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家楼下的街角,其实每天都有新故事

小爱酱 雷叔写故事 2023-10-08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



这条街看似与绝大多数步行街没什么两样,也都是些小商贩,小卖部。


但街头巷尾的“义乳”,“假发”,却又分明显出它的不同。



尤其是,镜头对准了一位阿姨,她一边翻着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说以前自己也是村子里的“数一数二的美女”——



一边摸了摸现在已经光秃秃的头顶——这是长期化疗的结果。


这条位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对面的街上,生活着很多肿瘤患者和他们的家属。


所以有人称之为“癌症街”,但也有居住在这里的人不喜欢这个名字,说人吃五谷杂粮,生点病怎么啦,又不是绝对不会好。


于是要叫它“康复街”。



能看出来,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尽力在表现出如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照常吃饭,休息,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维持生计,也打打麻将当作娱乐。



但坚强的背后,却又是最柔软而敏感的情绪。


他们似乎很少为自己的病痛流泪,但提到有个12岁的小女孩死于乳腺癌时,却抹着眼泪语带不忍:


“一个月的心情都好压抑。”



也让平时不苟言笑的硬汉苏哥,端起酒杯来掩饰心酸。



可是在这里,死亡却又偏偏是随处可见的事,比如一个久久无人认领的快递。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只是谁都不说穿。


这条街上的人,用坚强和欢笑来尊重生命,同时用沉默和隐忍来敬畏死亡。


……


视频只有短短几分钟,但我看完之后真的像是看了一部纪录片一样,心情沉重复杂。


其实这样特殊的“街道”还有很多。


在快手搜索“街角人生”,在这个纪实栏目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甚至闻所未闻的,“街角”的故事。


比如大部分人想到夜市,都会想到烟火和嘈杂,但郑州却有一条无声的夜市。

因为店主几乎都是听障人士。


但这条街并没有因此而显得愁云惨雾,相反,有个卖冰粉和无骨鸡柳的小哥,因为做的东西好吃,很多人专程慕名而来。


他不希望因为身体残障而博取同情,却会因为食客竖起的大拇指,而发自内心地大笑。



妈妈提起他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哀怨,反而很骄傲地说,儿子不仅做饭好吃还有审美天赋,店里的设计都是他自己做的。



整个视频里没有居高临下的同情,纪实创作者们通过自己的镜头,用比传统纪录片更加温和而共情的视角,平视每个人的故事。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听障人士其实和普通人过着差不多的生活,这个夜市除了没有声音,该有的色香味,一样都不少。


事实上,中国有上亿残障人士,肿瘤患者,但似乎我们生活中极少遇到他们。


或许,并不是我们真的遇不到,而是大部分人,已经逐渐退化了“看向身边真实世界”的能力。





这只是快手里「街角人生」系列里的一个故事。


这个系列一共有7位创作者,他们走上“街角”,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去看,去拍摄,去记录各种各样的人生。



事实上快手一直有这种独特的生态,在这里,人们似乎格外关注“普通人”。


普通人热衷于把自己的生活记录在这里,更多创作者也喜欢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


哪怕看起来琐碎,没什么意义,但胜在真实,生动。


所以我时常觉得,快手上对“普通人创作”的包容性,让这个平台得以生产出更多样化,更丰富的内容。


比如,「街角人生」系列里,还有一位小哥在农村老家端个浴缸,跑遍全村子问有没有人愿意借他个地方洗澡。



蹭完澡还顺便蹭了顿饭,甚至反客为主,劝主人多吃点……



视频最后还来了个挺浪漫的升华,小哥跳进田间的小溪里,说真想要“蹭澡”,大自然处处都提供了天然的浴室。


他撑着一把透明的伞,把浴缸丢进其实有点浑浊的河里,整个人仿佛逐渐融入乡村和自然。


整个画面有点搞笑,却也有种说不出的诗意。



再比如,还有一些故事是聚焦于一些鲜少被人关注的“童年”,格外让人动容。


这些视频,记录着儿童福利院里的孤儿,记录着一出生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以及身患罕见病的孩子们。


有这么一群小孩,在旁人眼里,肥胖,贪吃,暴躁易怒,只要吃不到东西就暴跳如雷。


但事实上,是一种名为“小胖威利综合征”的罕见病,让这些可怜的孩子一直处在极度的饥饿之中,对食物有超出常人的渴望。


如果不加以控制,他们会一直吃,不仅带来肥胖,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


7位创作者选取的题材各异,还有人专门拍摄年轻人的不同职业,从电竞选手,说唱歌手,到躲进山里的“隐士”等等。


很多故事也让人大开眼界。


但所有视频的共性是,镜头与被拍摄者之间仿佛是偶然相识的朋友,是真实的平视,是更有主观共情微纪录片,呈现最鲜活,最生动的人间百态。


正是这些和我们一样鲜活且真实的人,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




街角到底有什么呢?


项飙提过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


说现在很多人,要不然关注自己,要不然关注一些过于宏大的叙事,反倒是中间那一层“附近”,那一层本该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街头巷尾的东西,被忽略掉了。


所以我专门很认真地看完了这一整套关于“街角”的系列故事,感觉这样的内容能在快手平台上生长出来,也确实是非常合理。


就像前面我说的,也许现在到处都充斥着对陌生人的吐槽和抱怨,动不动说断亲,说无效社交。


但快手上偏偏就有抱着浴缸满村子乱跑的社牛,偏偏就有人愿意在街头巷尾,花时间听陌生人的故事


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年轻人并不介意和陌生人友好互动,甚至人其实是需要这种互动的,他们会觉得有趣。



也会从中得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事。


所以快手这个街角人生项目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它的纪实性,它聚焦于街头巷尾的这些创作,呈现出的就是“真实的附近”。

我们为什么需要这种附近?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很早就提出过弱关系理论,说如果我们想要走出信息茧房,获取更多样化的新信息,点头之交的弱关系,往往比亲密无间的家人,朋友都更有用。



而更重要的是,归根结底,我们作为人类,渴望社交,惧怕孤独其实是一种天性。


想要抵御孤独,仅仅有网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接触具体的人,看到身边的人们在做什么,我们也需要哪怕是和邻居打个招呼这样的弱关系。


友善的弱关系,其实构建出的是一种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我们需要知道街上擦肩而过的那些人都是善良的,有趣的,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而不是游戏里的npc。


这会让我们更相信,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是值得我们去亲近和留恋的。


往更大的意义说,正因为愿意迈出了解,观察和记录的第一步,弱关系也会变得更紧密。


就比如一开始提到的,肿瘤医院对面的街道,随着视频在全网传播,这些患者逐渐被看到,被关心。


那些逐渐变得遥远,甚至快要消失的“附近”,重新被找了回来。


快手一直在为这样的内容和创作者提供机会和平台,鼓励类似的作品“出圈”,这一次,还专门打造了这么一个针对街角,锁定人间烟火,人生百态的纪实IP。


我们希望快手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内容,也需要还有更多这样的内容。


它像是一扇被推开的窗户,把熙熙攘攘的街道,摩肩接踵的人群,拉到了我们眼前。


或许关掉视频后的我们,再走在街上,就会放下原本一直握着的手机,多看一看真实的街道,真实的路人——


这些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这让我们,都不那么孤独。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泰国免签,狗都不去”

抑郁症大学生,总是被大学“劝退”

墨西哥人把E.T父母的坟给挖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