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只有小众的东西才能被称为“文艺”吗?
写诗很文艺,可是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的诗句让我觉得它一点都不文艺了;
以前民谣还算文艺,现在喜欢的人越来越多,满大街都在放,让我感觉它一点都不文艺了。
是不是小众的东西才算文艺,大众喜欢就会破坏这种文艺的感觉?
首先,“文艺”这个词就有些问题。我想真正热爱文学艺术的人,都不会喜欢这个标签,因为现在这个词已经被庸俗化了。
其实用“文艺“这个形容词来描述诗作、歌曲等也未免太肤浅了,我想大概现在大家所用的”文艺“一词,是说某些人或者事物很有文学艺术的氛围的意思,而其实艺术作品是多样化而有生命力的。
所以你说一首诗或一首歌”文艺“就是用它自己来形容自己一样,根本是没意义的修辞,深刻喜欢和理解艺术作品的人不会有这样的空洞感慨。
再说现在为什么“文艺”、”小清新“等等变成了近乎贬义词,其实也基于我之前说的,现在经常把文艺挂在嘴边的人,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符号,是站在文艺世界之外去观看的。
至于他们赞扬文艺或者标榜喜欢文艺,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装腔作势,打造自己希望被别人看到的生活。
经常被讽刺的“文艺青年”和“小清新”就变成了整天歌颂生活爱与美,却不脚踏实地的人。我觉得他们只是陷入了自我想象中的所谓的“美”和“艺术”的幻觉。
而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的内涵,他们却什么都不懂,多的是无病呻吟。也许很多时候被人诟病的正好就是一些所谓“文艺青年”的虚伪和浮躁。
在厘清你说的“文艺的诗”或者”文艺的民谣“里的”文艺一词“之后,再来说为什么当诗和歌越来越多,你的文艺感会消失的问题。
首先在我心目中,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尊重并热爱创作和欣赏艺术的社会。所以,我并不觉得文艺作品越来越多是一件坏事,更何况每个人都有创作的自由,每个人也有当艺术家的可能。
那么关于粗制滥造我是想说,一定的审美标准或者说时间会检验一部作品,无论在哪个时期,艺术作品都有好有坏,你不能控制艺术品生产的数量、质量或种类,但是作为欣赏和观看的人,就是考验品味的时刻了,我们要锻炼的就是自己的感知。
因为大众的群体太过庞大,而真正的艺术,或者说艺术欣赏,从物质上来说,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人们才有余力欣赏艺术,而从精神上来说,欣赏艺术也要求观者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基础。
这也就决定了艺术和大众之间必然会有隔阂,但是与此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隔阂会永远存在或者说没有艺术走进公众的可能。
而你所说的,当民谣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你就觉得它不再文艺,我觉得是不是因为在最初,很多人喜欢它并不是单纯地喜欢他的曲调歌词与内涵,而是它的”小众“标签。
是它让人们觉得”自己品位独特“或者自己有精神优越感的那种感觉。这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受众心理方面的问题了。
另外将民谣归类为艺术,可能有些问题,虽然我对音乐分门别类方面并不专业,没有办法从专业方面分析民谣创作,但我想说民谣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性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性(的确它的作词会有诗意的成分)。
而且现在民谣甚至都有流行音乐化的趋势了,至少一些很红的民谣歌手,在面向市场以后,他的听众也早都不是小众了,那些喜欢民谣的人也早该拿下自己的小众标签了。
再回到艺术和公众的这个问题上,其实和你的质疑正相反,现在很多的美术馆,画廊或者是艺术家、艺术作品,都在探索和公众沟通的方式与渠道。
比如美术馆的公众教育讲座和活动,画廊面向工薪艺术爱好者的一些收藏项目和计划,一些展会的公共开放日,以及艺术家创作的公共艺术项目(比如一些需要公众参与的艺术作品,或者公共雕塑之类的)。
可能有情怀的艺术从业者也都有想要通过艺术去影像更多人的野心,所以艺术拥抱公众在以后的社会环境下也是大势所趋。
并且在艺术分类上,本身就有高雅艺术和流行艺术之分,同时它们在文化方面,并没有优劣,而是在各自的领域,带着不同的使命,面向不同的受众,有意义地存在着。
对于流行艺术而言,在公众领域传播是它的属性,被大众追逐也是它的特点(并且有时候纯艺和流行艺术的界限也会模糊,毕竟我们是在一个消费和市场化的时代)。
所以总的来说,只有优秀和低劣的作品,没有因为公众追逐而变得低劣的作品。
你这个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在”文艺“这个词,以及消费心理层面上了。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主观客观来看待。
仅仅阐述个人想法,从主观角度来说,被滥用肯定会影响艺术给人带来的感受,因为艺术是相当私人的东西。在其中你能体会到人类终究是孤独的,不同背景感受不同,这大概就是知音难求的由来。
当某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在全国流行起来并被所有人不断传唱,自然会引起某些群体(比如最先接触过作品的人)的不满。
原因也通常是出于一种难以言喻的占有欲或被强行安利的烦躁,再美味的东西也不能重复吃天天吃,一件事物被众人不断提及时也就影响了珍贵性,艺术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小众的。
因为创作就是自我审视同时展现孤独的过程,所以普及度暴涨久而久之会在主观上影响这个作品中的”艺术“,实际当浪潮过去我们重新审视作品或者艺术,会发现其中的内涵一如既往带给我们震撼,并且让曾经的感动回归。
举个例子具体说明,周杰伦的七里香红遍大江南北,但刚开始我非常反感这首歌,因为几乎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几乎到听吐的地步,也因为传唱度太高我认为这首曲子过于通俗。
实际上在几年后它成为了我永远的最爱,就算曾经它让我感到厌烦,但歌曲的价值和美感是无法被真正淹没的,也许是因为声音太多会影响主观上对它的看法,可是客观来说歌曲本身的价值依旧是存在的,并不会因此得到改变。
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得,是金子总会发光。
一般来说普通人在满足温饱时才会欣赏艺术,而真正艺术家自出生就有对美的独特感受,题主所提到的现象大多是因为当一种艺术文化逐渐被大众接受,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东西。
比如路易威登,我们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它的高仿也格外多,但是这并不影响路易威登本身的品牌底蕴,就算一时被理论和各种声音迷惑也不用担心,时间会帮我们擦净玻璃,看清橱窗中漂亮商品的真正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