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找一个真正的[儿童美术班]有多难?|解禁之后给娃报班之前必看
戴亚楠的试验田,艺术自然生活都是美育的资源
著有[生命合伙人]家庭美育系列畅销书
今天一位参加第五期[美育导师工作坊]的妈妈搜到18年我写的一篇文章,说解决了她一直以来的问题。
其实这篇文章也是当时回答一个妈妈朋友关于女儿艺术课的问题,整理了一下重新发出来给大家参考。
“我昨天带她去参加了一个画画的试听课。整个授课过程是这样子的:给孩子在电视里看蒲公英的图片,然后老师说画蒲公英,先蒲公英的头,可以用白色的大笔点点点,(老师示范)。然后告诉画茎(老师示范),如果茎和前面那个蒲公英有遮挡关系,怎么处理(启发小朋友后示范)。
小朋友开始画,然后又观察叶子,示范画叶子。小朋友画了叶子。最后画了土,自己选择土的颜色。每个小朋友画完后,到前面讲解自己的画。
之前看过你的书说外面的画画班充斥了大量教技法的班,而无视孩子的成长和对孩子的启发。我其实也很担心上一个不好的画画课会蒙蔽掉孩子的一些特殊的视角。
我自己完全门外汉,我就是想问问你,这种教法,你觉得可取吗?”
这就是妈妈朋友发来的5岁女儿的“蒲公英”作品
这些年一直听到类似的问题:
“这个艺术课到底怎么样?”
或者
“我该不该让他去这个美术班?”
还是从头想想
儿童美术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或者说孩子画画的意义是什么?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教育教授Viktor Lowenfeld说“当你把孩子送到美术班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这是一个儿童美术班;也要确保这个美术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你的孩子表达自我。”
很多送孩子去学美术的父母跟我说“并不指望孩子一定成为艺术家”,这个出发点很好,似乎放弃了功利性;那么究竟孩子在这里会获得什么?至少我们不会无意中把孩子送进一个禁锢创造力、压抑想法的负面效果的教学课堂。(真的还不少!)
如何找到一个[儿童美术班]?
如何知道孩子在[表达自我]?
选择[儿童美术班]这个课题越来越有难度,在了解了几乎所有主流的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论,尝试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艺术机构/老师的课程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机构擅长用与时具进的理论来包装自己,但具体落实到一个课堂的时候,却由于种种原因,看不到描述中的艺术教育在发生......
想到大家困惑的目光,我不想再把教育理论丢出来,今天想尝试着用几个问题来帮助大家梳理一下思路,无论什么样的美术班,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应该可以得到你自己的答案。
问题1、你看到其他孩子的作品了吗?
还记得这张“几步画出个鸵鸟”的美术课照片?
这张鸵鸟简笔画的照片很容易判断,老师在教授我们反对的高度概念化的简笔画,不可取。今天题图的这张蒲公英似乎显然并不是简笔画,看上去好像是一幅“儿童作品”,但是这幅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
妈妈的描述很详细地把老师的“引导”过程展示出来,示范蒲公英的“头”,示范蒲公英的“茎”......虽然换了更容易出效果的美术材料,但本质上依然是亦步亦趋的概念画的示范。
这样的范画学习对5岁的孩子的创造力并没有提高,她表达的并不是她个人对于蒲公英这种植物的感受,但这样的教学成果是能够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儿童创意画”。
父母即使没有在现场看到整个教学的内容,依然可以从观察其他孩子的作品看出来,老师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孩子们都大同小异地用同样的构图和材料使用表达同一个主题。
一堂儿童美术课不是通过套路获得一个儿童画的成果,而是帮助孩子表达自己,促进孩子的成长。
刚刚过去的周末见到一位早年学艺术专业的妈妈,她提到自己一路学艺术艺考画油画之后,当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现在可以创作啦!”那一刻她和同学们茫然无措,因为一直被规范被示范学画下来,自己的想法被压制,已然不知道如何创作了。
当她的女儿在学校上了一个所谓科班出身艺术老师的美术课之后,她看到孩子和其他同学们根据范画学的画,坚决拒绝了这样的儿童美术课,即便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去学只有女儿那节课一个人留在教室看书,她知道这样教学对创造力的损害是多么可怕。
还好,我们不用全部自己身体力行经历过这样的“教育摧残”之后才获得这样的经验。
艺术的教学应该学的是什么?那些值得终生探索学习的永恒理念Big Idea,让孩子有所思考,构建自己的世界,而不是以艺术之名反而局限了思考。弟弟有一天拿回一幅画,画的是南极,企鹅冰山雪橇什么的。
他告诉我说,老师让大家画的是“南极融化之后”,这个题目就比“画南极”让孩子有更多的思考,即使企鹅是歪的也没有关系。题目引发思考,画面投射出孩子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呈现出的一个场景(融化后的状况,人类在其中的角色,是否有应对方案等等)。
而对于融化后的南极会发生什么,一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想法,绝不会出现两只企鹅在左,三座冰山在右的统一构图。
试图重现一株蒲公英的外形对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当TA对这个客体的经验仅仅来自于屏幕的时候,TA无法用感官来体会,无法触摸和感受到,甚至不必思考,那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课程仅仅是“度过一段时间”而已。
问题2、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差有多大?
