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要跌多久啊 ? ? ?
以前提到房价,大家总觉得房价永远会涨,买房永远不亏,咬牙上车不会出错。
然而事实是,最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房价已经没有涨了。
这点在越小的地方体现得越明显。
花几万块在鹤岗买房不算是新鲜事。热搜上,同属五线城市的鹤壁,房子降到了千元级别。
1000块买套房子当然是个例,但鹤壁老城区的房子确实随着年轻人的外迁不断下跌。
再计算单价没有太大意义,迫切想要出手的老房东纷纷报出一口价,原则是听个响就行。
甘肃张掖,一年时间房价下跌超过10%。
虽然基数小,看单价变化不明显,但一套房子接近一百平,损失至少也是几万块。
再看广东江门下辖的小城开平,同一个楼盘,单价比前几年低了小一千。
数据里,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都在继续下跌,跌幅还在不断扩大。
可能你会说,这些地方的房子本来就便宜,就算只降一点,也会显得跌幅大、很震荡。
然而,房价稍高的二线城市同样情况不妙。
国家统计局之前公布过一组数据,是今年4月大中城市二手房的销售价格指数。
长春和哈尔滨这组难兄难弟稳稳排到了倒数。
长春新房的跌幅也很厉害,另一种意义的NO.1。
即使是被认为楼市依旧火热的合肥,也能看出疲态,和去年成交单价对比,普遍下滑。
莫非是二线城市发展不够快,撑不起房价?
可是发展够快的那些新一线,房价走势也很微妙啊。表面上红红火火,踏进去下面埋着坑。
就拿杭州未来科技城板块来说。
前阵子有人发帖,邻居低价卖房,“留下单价6万5买入,并且还着房贷的我在风中凌乱”。
配图是单价3.5万/平的成交价。
大跳水的价格让人震惊,更让人惶恐这是不是房价崩盘的前兆。
事情很快得到了澄清,因为这并非真实的交易价格,只是为了节省税费刻意做低。
不过整个板块价格走低是不争的事实。
有人前两年买了二手房上车,结果一年过去,毛亏百万,可谓是得不偿失。
在售房源默契地调低挂牌价,只求快点出手。
还有曾经创造过“六万人摇号”记录的远洋西溪公馆,据说成交价最高达到过6.71万元/平米。
目前的挂盘价也大打折扣。
看来看去,整个二手房市场都不乐观。“大量城市(包括内地省会城市)的二手房均价较最高点已经下滑超过20%,有些甚至超过30%。”
新房同样不好卖,又不能私自大幅调价,有些城市只好搞团购,想方设法多给优惠。
也算是变相降价。
这股降价的风刮到北上广,该停了吧?
很遗憾,并没有。
至少郊区板块都在普跌,幅度还不小。在上海买到单价两万以下的房子,不再是梦。
真正涨价的,就只有新一线、超一线城市里位置最好、最贵的那些楼盘。
比如上海新天地的翠湖天地隽荟,挂牌价都在30万/平以上,动辄是近亿的买卖。
再比如广州的侨鑫汇悦台,2013年开盘时价格是8.5万/平,去年单价直逼33万/平,翻了几倍。
因为价格越是昂贵,越意味着它能提供的服务或者资源是稀缺的。
无论是地段,还是商业属性,乃至医疗、教育,这些豪宅都称得上优中选优,无可替代。
而且过去几年,真正受到冲击的其实是普通人,很多富人反而赚到了钱,他们不会也没必要保守消费,还是会愿意为这些豪宅买单。
所以,越贵的楼盘越涨,越便宜的楼盘越跌。
有很长一段时间,房价下跌是不被允许的,是人们生活中所不能承受之重。
以至于每次楼盘价格出现异动,都会出现房闹事件,轻则静坐抗议,重则上演全武行。
归根结底是房价上涨的趋势维持太久,让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房价的正确认识。
这让人们在购房时,产生了额外的心理诉求,下意识地把买房当成隐形的理财项目。
哪怕房子是刚需自住,居高不下的房价始终会是一点保障,是种托底。
更何况,为了应对高房价,很多家庭都是掏空了六个钱包,才凑出了一套房子的首付。
或许是两边父母攒了半辈子的养老积蓄,或许是卖了老家旧房子换来的首付款。
结果房价一跌,凭空蒸发,着实意难平。
其实还是因为见得少了,觉得房价永远会涨。
以后多跌跌,也就没这种事了。
你看股民亏钱都是怪自己,啥时候见股民去砸证券交易所的。
话说回来,商品房的本质还是商品。
它的价格自然也跟从市场趋势的变化而变化,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有涨有跌都很正常。
原先房价涨是因为有需求,有年轻人要买房。
中国现在出生率这么低,需求肯定是一年比一年低的,房子又凭啥年年涨呢。
以前大家觉得房价不会跌,把它当理财买。所以越涨越买,越买越涨,买的是个共识。
但大家手上的钱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把这个泡泡无止境地吹大。
当这种上涨预期消失,大家终于意识到房子不是永远涨的时候。
你会发现其实没多少人想买那么贵的房子。
房价就跌了。
包括学区房也是。很多人高价买个房子,就为了孩子读个好学校,赢在起跑线上。
可是现在年轻人都不结婚,也不生小孩了,所谓学区房对他们来说,失去了价值。
当然,大城市的出生率也低,但是永远都会有小城市的年轻人往外走,去补充人口,去在当地买房、入住,成为新城市的一份子。
而小城市的人口却在流失,原有的居住者逐渐年长,他们没有购买新房的需求,导致楼市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也打下去了。
而且今年中国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了,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以后人口越来越少,需要的房子当然会越来越少,闲置也越来越多。
既然如此,房价怎么不会跌呢?
