播扩大品牌影响、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主题宣传破圈传播渐成常态,文化节目口碑、流量双丰收,融合传播成效显著,经营创收连年逆势增长。

河南广电的改革实践为全国省级广电媒体改革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样态。中央有关部门发文推介河南广电改革实践,河南省委常委会听取河南广电工作汇报,河南省政府对河南广电进行集体记大功表彰。成绩的背后是河南广电锐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

重构发展框架,提升源动力

顺应发展需求,以解决节目供需矛盾为抓手,下好供给侧改革先手棋,通过整合机构,形成优势资源集约作战,迅速打开河南广电发展新局面。

一是推进频率频道“瘦身健体”。整合新闻、经济、交通、音乐、影视等10个广播频率为4大事业部;对受众少、影响力弱的栏目、频道、频率实行关停并转;一体化运营都市频道与电视剧频道、公共频道与乡村频道,提升综合竞争力;撤销国际频道,成立大象国际传播中心,以全球化视野探索传播新路径,传播中华文化。

二是盘活存量。把文艺部、纪录片工作室、精品创作部与技术制作、演艺场所、市场营销等力量整合为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与卫星频道一体化运营,全面提高节目创新及制播能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就是由卫星频道·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具体制作,实现了从原来的“单兵作战”到全台力量“集团会战”的转变。

三是打破业务壁垒。推行工作室制和项目制改革,通过公开竞聘、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团队,赋予项目负责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更多权利,鼓励跨部门合作,创造业务增量。同时配套试错容错机制,以最大诚意鼓励员工搞创新、闯新路。

2

改革人事管理,激发驱动力

以人事管理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平均主义、人浮于事、市场化不足等难题,重设薪酬结构、优化竞争机制、丰富激励手段,从而增强河南广电自我造血功能,优化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

一是建立按劳分配、优劳优得、不劳不得的薪酬激励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淡化职级概念,统一基础工资标准为3500元,大幅提高绩效工资占比,并向关键岗位和一线部门倾斜。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在内容创新、技术突破、经营创收等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团队,特别是每年开展出彩项目和优秀项目评选,单个项目团队最高可拿到60万元现金奖励,最大化发挥收入分配导向作用,在全台形成敢闯敢拼的良好风尚。

二是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岗位分流管理、内部退岗管理等办法,对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和分流,让人员动起来、岗位活起来、机制顺畅起来;强化“有为有位”用人导向,通过竞聘等方式选拔优秀年轻人才至关键岗位,提供平等竞争、向上发展的机会和通道;盘活内部人力资源,鼓励人员向一线部门流动,实现人力资源成本向生产要素转移。在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综合行政人员占比不到2%,其他人员全部组建为导演工作室、视觉工作室等十几个工作室和项目组,每个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业者。编导们不再局限于按部就班的日常生产,而是向更多元的领域进军,职业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获得感、创造力大幅提升。

三是不断创新人才结构。近几年,通过每年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进行招才引智,面向业内知名院校和社会进行定向招聘等方式,引进新闻传播、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充实到创新项目,为事业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3

重塑内容生态,扩大影响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大精品创作激励引导,以极具网感的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将严肃主题生动化、文化宣传互联网化,凸显在互联网、移动端的传播效果,塑造了主流舆论新语态、文化传播新样态。

一是拥抱时代律动,唱响主旋律。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创作主题,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视角折射大变化。推出《总书记的回信》《从延安到红旗渠》等一批阅读量超10亿次的精品,创作《沿习之路:十年足迹印山海》《甲骨文申请上两会》等样态活泼的新闻产品,打开主流宣传的年轻“出路”。重点主题宣传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二是立足文化传承创新,塑造文化品牌。创新性提出“依托文化、构思精巧、技术赋能、制作精良”创作理念,实施中国文化“多品牌”战略。持续生产“中国节日”“中国节气”系列节目、《中国家宴》《中国发明》《常识中国》等文化品牌节目,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截至目前,“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海外平台总观看量超7000万次,覆盖72个国家和地区,70余个驻外使领馆向全球推介,成为现象级的文化节目。河南广电自觉扛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大旗,担负“新时代 新文化 新使命”,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三是聚力融合传播,开拓新阵地。大象国际传播中心(EICC)完成国际专线建设、海外平台账号布局,以及河南优秀文化节目海外推介等工作,精心打造了海外平台账号矩阵,实现了河南广电“文化出海”战略的重大进展。EICC五大平台的海外账号矩阵粉丝量超过百万,在Instagram上,EICC单个账号粉丝数突破20万,活跃度稳居前3,地方国际传播影响力排名第1。《阳光少年报》自创办之日起,就植入互联网基因,在传统的发行方式之外,通过互联网实现报纸与受众面对面,发行量突破150万份,被称为“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现象级事件”。


4

坚持移动优先,增强竞争力

聚焦互联网语境下主流媒体传播缺乏用户黏性、优势内容和变现渠道的困境,率先提出“移动优先”策略,拓展主流舆论阵地,瞄准年轻用户和圈层,消除界限、拉近距离,实现自体的增长与蜕变,融合传播效果显著,跑在省级广电媒体前列。

一是打造自主移动平台。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集全台之力打造大象新闻客户端,实行所有媒体业态的重点内容向客户端汇聚。目前,大象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用户数突破1.57亿,快速成长为河南广电融合发展的移动旗舰。整合台、报、网、端等新闻宣传力量,组建大象新闻中心,以大象客户端为依托,构建起全媒直播、全域覆盖、全网影响的融媒体传播格局。

二是打造全渠道账号集群。加大融合传播的支持力度,引导全员向移动端转移,培育可管可控的自有大V账号,鼓励有网感、有潜力的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开设新媒体账号,给予资金、技术、团队支持,进一步扩大河南广电融合传播的领跑优势。孵化出10个千万级和多个500万级新媒体大号,大象MCN居全国媒体类MCN头部,融合传播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省级台领先。


三是探索营收新路径。围绕广电核心资源,深耕垂直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拓展社区传播、增强客户品牌价值、提升内容变现能力,拓展政务服务、大型节目活动定制、IP授权、直播带货等新的增长点。开发唐宫IP衍生产品和文创业态,盘活版权经营潜力,获得2022年中国版权金奖。

5

重布技术体系,筑牢支撑力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度重视创新技术对内容的加持,敏锐捕捉行业风向标,抢抓数字经济新风口,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即将到来的沉浸式传播时代打好基础、筑牢高地。

一是搭建技术新平台。2024年以来,相继搭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垂类赛道的共建共享平台“大象元”AI创作和应用平台,并揭牌成立了大象元AI综合实验室,旨在聚合行业资源,探索AIGC、AR沉浸交互等技术在影视制作传播中的各种可能性。编写的《虚拟现实(VR)数字媒体资产数据描述规范》通过国标申请。打造了大空间沉浸剧《隐秘的秦陵》《唐宫夜宴》,分别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鸟巢亮相,后续将进行全国乃至全球巡展,用数字科技光影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打造视听新体验、新产业。


二是夯实“6云3系统”技术底座。组建研发中心,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建强自主研发队伍,以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为方向,全力推进融合技术体系的构建,为融媒体业务的全链条赋能。

三是树立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先进技术公司的战略合作,聚合全省、全国、全世界资源,共同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全新样本、前沿应用,在媒体竞争中把握先机和主动。

河南广电将持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改革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更好适配,全面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断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彭婕妮 林芝瑶 任金蕊

实习:叶佳鑫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记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