来自一个“创意”美术机构的招募图片组合
用画石膏发展创造力......真的很有“创造力”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几乎所有的美术班都把自己叫做“创意美术”,似乎整个行业都升级了,没有创意不好意思谈儿童美术教育了。理想很丰满,那么现实呢?现实是在五花八门的理论的武装之下,很多美术课的现状并没有本质的提升,因为说到底师资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最近发现,很多艺术教育机构都纷纷出书了,把自己开发的理念搞成一套理论,把商业行为包装得学术一点,对家长更有信服力。这种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在翻看了几个机构的“理论书”之后,且不说学术研究的部分是否够厚重,封面上的卡通儿童作品就暴露机构对于“艺术”这件事的理解是什么层面。
我曾经带着弟弟去各处SPY儿童美术课的体验,其中一家用“为生活而艺术”的理念指引下开发的艺术课程。
在课堂上,老师僵硬地试图给当时不到5岁的弟弟及几个试听的小孩子讲解“三原色”的理念,结果孩子们用三种颜色根本调不出黑色,都是脏乎乎的褐色,引导未果,出一头汗之后只好告诉孩子们“答案”,好在孩子们都很配合,却让坐在后面的家长们尴尬得很。
再比如我常提到的一个例子,上海的一个妈妈说孩子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机构,但她依然困惑,一杯咖啡的功夫弄明白了,这个非常“鼓励儿童创意”的机构,每次上课老师还是会给出范画,但在和家长以及孩子沟通的是鼓励孩子们“大胆创新”,所以才会频频产生导致妈妈困惑的大同小异的画面。
我后来把这个故事放在《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这本书里,试想一下,一个课堂里的权威“老师”,一下子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然后说“不要听我的,你们自己创新吧”;这就像公司开会,大老板一下子盖棺定论定下基调,要内心多么强大和不合时宜的人才能提出自己想法啊。
当然在这样的“创意鼓励”之下,孩子们还是会适当配合地“创意”一下,比如在和范画一摸一样的构图上,把黄色改成红色、蓝色“微创新”的画。
把创意放在招募广告、甚至放在口头的沟通里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美好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地不是有情怀就能够实现的,需要能力去切实地执行。
问题3、了解艺术教育项目/机构背后的故事吗?
