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对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两帮人在知乎,微博等平台针锋相对的争论,仅仅数小时就刷出了数千条火药味十足的评论。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北京市的十三五教育规划背后,代表了怎样的发展思路?对于大学生来说又有怎样的影响?
根据《人民日报》《新京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日前,北京市发布了教育“十三五”规划,其中包括这样的表述:
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所说的“北京人”“外地人“双方骂战,主要是因为公众对于这则新闻的解读出现了三方面的偏差:
事实上,按照2012年的名单,在北京的59所本科公办高校中,直属教育部的就占了25所,还有11所属于其他中央部委管理。
像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一大半名字里带有“北京”二字的高校,实际上并不归北京管。
而《规划》所涉及的北京市属高校,则实际上只有下面的23所,其中只有北京工业大学属于211工程院校,其余的都是普通本科院校。
所以实际上这些学校大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顶尖教育资源”,如果是南京或者上海的几所二流大学,多招少招几个人估计不会引起全国舆论的任何反应。之所以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完全是因为它们位于首都北京。
早在2015年5月,北京市教委下发2015年度市属高校招生计划中,就明确表示市属高校招生计划总量83000人,比上年减少1000人左右。而北京还将继续根据中央对于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继续压缩京外招生规模。
而在北京市2016年8月份公布的“新增产业禁止及限制目录”中,也有关于市属高校向远郊,以及河北,天津,甚至更远的地方搬迁,并进一步减少对外地学生的招生数量的表述。
根据北京市教委委员张凯提供的数字,2015年北京市属高校对京外生源招生规模减少了3000人,而2016年又减少了4700多人。截止2016年8月,全市已经压缩市属高校招生计划10%。
所以,京属高校减少外地生源数量的政策并非新事物,而已经至少执行了两年。
作为这些政策真正的直接对象,这些京属高校自己实际上也并非完全被动,而都在尽力构建相应的应对之策。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二十多所北京市属高校大都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由一些中专,专业技工学校,以及各部门下属的培训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大都本身就面临着校区面积小而分散,建筑老旧,但位于市中心区,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
而北京市的政策又直接卡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命脉——生源,因为生源背后和政府的办学经费息息相关,减少了10%的生源,对于这些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严重的阻碍。
因此在北京的高校(不限于市属高校)中不少都不满足于城区转战郊区,进驻沙河及良乡的大学城,而开始尝试走的更远。
北京化工大学正在河北秦皇岛筹建自己的新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则选择了黄海之滨的山东威海,北京理工大学在广东珠海的分校则也已经启动。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中央的强力意志,北京市对于高等教育功能的挤出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在目前各省市对于优秀高等教育资源争抢挤破头的今天,像北二外,北工业,北工商这样的高校,在强手如林的帝都高校圈里很难显出自己的实力,但在周围山东,河北,河南等高等教育底子薄弱的人口大省看来,则一个个都是诱人的香饽饽。
而要搬校区,则涉及钱的问题,而且是动辄数以10亿计的巨额资金,这笔钱靠学校或者政府自掏腰包都不太现实,走银行贷款的老路则也面临巨大的利息压力和贷款审批等方面明显的困难。
因而政府学校和社会资本结合的PPP模式、中外联合办学等新的办学模式,都在这些大学近期的新校区建设中出现了应用。
因此,在校区选址方面,像秦皇岛,山东威海等沿海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等教育园区形态的地方,比起欠发达的河北省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优势。
陈大夫虽然不算北京人,但也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了,身边就有不少还在上大学的小伙伴,校区就在沙河或者良乡。说句实话,他们的生活实在是相当的艰难的。
去沙河高教园的主要交通方式——地铁昌平线,以及昌平线和北京市地铁网络之间唯一的换乘站——西二旗站每天早晚高峰时的人流和队伍多么恐怖,我也是几乎每天都要目睹一遍的。
陈大夫自己的大学四年,也是生活在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新校区,深知这些住在新校区的孩纸们的痛。
附近除了村里的黑网吧,小旅馆小饭店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商业,想找个打工赚钱的机会难度比找女朋友都高。
每次回一趟在市里的家用的时间,都够坐高铁去趟北京了。
直到后来去市里的另一所大学上双学位,才知道原来大学里还有专家讲座这回事。
食堂的饭菜永远是虽然不贵但非常不好吃,而且一个月基本都不变的。于是校门外买肉夹馍的眼镜哥成了全校男生女生眼里共同的男神。
更过分的是,学校的官方宣传还经常说我们是黄埔X期,是学校历程上的开拓先驱。
先驱你妹,老子是来上学的,不是来给你当先烈的好不……
不过好处就是:可以让大家像搞其他乱七八糟的俗务也没法搞,只能更安心潜心钻研学习了。
这对于理工科同学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于需要文化氛围和交流的的文科,艺术类院校,以及需要大量实习的财经类院校同学来说,就非常不利了。
沙河高教园从2001年就开始建设,已经是有十几年历史多家大学入驻,现在依然搞的像是个大农村,本来应该是项目附属的房地产楼盘倒是卖的红红火火。
而其他那些零星分布的大学城及新校区的情况,恐怕还会更加糟糕。
沙河高教园规划图
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少高校还是对北京有依赖,对于这些新校区有种备胎的心态,觉得只要有个教学楼有个宿舍有个食堂,能满足本科生大一大二上课的最基本功能就OK。追求高配置完全没必要。
因此这些校园的规划设计很多本来就功能不完整,有的没有图书馆,有的没盖体育场,有的学工科的同学一直在新校区上课,但所有实验室却都在老校区,于是每逢实验课都得坐车回本部去做实验,这些都造成了同学们时间的大量浪费,以及受教育质量的打折扣。
而压缩市属高校招生规模被写入十三五计划里,体现了明确的顶层意志,确实是要下力气解决北京城市人口和资源过于密集的问题。
这实际上也是断了不少高校的幻想,这么脚踩两只船继续拖下去实际上没有出路,不如痛下决心搬出北京城六区另辟蹊径。其对于新校区的建设上也应该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所以我觉得这对于那些还在沙河良乡吃土的孩子们来说,从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福音。
总之,这则被不少人误读了的新闻可能会影响到数以万计现在在大学里,以及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孩子,决定他们的四年时光将在哪里,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度过。
不知如果他们多年以后回头看,会不会像我一样,只有一声叹息。
文中部分图片及新闻文字来自新京报,特此致谢!