也不只是房价被出生率影响,养老金也一样。
法国就是前车之鉴。
他们刚刚公布了养老金改革政策,强调两点。
一是,退休年龄会延迟。
法国现在的退休年龄是62岁,不分男女。
从今年9月开始,退休年龄每年会往后延迟3个月,直到2030年,提高到64岁。
二是,退休保险缴纳时限延长。
法国的退休保险也属于社会分摊制,公司和个人按比例缴纳社会分摊金,国家统一管理,个人满足要求后就可以领取退休金。
从2027年起,法国人累计缴纳分摊金满43年才能享受全额退休金,而非现在的42年。
相当于,你21岁大学毕业,必须马不停蹄无缝衔接一直工作到64岁退休才行。
什么gap year?想都不用想。
万一退休年龄到了,却没有缴纳满相应的年限,不是一分钱都拿不到,而要按比例扣除。
每少缴纳一年,养老金会扣除5%,最高可以扣除75%,算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法国人也没办法,只好无视退休时间,工作到满年限。
不仅法国如此,它的“盟友”德国更甚。
要工作到65岁零9个月时才能退休,并计划在2029年时推迟到67岁。
如果累计缴纳够45年的养老金,可以在63岁时提前退休。算一下,18岁就得开始打工。
养老金比例也不低,占总体工资的19.5%,过几年就会涨到20%。(公司和个人各承担一半)
为了鼓励工作,达到退休年龄还不退休的德国人每个月可以获得 0.5% 的养老金奖金。
美国,必须67岁以后才能退休。
英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6岁,到2028年4月6日会提高到67岁。
要求有累积35年的缴费记录。
西班牙,缴满37年后可以在65岁退休,否则就要等到66岁零两个月的时候。
从2013年开始,日本男性的退休年龄每年增加4个月,直到2025年达到65岁。
此外,日本出台了《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鼓励老年人工作到70岁再退休。
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出生率越来越低,人均寿命反而增加,年轻人交的养老金已经不足以支付给退休的老人。
整个池子入不敷出,只好大家一起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法国人民为了反对延迟退休,游行半年了,又是抗议,又是罢工,还搞出暴力冲突。
可是再怎么游行也没用,因为不是说有钱不发给你,而是真的就没钱,拿不出来。
而让人沮丧的是,法国的出生率比我们还高出不少,因为他们引入了有生育意愿的新移民。
那么再过几十年,我们又会面临什么呢?
谁也不好说。
大家也都知道最该解决的是生育率的问题,所以各方各面都在绞尽脑汁催生。
新闻播放大学生在宿舍带娃的故事,想要当正面典型,试图消解生育的困扰。
反而弄巧成拙,让人更加困惑,既然生育率影响社会问题,为什么不让社会共同解决问题,反而只让个体承担生育的后果呢?
还有人劝,目光要放长远,要考虑以后,不能只顾自己享乐,放弃家庭责任。但如果连当下都看不清,谁又有精力看摸不到的未来呢?
事实是,想得再远也没有用。
因为谁都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无法预判社会究竟会怎样发展。
就好像二十年前人人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以为自己会去到一个遍地是金子的黄金年代。
转眼二十年过去,信心也随风散去了。
所以啊,也别管未来到底会怎样,以后的事那就等以后再说,我们当下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尊重自己,珍惜现在。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