截图来自Pintrest网站,很多网红公号不过是照搬上面的儿童艺术创意idea
没有一个完美的“课程体系”可以解决一个孩子所有的艺术教育的需求,在育儿这条船上,你才是掌舵的那个人。
显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够成为“通才”,在艺术教育这个“短板”上,我们需要得到专业支持。那么就和艺术教育者充分沟通,看TA是否真的理解这些艺术教育的理念,是否认同“帮助孩子表达自我”是TA的使命。
回到画题图蒲公英这一类作品,很多理解狭隘的“教育体系”把课程体系(高度结构化的教学,引入环节如看电视上的蒲公英+主体创作环节如引导儿童一步步用材料画出个蒲公英+总结环节如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想法)作为重点培训的内容,也就是让老师们照猫画虎可以完成一节艺术课。很遗憾,这样培养出的基本是机器人老师,当然效率很高,快速批量生产按照剧本执行。
在我接触的很多教育体系中,更加以孩子为中心的体系其实往往不受欢迎,因为培训难度太大,对一线教师的要求太高。
在选择机构的过程中,其实可以多了解一点背后的信息,比如教师培训的力度、周期、品质、内容等等这些“背后的故事”,去判断他们是否是一个真正在把情怀和理念落地的机构。
其实,有理想的艺术教育者们都在觉醒,我们作为父母还应该是“识货”的父母,不能用“立竿见影出成果”的压力影响艺术教育者们的探索,毕竟这个行业的发展是相互的,也不能让这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
带着三个问题去看去听去感受,相信你的直觉,找到一个对孩子真正有爱的,接纳和鼓励孩子真实表达的艺术教育者。
作为父母,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父母的成长对于艺术教育理解的深入对于把优质的艺术教育项目推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你才是孩子的美育资源,一些根本的问题一定要捋清楚!”
比如会有父母问“孩子一直没有学到技巧,几岁开始可以学技巧?”
“孩子只是没有学习我们所认为的素描技巧,TA不断探索新材料,并用这些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技巧啊!”
比如还有父母问“从几岁开始,孩子就不需要艺术创造力的学习了?”
“创造力从来不是我们给孩子的,而是TA内在生发出来的,我们提供机会,呵护TA的创造性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终其一生我们都需要发展创造的能力啊亲!”
比如一直有父母问“参加画画比赛的孩子都画的特别好,要不要也让孩子参加考级?”
“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孩子的画放在一起,说一个孩子的画好过更一个,用什么标准呢?这个孩子的独一无二好过另一个孩子的独一无二?
“儿童美术考级是无耻的”
“儿童美术考级是无耻的”
“儿童美术考级是无耻的”
......
在写了两本家庭美育书之后,我发现其实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离艺术太远!”我们的成长中缺失了这一部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补上,而我们需要得到支持。
关于艺术教育,很多事我们都可以做!
-带孩子去自然吧,让他们对真实的“蒲公英”有感受。对自然中的味道、生命的循环有自己的一手体会。
-如果孩子在美术课上尝试和探索了某种新的材料,可以在家里也购置一些,让TA可以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继续深入探索。
-把艺术的话题带进生活,尝试着和孩子就一些TA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做讨论,然后用身边的材料创作。
真正的[儿童美术班]不仅在某一个课堂里,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你也可以和TA一起享受和成长。
别再问“这个艺术课怎么样?”最好的艺术课就在家里!
去年一年,我家弟弟悠然和我一起做了一套“全村美育课”在线家庭艺术课,实现了他“要当艺术老师,不然别人学不到太可惜”的梦想。
这一次,教龄一年的悠然“主教”和我一起“教研”和录制新一季的[和悠然一起玩艺术]
十个主题录播课程,小朋友鉴定有意思的艺术游戏和创作
适合4-9岁的小朋友,可以亲子共同观看一起创作
5月中更新,视频录播,第三方平台,微信即可登陆观看
可打卡提交自家作品,互相激发迭代想法,创意越来越多
真正的homemade艺术课!
视频里是最近两三个月以来悠然的部分“创作”,每天想法太多,时间不够用啊!要说明的是所有的想法都来自他自己,做工未必精致,idea全部原创!
这个系列的[和悠然一起玩艺术]目前只面向参加[妈妈艺术研习营]的家庭,作为课程福利发放。解决大家一直的提问“孩子可以一起学吗?”孩子们需要的和我们不一样啊亲!
了解[妈妈艺术研习营],请仔细阅读以下两个链接。5月12日开课,报名截至10号。
你画画的样子真美,这个绘画课我等了两年|妈妈美育艺术研习营2.0
咨询群二维码在此
[妈妈艺术研习营]
一个会画画的妈妈+一个创意无限的娃
=乐趣无限的家庭美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